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企业设备备件管理.doc
《简析企业设备备件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企业设备备件管理.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班号 10春工商管理 院系 同组姓名 无 指导教导 一、 课题名称简析企业设备备件管理二、 课题内容设备备件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结合文献介绍设备备件管理方法及仓库管理理论;进一步探索设备备件管理的应用;实例介绍SAE公司设备备件管理。三、 课题任务要求1 观点正确,论证充分。2 结构合理,逻辑严密。3 满足一定的阅读量。四、 同组设计者 无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曲立, 徐远. 国外备件库存管理新趋势. 企业经济. 2006, (9): 63-65;2 徐保强.李葆文.魏昕.从备件ABC分类管理到备件3A库存模型应用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7,(9): 10113 黄耕,
2、宋英杰, 孙维丰, 李素红. 大型企业设备备品备件库存分类方式研究. 中国市场. 2007, (1): 86-87;4 王汝杰,石博强.现代设备管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 5 李葆文.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6 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7 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8 辛雄飞.设备部件规范化管理工具箱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9 杨思东,黄静.仓储管理实务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10 刘莹,杨朋.采购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0;11 王雨.成本管理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
3、0;12 李春波.企业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7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I引 言11备件管理的背景和意义211 备件管理的背景222 备件管理的意义22备件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221 备件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222 备件的3A分类方法3221 设备的ABC分类原则4222 部件的ABC分类原则4223 零件的ABC分类原则423 备件的FSN分类法524 备件库存管理策略53备件库存管理的应用631 3A分类法和FSN分类法存在的问题分析632 备件分类法的改进分析733 以备件分类为基础的库存模型的改进8331 改进的冗余需求库存模型8332 一般需求库存
4、模型的改进9333可短缺需求库存模型改进104SAE公司设备备件管理的研究1141 SAE公司的概况1142 SAE公司备件管理的现状1143 SAE公司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1244 改进的分类方法在SAE的应用1345 冗余需求备件的设定研究1446 改进的的备件分类法和库存模型的应用效果16结 束 语19致 谢20参考文献21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不得不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备件管理作为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企业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也在此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备件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活动。
5、因此,各企业对备件管理工作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本论文采用归纳推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库存管理理论,运筹学理论,从影响备件库存的两个方面备件分类和库存策略来对库存管理展开分析,并用硬盘磁头的组装设备备件管理进行实例验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1)探讨了国内外设备备件管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及现状,指出了发展趋势,介绍了备件的库存策略、备件的分类方法。(2)从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库存管理中备件的常用分类方法。在研究中发现3A分类法和FSN分类法都存在一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把3A分类法和FSN分类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改进的分类法。它兼
6、顾了备件的成本和设备的利用率。关键词:备件管理;备件分类;库存管理引 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在日益激励。企业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强创造力来求得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更需要不断降低自身成本去求得发展。备件库存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备件成本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备件库存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且涉及面广的复杂性管理工作。备件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备件是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备件库存管理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在保证生
7、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备件数量,减少备件储备资金。从企业的生产系统来说,希望备件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足以应付各种正常的设备维修和意外的设备故障抢修。显然,一方面,库存充足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但同时库存过多,占用大量资金,影响资金周转及经营,企业负担沉重;另一方面,库存过少,容易发生缺货,造成生产被迫中断,影响企业的销售、信誉和利润。 企业的生产过程,也是物资消耗的过程,要保持稳定的、高效的、不间断的生产,就必须不断地更换在设备运行中磨损的或失效的零部件。如何组织这些零部件的采购、保管、分发等活动,正是备件管理需要探讨的课题。1备件管理的背景和意义11 备件管理的背景
8、从备件库存管理的相关文献来看,早期对备件库存的研究成果较多来自军事和高科技领域,原因是这些领域设备的备件价值高、停机损失大、停机后果严重,后来这些研究成果逐渐应用到民用。当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快速发展,制造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取得利润才能使企业长期的生存下去,设备又是企业的重要部分。对很多企业而言,备件管理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作为设备管理者,分析和研究备件管理成为一件事关重要的问题。22 备件管理的意义备件管理是指备件的计划,生产,订购,供应,储备的组织与管理,它是设备维修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备件管理是维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合理地储备与供应备件,才能使设备的维修任务完成得既经济又能
9、保证进度。否则如果备件储备过多,会造成积压,增加库房面积,增加保管费用,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增加产品成本;储备过少,就会影响备件的及时供应,妨碍设备的修理进度,延长停歇时间,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效益遭受损失。因此,做到合理的供应和储备乃是备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备件所涉及的范围广,品种多。制造,供应以及使用的周期差别大。所以备件管理工作是以技术管理为基础,以经济效果为目标的管理。现在我国不少企业的备件存量高达企业设备投资的10%以上,而且由于设备改造更新,每年都会有一定量的备件报废,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的备件真正具有科学优化的存储结构。我国企业备件管理
10、基本采用经验上、下限采购储存和管理方式。一方面备件资金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又常出现维修无备件和紧急采购状况。有些进出口备件紧急采购费用十分昂贵,企业负担沉重。推行一套既符合我国备件市场状况和企业实际,又可不断优化库存结构的动态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备件管理已成为降低维修成本的重要环节,也是充满挑战性和蕴含开发潜力的管理过程。备件管理是反映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备件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各企业对备件管理工作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2备件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21 备件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库存管理也称库存论(Inventory Theory),是研究物资最优储存策
11、略及储存控制的理论。物资的储存是工业生产和经济运转的必然现象。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工厂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不可避免地储存一些原材料和半成品,暂时不能销售时就会出现产品储存;同样,在生产过程中,工厂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不可避免地储存一些零配件,设备没有故障时就会出现零配件储存;又如商店储存的商品、人们储存的食品和日常用品等。任何企业,如果物资储存过多,不但积压流动资金,而且还占用仓储空间,增加保管成本。如果储存的物资已经过时或是陈旧的,更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反之,若物资储存过少,企业就会失去销售机会而减少利润,或由于缺少原材料而被迫停产,或因缺少零备件而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企业就会失去销
12、售机会而减少利润,或由于缺货需要临时增加人力和成本。寻求合理的储存量、订货量和订货时间是储存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库存管理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设备所需的各种零部件订货计划的编制、审定、订购、验收、保管、发放、回收等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为了恢复设备的性能和精度,需要用新制的或修复的零部件来更换磨损的旧零件,通常把这种新制的或修复的零部件称为配件。为了缩短修理停歇时间,减少停机损失,对某些形状复杂,要求较高,加工比较困难,生产(或订购)周期长的配件,需要在仓库内预先储备一定数量,这种配件称为备品,总称为备品配件,简称备件。备件的范围主要为:所有的维修用配套产品,如轴承,齿轮,皮碗油
13、封等;设备结构中传递主要负荷,负荷较重,结构又较薄弱的零件;保持设备精度的相关运动件;因设备结构不合理而产生非正常损坏或经常发生事故的零件;特殊的,精密设备的全部更换件;设备或备件本身因受压,受冲击,受热,受摩擦,受交变载荷而易损坏的零部件。22 备件的3A分类方法在当前的备件库存管理中,最常用的分类法是ABC分类法,它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将备件按照分类指标分为 A、B、C三类,然后采取相应的库存管理策略。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人员仍在对ABC分类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改变了以库存资金占用作为唯一标准的ABC分类法,进而提出了多标准的ABC分类法。传统的备件ABC分类法更多的是关注设备备件的
14、批量和价值,而对设备及备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设备停机后对生产的影响、造成的停机后果等关注不够,势必会造成有时因为一些价值低但处于关键位置的备件短缺,而导致严重的停机后果。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李葆文等提出3A库存模型,其分类的主旨思想一是考虑备件的关键性(损坏后果:对生产影响,对设备、安全与环境影响等);二是考虑备件的易损坏性(负荷、位置、作用等)。即根据设备和备件对生产的影响大小,停机后果的严重程度,首先将设备进行ABC分类,然后再对部件(总成)进行ABC分类,最后对零件进行ABC 分类。221 设备的ABC分类原则 A类设备:处于主流程上,对生产有直接影响的设备或关键设备。B类设备:在非主
15、流程上,但对生产影响较大的设备,如能源、气体生产供应设备;或虽在主流程上,但对生产不构成很大影响的设备等。C类设备:在非主流程上,对生产影响不大, 故障后可以等待修复的设备。222 部件的ABC分类原则 A类部件:设备的核心、主要负载部位,对设备生产运行影响直接,影响较大,发生故障后果严重,停机损失大。B类部件:设备的较重要部位,发生故障影响设备功能、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安全环保,但不会造成严重停机损失。C类部件:设备的辅助部位,发生故障暂不会对设备功能、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安全环保产生即时的影响。223 零件的ABC分类原则 A类零件:部件的核心、主要负荷部位,对设备生产运行影响直接,影响较
16、大,发生故障后果严重、停机损失严重。B类零件:部件的较重要部位,发生故障影响设备功能、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安全环保,但不会造成严重停机损失。C类零件:部件的辅助部位,发生故障暂不会对设备功能、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安全环保产生即时的影响。可以由设备、部件和零件的ABC分类派生出从AAA到CCC共27种零件类别。备件可分成四级。第一级:AAA、BAA、ABA、AAB,最重要备件,需要做冗余库存的备件。第二级:ABB、ACA、BCA、ACB、ABC、AAC、BAC、BBA、CAB、CBA、BAB、CAA、BBB,较重要备件,可以做一般库存的备件。第三级:ACC、BCB、CCA、CBB、CAC、BBC
17、,不重要备件,可以做短缺库存的备件。第四级:BCC、CCB、CBC、CCC,最不重要备件,可以只存信息,不存实物的备件。作零库存处理,当领用部门提出申请,才去订货、采购,平时不作储备。3A分类的优点:一是考虑备件的关键性(损坏后果:对生产影响,对设备、安全与环境影响等),二是考虑备件的易损坏性(负荷、位置、作用等)。这种分类方法注重设备及备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设备停机后对生产的影响、造成的停机后果等。既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缺点是:这种方法过多的注重备件在设备上的作用,从而不能有效的控制库存成本。23 备件的FSN分类法ABC分类是从资金占用的角度对零备件进行分类,而从消耗速度的
18、角度运用柏勒特分析法对零备件库存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称为FSN分类,它将零备件分为快速移动(Fast Moving)、慢速移动(Slow Moving)和不移动(No Moving)三类,分别简称为F,S,N类。具体过程与ABC分类相似,先按年消耗量对备件从大到小排序,再计算累计消耗量,当累计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比例达到80%左右时,这些备件记为F类,比例在80%95%之间的备件记为S类,其余的记为N类。快速移动备件,慢速移动备件和和不移动备件的分类标准应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并有利于备件的高效管理。快速移动备件,慢速移动备件和和不移动备件的研究范围是在生产企业的备件正常需求范围之内而不包括备件的例外
19、需求。慢速移动备件本身隐含着对生产企业的影响极大和采购周期长的特征,否则生产企业就没必要储备这类备件。FSN分类法的优点是:这种分类方法能够按照备件的消耗量为准则,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备件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好的控制了库存成本。缺点是:它忽视了一些消耗量小但处于关键位置的备件,一旦这类备件短缺,将造成设备不能正常生产24 备件库存管理策略库存管理策略是指什么时候供货(简称期的问题),每次供货多少(简称量的问题)的策略。为了使企业在保持最少库存成本的前提下最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市场的需求,需要对库存进行科学的决策。库存决策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方法、手段、技术和操作过程的全部活动,它是对
20、企业的库存(包括备件、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品等)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库存决策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企业的库存量、订货时间以及订货量等。具体地说,库存决策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解决以下问题:何时订货?补充(订货)多少?库存系统的基本库存、安全库存、周转率等各是多少?库存决策的目标:一是降低库存成本,二是提高服务水平。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保持高水平的服务就必须付出高额的成本。同样,降低成本必然是以服务水平下降为代价。库存决策就是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以到达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储存论中的订货一词具有广义的含义。不仅从外单位组织货源,有时
21、由本单位组织生产或是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甚至前后工序之间的产品交接,都称为订货。储存控制系统中的存量与单位时间内的需求量有关。需求可看做储存系统中的输出,需求可以是均匀连续的,例如在连续自动装配线上每分钟装配50件产品或部件;需求也可以是间断成批的,例如铸造车间每隔一段时间提供一定数量的铸件给加工车间。若需求量事先可以确定,则称之为确定性需求;若需求量是随机的,如商店出售的商品,顾客什么时间需要以及需要多少事先都难以确定,则称之为随机需求。制造业的零部件(Spare Parts)管理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中型制造企业由于拥有大量的机器设备,零部件消耗量很大,而且零部件需求随机性强
22、,很难预测。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在保障服务水平,维持机器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零部件库存占用资金。在关于随机库存管理的研究中,一般都以订货成本(Order Cost),库存持有成本(Holding Cost)以及缺货成本(Shortage Cost)为参数建立模型,但这三项成本往往很难估算,影响了库存模型的实际应用。在生产实际中,管理者更关心的是投入一定的库存金额后,能够达到怎样的最优服务水平,以及如何根据不同零件的价格、需求特性等因素,合理分配库存金额,实现该最优服务水平。这里讨论的库存策略是指针对不同重要性的零件采取不同的订货策略并制定合理的安全库存。库存模型构成要素包括需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设备 备件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