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原因分析.docx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原因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原因分析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存在以下偏差: 1设立地域的偏差 设立村镇银行是为了填补农村金融空白,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发展农业。但 是,当前的村镇银行表现出“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倾向,大多将其总部设在经济发达的县市一级,管理中心和经营重点也向县城倾斜,未真正在村镇落户,其结果造成“城市人不敢存,农村人不方便存”的尴尬局面。 2客户群体定位的偏差 村镇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为所在区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但为了盈利和生存,大多数村镇银行将目标客户转向所在县域贷款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出口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对贷款规模较小、风
2、险较大、收益偏低的农户贷款较少。即使有少数村镇银行对农户发放贷款,也大都发放给资金具有相对规模的种养大户和农业个体户,并没有更多地支持迫切需要资金的普通农户和贫困农户。可见,村镇银行在服务对象上出现了严重偏离,农村贷款难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3经营业务的偏离 村镇银行逐渐在向同质化经营的竞争者地位演变。在供需矛盾极度不平衡的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扮演的角色更多应是“补充者”,而非“竞争者”。村镇银行完全照搬发起银行的商业模式,会逐渐产生经营的同质化,而不能发挥新型银行优势。目前,部分村镇银行存在“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没有专注于风险和成本较高而收益较低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青睐
3、贷款金额比较大的中小企业及出口企业,用传统银行的信贷技术提供大额贷款,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 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存在偏差的原因: 1村镇银行的商业性与政策性存在冲突 小型企业和贫困农户往往具有“风险大”、“资金担保不足”的特点,面对这些对象,村镇银行商业性和政策性的矛盾就会凸显。村镇银行出于自身风险性和盈利性的考虑,必然会把大部分资金投向风险性更小、抵押担保更安全的中型企业和较为富裕的农户群体,加之农业政策性保险不到位,致使其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很难坚持既定的经营理念,必将逐渐偏离服务“三农”的方向。 2村镇银行的风险可控制性弱 村镇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4、不尽如人意,信用、法律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逃、废、赖债之风不同程度存 在,致使“惜贷“、慎贷”现象普遍化。一是农业产品生产周期长,且面临自然风险及供求变化的市场风险;二是农民对金融市场知识缺乏了解,投资的盲目性 较大,影响贷款投资的获利能力和还款能力;三是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不健全和担保机制的缺失,无法通过有效的补偿机制来弥补贷款损失;四是客户将国 家支持政策误读为%救助&,还款意识薄弱;五是村镇银行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引发信贷的道德风险,滋生不履行联保担保责任等不良行为;六是经济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缺乏合适的专业人才等。若只是一味照搬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模式,那么农户的贷款需求必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村镇 银行 市场 定位 偏差 原因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