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库.docx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库课 题 教学目的 项目一 概述 1.掌握互换性的定义。 2.理解加工误差的产生及公差的概念。 所需课时 2 重 点 互换性的定义 难 点 公差的概念 教学过程: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讲述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加工要求以及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互换性的概述 1互换性的概念 举例:螺钉,灯泡,汽车,飞机,彩电等互换性的例子。 装配方面: 维修方面: 定义: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装配后并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具有这种特性的零件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如:螺母、轴承、轮胎等。
2、互换性的优点: 维修方便,缩短维修时间 可分散加工,集中装配,提高生产率,有利于专业化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等。 采用有互换性的标准件和通用件,使设计工作简化 思考: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否必须加工成完全一样? 2几何量的误差、公差与测量 几何量的误差: 零件加工误差由哪些因素造成? 误差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加工误差类型有尺寸误差、几何形状误差、相互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等 公差概念:为控制误差而提出公差的概念。公差就是零件几何参数允许的变动量。 有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例如: 尺寸可以为2525.02 mm,有0.02mm的变动范围。 区别:误差在加工中产生,而公差是在设计中给定。联系:公
3、差是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结论:只要将误差控制在公差范围内,零件就合格,就满足互换性,不需要完全一样。 公差标准 零件的公差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部门、各企业共同遵守的依据。 公差标准:对零件的公差和相互配合所制订的标准,称极限与配合标准。 国家标准、部门标准、企业标准。 测量 通过测量,判断零件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在公差范围内便合格,就能满足互换性的要求。 二、了解本课程任务 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计算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 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及标注。 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 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理解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 1、 互换性的概述 互换性简单的说就是
4、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具有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 2、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故必须对误差进行限制,那就是公差。确定公差大小,就要制定公差标准。零件只有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检验,互换性才能实现 课后作业: 反 思 录: - 2 - 课 题 教学目的 重 点 难 点 2-1 基本术语及定义 掌握孔和轴的定义 掌握尺寸和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识读图上尺寸的标注及相关计算。 掌握尺寸和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识读图上尺寸的标注及相关计算。 所需课时 2 教学过程: 互换性、误差、公差、测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书将介绍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孔和轴 孔,圆柱形内表
5、面,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 轴,圆柱形外表面,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 就装配关系而言,凡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 二、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1尺寸:由数字和特定单位所组成,如30mm,60m。 包括直径、半径、宽度、高度等 机械制造中,单位为毫米,mm省略不标注。 2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代表基本大小 用D、d表示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 由于存在形状误差,使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往往也不相同。 用Da、da表示 4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用 Dmax、dmax表示 最小极限尺寸,用Dmin、 dmin表示 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
6、,同一规格的零件不可能加工成同一尺寸,所以给定一个尺寸范围。 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应在两极限尺寸之间。 - 3 - 读下面一零件图尺寸标注:1基本尺寸是多少?最大、最小极限尺寸是多少?合格的零件实际尺寸应在什么范围? 2上偏差、下偏差分别为多少? 三、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1偏差:某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1)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ES(es)表示 ES=Dmax-D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EI(ei)表示 EI=Dmin-D (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 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上偏差、下偏差之间 注意: 1偏差可以为正、负值
7、或零,在其不为0值前必须标上“十”或“”号。 2零件图上通常给出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的标注形式。 标准规定:上偏差标在基本尺寸右上角,下偏差标在基本尺寸右下角,0偏差不能省略标注。 某孔D=50,Dmax=50.048,Dmin=50.009,求ES、EI。 1. 孔和轴的定义 2. 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3. 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4. 识读图上尺寸的标注。 课后作业: 反 思 录: - 4 - 课 题 教学目的 2-1 基本术语及定义 1.掌握尺寸公差的定义及相关计算 2.理解公差带图的表示 所需课时 2 重 点 尺寸公差的定义及相关计算 难 点 画公差带图 教学过程: 尺寸和偏差的术语及定
8、义。 识读尺寸标注及相关计算。如 +0.041 125 -0.013 三、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公差数值是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差减下偏差的之差。 孔Th 、轴Ts表示。 公式:Th=Dmax- Dmin=ES-EI Ts=dmax- dmin=es-ei 注意:公差是绝对值,无正负之分,不应取零值。 +0.025 求轴25-0.013 承 的尺寸公差。 2零线与尺寸公差带 用图直观地将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关系表示清楚,称极限与配合示意图。 图1-10 1)零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零线以上为正,以下
9、为负。 2)公差带: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简称公差带图。 作图步骤: 1)作零线:水平方向划一条直线,标上0、+、-号,用单向箭头标上基本尺寸值。 2)作公差带:作出上、下偏差线,标出上、下偏差值。 例题1-5 绘出孔和轴 - 5 - 的公差带图。 例题分析 绘出孔 和轴 的公差带图。 1、尺寸公差的定义及相关计算。 2、公差带图的表示。 3、公差带图的画法。 课后作业: 反 思 录: - 6 - 课 题 教学目的 2-1 基本术语及定义 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1. 掌握配合及配合公差术语的定义 2. 学会配合类型的判别 3学会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极限值的计算 所需课时 2
10、 重 点 配合的定义,配合类型的判别 难 点 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极限值的计算 教学过程: 1尺寸公差的定义 2公差带图的画法 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公差带的关系决定配合的松紧程度。 2、间隙与过盈,两零件装配后存在的两种情形。 间隙 X,+ 如X=+0.03,间隙为0.03mm。 过盈 Y,- 3、配合类型: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三种。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的配合。 通常指孔大、轴小的配合,孔的公差带位于轴的公差带之上 间隙的最大、最小值 Xmax= Dmax- dmin= ES-ei Xmin= Dmin- dmax=
11、 EI-es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的配合。 通常是指孔小、轴大的配合,孔的公差带位于轴公差带之下 过盈的最大、最小值 Ymax= Dmin-dmax= EI-es Ymin= Dmax- dmin= ES-ei 3)过渡配合 可能产生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 7 - 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是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 。 Xmax= Dmax- dmin= ES-ei Ymax= Dmin-dmax= EI-es 讲解例题1-6 例题1-7 例题1-8 解题分析: 1)配合类型的判断:按孔与轴尺寸的大小来判断 按孔、轴公差带的相互位置判断。 2)利用公式进行计算间隙或过盈的极限值。 4、
12、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称为配合公差。Tf表示 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后的松紧差别程度越大,配合精度越低,反之配合精度高。 Tf=Xmax Xmin Tf= Ymin-Ymax Tf=Xmax -Ymax Tf=Th+Ts Tf反映配合的精度的高低,由配合的孔和轴的精度确定。 配合及配合公差术语的定义 配合类型的判别 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极限值的计算 课后作业: P32 习题12、 反 思 录: - 8 - 课 题 教学目的 2-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 标准公差值的查表,标准公差等级的规定 2. 基本偏差的定义,基本偏差的特征及查表 所需课时 2 重 点 标准公差值的查表,基本偏
13、差数值查表 难 点 基本偏差的特征 教学过程: 1、配合的定义和类型。 2、配合的种类是由孔、轴公差带的相互位置所决定。 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又分别由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决定 ,即国标中的两大系列。 一、标准公差 标准极限与配合规定的任一公差值。 标准公差值与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两个因素有关 P15 表1-1 例: 求基本尺寸为25,IT6、IT7的公差值。 查表:基本尺寸所在行与公差等级所在列相交那一格的数值,为所查公差值。 1标准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精度的等级。 IT表示标准公差,国标设置了20个等级。 IT01、IT0、IT1、IT2IT18 最高级 最低级 依次等级越低,精度越低,公差值越大,
14、加工难度减少 2基本尺寸分段 方便标准化 大于至 如5080, 80120 二、基本偏差系列 - 9 - 1基本偏差 1)基本偏差定义: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图1-18 2)基本偏差代号 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孔、轴各有28个基本偏差代号。 2基本偏差系列图及特征 P18图1-19 特征: 1) 孔轴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呈对称分布。 2) 轴 ah为上偏差es,jzc为下偏差ei,偏差值依次增大 3) 孔 AH为上偏差EI,JZC为下偏差偏差ES,偏差值依次减少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见附表一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见
15、附表二 查表:基本尺寸所在行与基本偏差代号所在列相交那一格的数值,为所查基本偏差数值。 孔基本尺寸为50,公差等级为IT8,基本偏差代号为D,查表确定公差值及基本偏差数值。 1. 标准公差值的查表 2. 标准公差等级的规定 3. 基本偏差的定义 4. 基本偏差的特征及查表 - 10 - 课后作业: P33 习题16、 反 思 录: 课 题 教学目的 2-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 公差带代号组成 2图样上标注尺寸公差的方法 3查表确定孔、轴极限偏差数值 所需课时 2 重 点 图样上标注尺寸公差的方法 难 点 查表确定孔、轴极限偏差数值 教学过程: 标准公差的规定及查表 基本偏差值的规定及
16、查表 一、公差带 1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组成。如H7,f9 2图样上标注尺寸公差的方法 50D8 +0.119 50D8 +0.080 +0.119 50 +0.080 3公差带系列 - 11 - 为减少定值刀具、量具规格的繁杂。所以,对选用公差带的作了必要的限制。 国标规定了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 图1-20轴的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 图1-21孔的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 二孔、轴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 1查表确定基本偏差数值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见附表一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见附表二 注意: 1)代号K、M、N、k随公差等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基本偏差数值。 2)孔的基本偏差P
17、至ZC中,当公差等级分别为7及7时,其基本偏差数值不同,两者相差一个值 2另一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 ei=es-IT EI=ES-IT es=ei+IT ES=EI+IT 3极限偏差数值表 轴的极限偏差数值表,见附表三 孔的极限偏差数值表,见附表四 查表: 找到基本尺寸那一行 再找到基本偏差为D及公差等级为8的那一列 行列相交处就是所查极限偏差数值 查极限偏差数值表,确定极限偏差数值。 50D8,25f7 , 25H8 1. 公差带代号组成 2. 图样上标注尺寸公差的方法 3. 查表确定孔、轴极限偏差数值 - 12 - 课后作业: P33 习题18 反 思 录: 课 题 教学目的 重 点 难 点
18、 2-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理解两种配合制的定义及区别。 2.掌握配合代号的组成及其含义。 3.了解常用与优先配合和一般公差的规定 掌握配合代号的组成及其含义 理解两种配合制的定义及区别 所需课时 2 - 13 - 教学过程: 1公差带代号的组成。 2极限偏差数值的查表。 一、配合 1配合制:标准规定两种配合制 1)基孔制配合: 孔为基准,称为基准孔,规定该孔基本偏差代号为H,EI=0。 如H8,H9 基准孔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可形成各种配合。 基准孔H,与a、b、ch的轴为间隙配合 与js、k、m的轴为过渡配合 与n、p、rzc的轴为过盈配合 2)基轴制配合: 轴为基准,称为基准轴,
19、规定该轴基本偏差代号为h,es=0。如h7,h8 基准轴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可形成各种配合。 基准轴h,与A、B、CH的孔为间隙配合 与JS、K、M的孔为过渡配合 与N、P、RZC的孔为过盈配合 3)混合配合: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的配合 2配合代号: 孔、轴公差带代号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 分子,孔公差带代号 F7 分母,轴公差带代号 h6 如:30H8/f8 ,含义为30H8的孔与30f8的轴配合。 3常用和优先配合 国标规定了基孔制常用、优先配合 表1-3 国标规定了基轴制常用、优先配合 表1-4 - 14 - 30H8/f8为基_制_配合 80T7/h6为基_制_配合 25G8/f7为_配合
20、 二、一般公差,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1定义 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 2一般公差标准 适用非配合尺寸,要求不严格的尺寸 一般公差规定了四个公差等级:f级(精密级)、m级(中等级)、c级(粗糙级)和v级(最粗级) 3表示方法 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技术标准中,用标准号和公差等级符号表示。 例如:选用中等级时,表示为:未注尺寸公差按 GB/T1804 m要求。 理解两种配合制的定义及区别。 配合代号的组成及其含义。 了解常用与优先配合 了解一般公差的规定 课后作业: 反 思 录: 课 题 教学目的 重 点 难 点 2-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1.掌握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及考虑
21、因素 2. 掌握配合制的选用原则 配合制的选用原则 公差等级的选用 - 15 - 所需课时 2 教学过程: 公差等级的规定,20个等级。 配合制有哪两种? 公差等级、配合制、配合类型的选择 一、公差等级的选用 选择公差等级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选择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方法:类比法,参考经过实践证明是合理的典型产品的公差等级,结合实际特点,经分析对比确定公差等级。 表1-7 表1-8 表1-9 二、配合制的选用 配合制的选用原则: 优先选用基孔制。 原因:孔比轴的加工要困难一些; 减少加工孔的定尺寸刀具、量具的品种和规格。 与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极限 配合 技术 测量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