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体制根源.doc
《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体制根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体制根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体制根源 proxy.html?id=75023 width=336 height=260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体制根源 【作 者】文明 【作者简介】文明,留日归国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上海200433)。 【内容提要】公共经济学、改革的本质应当是澄清并克服造成国企效率低下的体制弊端,最终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普遍要求的经营机制。 【关 键 词】国有企业/低效率/体制根源 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0892 (2000)03 0012 长期以来,我们出于意识形态或感情的
2、缘故,误以为唯有国有制才是最优越的所有制形式,漠视了国有制企业内在缺陷所形成的严重后果。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国企改革的战略思路和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国企改革必须直接针对其共同的体制缺陷,因此,揭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体制根源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改革中对症下药。 一、公共经济学观点 从理论上讲,企业的经营效率如何,取决于能否满足下述条件:(A)企业在购入设备和原材料时, 以市场竞争所决定的价格水准购买;(B)在当时可能利用的技术条件下,实现设备与原材料的最佳组合;(C)以最适当的规模生产;(D)以费用最小的最佳销售渠道销售产品;(E)在组织、劳务和财务方面不存在经营上的怠慢与无效配置。 满足了这些条
3、件的企业可称为最有效率的企业。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设想的最佳状态,即使是处于竞争市场中的民营企业也未必能完全达到这种效率最佳的状态。但是,它对我们分析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之体制根源,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框架。 日本著名公共经济学家植草益教授认为,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共同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与官厅相近的、刻板的预决算制度。 国有企业的会计制度同官厅的会计制度非常接近,其预决算须得到国会或政府的批准。在编制预算方案时通常以上年度的指标为依据,譬如,按上年度的定价购入设备和原材料往往容易通过会计审查。于是,国有企业本身便没有节约购入费用及其它生产成本的动机,加上各项预算经费不许转作别的项
4、目之用,致使预算的使用效率受到限制。正是这种官厅会计中特有的僵硬的预决算制度,妨碍了国有企业在采购、技术应用、生产规模、销售渠道等重大经营事项上作出符合效率原则的最佳选择。 (2)经营自主性不足。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虽然拥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权,但预决算、事业计划、利润分配、收费与价格、政治干预,国有企业内部事实上很难自主地采取提高经营效率的措施。又由于高层人事不是由企业内部决定,为了得到晋升,担任实务的经营层人员便要为与外部的政治家结交关系而奔走,这种行为是导致经营怠慢的重要原因。 (3)多重规制与规制责任的不明确。以日本为例, 国有企业不仅受国会及主管官厅的支配,还要受大藏省、经济企划厅、会计检
5、查院、总务厅国家都存在对国企规制过多和规制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4)规制的政治化。 这一点在日本最明显地表现为政治家在地方开发优先的政策理念下,强行要求旧国铁兴建了许多亏损的地方铁路。这种政治利益优先式的做法,显然削弱了国有企业内部在提高经营效率方面的意欲,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与亏损的加剧。规制政治化的结果必然削弱国企的经济理性,降低国企的经济效益。 (5)过度保护而形成的竞争屏障。 国有企业并非都是能够实现收支平衡的企业,部分国有企业是依靠财政补贴才得以存续的。国有企业即使出现经营亏损,也无倒闭的威胁,甚至完全处于市场竞争之外。于是,即使属于衰退产业、破产企业也得不到淘汰,劣势企业必然
6、随之增多,国企的整体效率必然随之下降。这种受到国家过度保护、一直依靠政府补助金来维持生存的状况导致了国有企业体质的衰弱、退化。事实证明,受到过度保护的国有企业是难以产生与竞争性民营企业同样的经营效率的。 (6)安全优先倾向。 如果说民营企业是以企业成长和长期利润的实现为主要动机而行动的,国有企业则通常将成长与利润放在第二位,更多地考虑如何确保平安无事,以减少各种冲突和政府主管官厅追究责任的麻烦。例如,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国有企业往往不惜过剩的设备投资,或配备过多的人员,而不计较经济效益如何。这种强调公共性、忽视企业性,以及为了减少政治成本而不惜增加经济投入的倾向,在各国的国有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7、 (7)国有企业的垄断权与非效率。 由于垄断地位可以确保垄断利润的获得,企业内部便缺少提高经营效率的动因。因此,垄断性的国有企业比被推向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国有企业存在更多的非效率因素。当非竞争性行业中的国企利润相当丰厚时,其非效率因素便容易被人们忽视。这种垄断利润衬托下的高效率假象,很容易成为国企改善经营、提高效率的障碍。 二、组织学观点:源自官僚组织缺陷的国有企业低效率 从根本上讲,国有企业经营的低效率与其组织特性中的官僚主义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一般行政部门相似,因而官僚主义习气是其同民营企业相比的显著特点。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研究认为,官僚组织至少有以下体制
8、弊端: 第一,官僚组织中存在目标的多样化,不像私营企业那样以利润最大化为明确目标;第二,国有企业经理的努力程度与工作业绩之间关系微弱,使得信息不对称,很难建立起一个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完全一致的激励机制;第三,官僚机构的主要目标是追求机构最大化。正如尼斯坎南(W.A.Niskanen)所得出的结论那样 官僚们关心的不是效率、赢利、优质 proxy.html?id=75023 width=336 height=260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此外,由经济学家哈维 莱本斯坦(Leibenstein.H.)首先提出的X非效率理论也较好地解释了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的组织原因。
9、 该理论认为,企业组织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外部环境。如果环境是充满竞争的,则企业内部就会自上而下产生一种外部压力,迫使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如果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存在竞争压力,则在垄断性企业组织中的各层次成员就会滋生某种惰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惰性将转变为惯性,并在企业内部形成X 非效率 这种非效率是由垄断、特别是组织内部缺乏刺激诱因所造成的(但不包含资源配置方面的非效率)。与X 非效率相对应的常见组织症状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内耗严重、信息传递迟缓、成本意识淡薄、责任归属不明确、浪费严重、非生产性费用膨胀、安于现状、对环境缺乏应变能力、忽视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研
10、究表明,由缺乏竞争压力造成的X 非效率要远远大于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X非效率现象值得经济政策决策者高度重视。 三、产权经济学视角下的国有企业低效率原因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立场是: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会对生产产生影响,人们应当自觉追求产权制度的有利影响。产权经济学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安排产权的结构,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运行效率,从而改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产权经济学中的代理理论提示我们,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在于:对作为代理人的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代理成本过高和代理收益过低。最终集中表现为国企的低效率,甚至普遍持续的经
11、营亏损。 1.对代理人行为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是否健全,是制约企业经营效率的关键所在。我们看到,在国有企业的传统经营体制中,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往往因为经营者业绩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和行政干预的不可避免性而被削弱。首先,从激励机制看,由于利润最大化等纯经济变量通常不是国有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许多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非经济目标又不容易量化和精确测定,加之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往往不是经营者能力和努力的真实反映,而经常受到国家政策和行政干预的强烈影响,所以,国企经营者业绩的准确评估和有效激励便存在相当难度。其次,从监督和约束机制看,由于信息不对称,国企经营者不可能受到企业职工和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企业 效率 低下 体制 根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