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探讨论文.doc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探讨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探讨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探讨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物流业己经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它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物流水平对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和军事实力的影响,而代表着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的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各国大型跨国企业所关注、探讨和实践的热点。但国内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这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模糊、低级、缺乏特色和竞争力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第三方物流与物流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发展背景,为下面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对我国物流运作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我国第三方物流
2、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改进和创新的思路和途径。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运作模式 现状分析 目 录引 言4一、第三方物流的概述5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52、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与兴起的原因53、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7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概述81、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概念82、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分类依据83、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运用的运作模式的种类及内涵9三、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发展现状分析111、国内外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现状112、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12四、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发展探讨141、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
3、机整合模式142、综合物流代理模式143、功能代理模式15结 论16致谢语17参考文献18引 言物流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活动之一,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因此,物流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一种不断发展的趋势,市场前景无限广阔。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实现物流服务定位而建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合适的运作模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而运作模式的不当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首先,定位运作模式时倾向于夸大服务能力,导致业务无法做精做细。第二,各物流企业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有各自合适的服务对象和内容,如
4、果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内容没有明确定位,就会造成同一市场上的物流企业运作模式雷同、盲目竞争的局面。此外,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和物流市场混乱还会破坏第三方物流在客户心目中的信誉,是的原本就有限的物流外包需求收到制约。因此,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分类和深入研究,指出其适用性和发展前景,对于物流企业依据自身特点选择恰当的运作模式类型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运作模式的科学性,各环节的衔接和协作的规范性,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和服务质量都有所欠缺,所以在国际物流行业中的地位仍然较低,缺乏话语权和竞争力,我国第三方物流要想在国际
5、物流产业中占一席之位,对于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找出差距、问题,并结合国内第三方物流实际提出改进方法、思路,为提升我过物流企业在国际物流行业中地位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方面入手研究,通过分析,找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作模式上的问题于不足,针对这些原因和不足,提出解决思路,从而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改进、升级及创新提供参考。一、 第三方物流的概述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或T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学者提出的。在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首次提到“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一
6、词。目前对第三方物流的解释很多,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代表性观点有三种:第一种: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角度界定: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的实际供给方(假定为第一方)和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假定为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通过合约向第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强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是实物交易之外的第三方)。第二种: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与客户达成物流服务交易的形式界定,第三方物流又常称为合同物流契约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按合同在特定时间内向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系列服务(强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与客户是基于合同的长期合作)第三种: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范围界定,第三方物流是提供全部物流业务服务的一站式、一体化综
7、合物流服务(强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的是全程物流服务)2001年我国公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1。2、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与兴起的原因1.1第三方物流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概况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提出的,在我国2001年公布的国标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实际上是来源于管理学中的服务外包概念2。最初,对物流的研究仅限于工商企业内部企业在纵向一体化思维主导下,既搞生产又搞物流进入2
8、0世纪90年代,随着个球化市场的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弊端就显露出来,如:核心企业负担过重,除需管理生产外,还要管理原材料的采购、产品销售等物流活动;一体化成员过多,业务链过长,导致物流、信息流经常被扭曲,市场反应迟钝,各个业务环节都面临众多竟争一对手,核心企业无法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限制了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横向一体化模式被提出来了,强调企业要集中优势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通过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和优势业务来完成自身的非核心业务,以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运营成木和风险的目的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物流业务属于非核心业务,这就具备了第三方物流产生的条件。在第三方物流产生后,所带来的专业化效益、
9、规模化效益,对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木、提高核心业务竞争一力和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也印证了横向一体化思想的科学性。1.2第三方物流企业兴起的原因1.1.1降低作业成本 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至少可为货主降低10%的费用,这是当前许多企业选择外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欧洲,由于更多的税费,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核算和更多的规章及作业限制,在欧洲的物流成本要比美国高出一倍,这也是许多公司选择外包的重要原因。 1.1.2致力于核心业务 现代竞争理论认为,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这就要求企业致力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上。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的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 1.1.3
10、整体经济高效发展需要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作业的高效率有赖于其先进的设施和软件,利用第三方物流就可以为企业减少在此领域的巨额投资。拥有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系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提高其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等。 1.1.4重新整合供应链 当前有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即公司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外包整个过程而不只是物流,而是与其供应商使用卖方管理库存的管理系统,通过雇用CTI进行检测、质量保证、库存管理等关键过程,并提供物流服务,这为供应商减少了投资。转向过程管理是更多的货主按单件价格付酬的一个原因,在此体系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的报酬是根据顾客生产的
11、每一件产品计算出来的,这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他们需要考虑得到的报酬能否超过其固定和可变成本。还如制造商选择外包时要考虑的一样。 1.1.5拓展国际业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不少没有国际营销渠道的公司希望进入国外市场,而国际第三方物流企业恰恰可以帮助这些公司实现其拓展国际业务的目的。 1.1.6公司虚拟化的需要 虚拟公司和电子商务被视为21世纪的最具前途的商业模式,但虚拟公司要取得成功必须依赖第三方物流企业。 3、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第三方物流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从发达国家发展物流的过程来看,第三方物流应该是现代物流的主体,而且第
12、三方物流占到整个物流业的50 %以上时,物流产业才真正形成,物流业才能对宏观经济的增民提供良好的支持。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发展期,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竞争主体多样且比较混乱。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主要存在着三人障碍:一是观念障碍。对物流理论、增值服务不甚了解或了解甚少,满足于提供分割的功能服务;一是物流信息服务障碍。在传统物流企业中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为数不多,许多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还是手工操作,无法提供物流信息增值服务;三是服务模式落后。因此,要发展第三方物流,就必须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概述1、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13、的概念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实现各项物流服务而建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这个运作体系中主要包括资源整合、物流服务、技术应用三个核心层面,这三者在运作模式系统中是有机的结合,各自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资源整合主要是对硬件设施等资源的利用与运作,物流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品,是运作模式运行的输出结果,而技术的应用是链接资源与产品的粘合剂,运作模式的运行是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各种技术,输出服务产品4。对于任何一家物流企业来说,要想在物流市场长期生存,首要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也就是明确服务定位,然后再据此逐渐建立相应的运作体系,这套体系的内容就是运作模式。2、第三
14、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分类依据物流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生产必须以一定基础设施及相关资源为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共同决定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体系。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由三个方面决定。1.1资源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从是否拥有资源角度来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企业自身拥有资源,另一种是企业自身不拥有资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是由传统企业转变而来,一般都是以自有资产为依托从事物流活动,属于“资产型的。“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不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及设备的购买,只拥有少数必要的设施设备,其主要的设施
15、设备都是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变外部资源为己用,利用外部资源提供各项物流服务。由于国外社会资源丰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所以,“非资产型”物流企业,在国外较多,而在国内,由于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较少。“资产型”物流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企业自身拥有大量的物流装备和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客户企业提供多层次的物流服务。大量的资产资源有利于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同时不需要大量依赖外部资源,自主性较强,但是资产型物流企业由于需要购买大量的物资,所以只有财力雄厚的物流公司才会采取资产型5。12物流服务方式物流服务包含物流内容和服务范围两方面的内容:1.1.1 服务内容:物流服务的内
16、容涉及物流环节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侧重于某一行业,有些涉及几个行业,有些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有些企业提供集中性服务,物流服务的内容是物流企业的产品,不同运作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差别化的。1.1.2服务范围: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范围一般取决于其服务的行业类型,由于每个行业的类型和自身特点不一样,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也不尽相同。有些只是局限于某个行业,而有些则涉及多个行业,每种范围都没有绝对的优势与劣势,只有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特点相吻合,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13技术应用:技术应用是链接基础资源与物流产品的纽带,每个物流企
17、业所拥有的技术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先进的运作模式拥有先进的技术,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也处于高端水准。落后的运作模式其技术水平也处于低层次,所提供的物流产品也是低层次,低附加值的。3、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运用的运作模式的种类及内涵11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业务。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业务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方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订单由产销双方完成,第三方物流只完成承包服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了设备闲置。这种模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
18、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不需专门添置设备和业务训练,管理过程简单。企业外包物流业务,降低了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节约物流成本。这种运作模式业务流程简单,基础设施投入也相对较少,目标客户也相对分散不固定,所以这类运作模式的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中数量较多,竞争较为激烈。12集中型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在少数的行业领域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如专门从事铁路、轮船集装箱运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是典型的集中物流运作模式的物流企业,这类运作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其自身所涉及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专业化服务能力突出,集中物流运作模式一般只涉及少数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同时这些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高,其他一般
19、的物流企业进入的难度也较大,采用集中物流模式的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小,竞争主要来自从事本行业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但这样的同类企业数量较少6。13战略联盟型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包括运输、仓储、信息经营者等以契约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相互间协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联盟可包括多家同地和异地的各类运输企业、场站、仓储经营者,理论上联盟规模越大,可获得的总体效益越大7。这种模式的优势:首先系统中加入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各单项实体以信息为指导制定运营计划,在联盟内部优化资源。同时信息平台可作为交易系统,完成产销双方的订单和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预定购买。其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物流 企业 运作 模式 探讨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