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管理技能教学教案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企业管理技能教学教案讲义.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煤矿企业管理技能课型新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煤矿企业管理技能教学重点1. 爆破安全2. 机电、运输提升安全3. 采掘工作安全教学难点机电、运输提升安全教法讲授 教具投影仪 教 学 内 容复习提问: 第六章 矿压煤矿开采必然破坏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并导致应力再分布,从而形成了应力增设区与应力降低区,支承压力的形成将是采矿过程中形成一系列动力现象的根源。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矿山压力及矿压显象1.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是矿山开采时引起的岩层压力,一般解释为: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采掘巷道(工作面)围岩中所形成的力。2.矿压显象由于矿山压力的作用,而表现出的有形象现象为矿压显象,主要表现有:引起岩
2、体的变形、破坏、冒落及支撑体的变形、破坏与折损并会在岩体中产生一系列的现象。二、围岩围岩是顶底板的总称,一般由以下几种岩层组成:1.伪顶紧贴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较薄岩层。2.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岩(无伪顶时)之上的一层或几层相同或不同岩层。3.老顶位于直接顶之上的岩层,由砂岩、石灰岩、砂砾等坚硬岩石所组成。4.直接底直接底位于开采层下面的岩层。三、原岩应力场原岩应力场主要是由于岩体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及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而引起的构造应力所组成。四、矿压控制凡是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方法均称为矿压控制。五、采煤工作面的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
3、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为老顶的初次来压。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老顶在初次断裂以后,裂隙带岩层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再稳定”的变化,失稳时会导致工作面顶板来压,这种来压是随工作面的推进呈周期性出现,称为周期来压。第二节 常见冒顶事故及预防所谓冒顶,即支架不能支撑顶板压力,顶板破碎垮落。一、掘进巷道冒顶事故与防治冒顶事故发生前的预兆:1发出响声。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接着出现折梁断柱;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发出很大响声。2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3片帮煤增多,变松软。4顶板有裂隙并张开,裂缝增多。5
4、顶板出现离层。6漏顶。7顶板淋水增加。(一)巷道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巷道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大致包括自然地质因素,如遇复杂地质构造:断层、褶曲、顶板松软、破碎等。其它:工程质量因素、采掘工程影响、未严格执行顶板安全制度等几个方面:1.自然地质因素(1)岩层层理影响。(2)镶嵌型围岩结构影响。(3)岩层节理裂隙及破碎带影响。(4)地下水影响。2.工程质量因素(1)支架支设质量差表现有:支架设在浮矸上、支架与围岩间没有背实等,可导致支架阻力不能及时发挥作用,使围岩松动破坏圈扩大,容易发生巷道冒顶事故。(2)支架稳定性较差表现有支架间连接不好,横向稳定性差尤其在倾斜巷道,易造成多架支架倾倒的大面积冒顶事
5、故。(倾斜巷道内一般有迎山角每68,有1迎山角。)(3)掘进打眼爆破参数掌握不好表现有炮眼角度不当,或装药量过大,放炮时易崩倒支架,且使掘进作业面增大围岩破坏圈范围,易造成冒顶及片帮故事。(4)锚杆支护失效(5)工程质量低劣掘进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工程质量的检查制度不严,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也是引发冒顶事故的原因。3.采掘工程影响(1)巷道掘进时,围岩内产生应力重新分布,顶板岩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当两巷道贯通时,在交叉点处悬露面积大,顶板破坏更加严重,极易造成冒顶事故。(3)在翻修、维护巷道时,由于围岩内应力二次重新分布,造成顶板破碎范围扩大,也易冒顶。4.未严格执行顶板
6、安全制度主要表现有:(1)掘进过程中未及时进行顶板安全检查。(2)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掘进工作面围岩表面的活石或伞檐。(3)对新悬露的顶板缺乏有效的支护或虽有而未认真采用,造成工人在空顶下冒险作业。(二)巷道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支架方式需和顶板岩性相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取不同的支架方式。2.严格顶板安全检查制度巷道掘进施工的全过程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坚持进行敲帮问顶,发现活岩和伞檐要及时处理。3.加强支护质量管理在选择合理的支护技术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是防治冒顶事故的主要措施。(1)检查支架规格尺寸。支架的架型、形状、尺寸、结构搭接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支架间距、支架间连接是否符合作业规
7、程要求。(2)提高支设质量和保证支护阻力,严防支架支设在浮矸上,不见实底不能架设。(3)搞好支架与围岩间的充填,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间必须及时填严背实。(4)提高支架的稳定性。(5)掘进后要及时支护。(6)加强锚杆支护的质量检查。4.及时进行支护巷道顶板事故大都是在空顶作业的情况下发生的,应合理采用前探支护。二、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及预防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按力学原因分类,有压垮型、漏冒型及推垮型三种。1.压垮型可分为三类:(1)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 (2)厚层难垮,顶板大面积冒顶; (3)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顶。2.漏冒型可分为二类:(1)大面积漏垮型冒顶与机道上方; (2)放顶线附近及工作面两
8、端的局部漏冒。 3.推垮型可分为五类:(1)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 (2)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3)大块孤立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4)冲击推垮型冒顶;(5)老塘冒矸冲入采场的推垮型冒顶。 (一)老顶来压时压垮型冒顶预防措施1.合理设计采场支护,使支护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和可缩量。2.要进行顶板断层情况的预测预报。(二)厚层难垮顶板大面积冒顶预防措施1.采用煤柱支撑法时,如果煤柱上方顶板需要悬露大面积才垮落,则应在煤柱之间的采空区内用钻孔爆破法强制放顶。2.采用长壁法采煤时,可采用超前工作面用钻孔爆破法,高压湿水预先松动或弱化顶板,在采空区用循环浅孔及步距式深孔法崩落顶板。 (三)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
9、顶预防措施1.采煤支护强度要能自始至终平衡直接顶式垮落带岩层的重量。2.开采下分层时不要留煤皮。3.在构造式采动破坏严重的区域,除应缩小控顶距及加强放顶支柱的初撑强度外,应采用绞车远距离回柱。(四)大面积漏垮型冒顶预防措施1.选用合适的支护,使工作面支护系统有足够的支撑力和可缩性。2.顶板必须背严接实。3.严防爆破、移输送机等工序推倒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五)局部漏冒型冒顶的主要预防措施1.对第一工作面进行实地观测。根据统计规律分析影响端面顶板冒落稳定性指标,对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进行监测,使顶板在形成冒顶事故前消除其隐患。2.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并能减小端面距的支架,要使支架处于良好的工
10、作状态,尤其应避免顶梁过分抬头或低头,提高第一排支柱的初撑力,以减小直接顶的下沉量。3.爆破采煤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应合理,避免煤崩倒支架。4.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煤壁片帮,一旦片帮应超前支护,防止冒顶。5.尽可能保证工作面具有较快的推进速度。6.机头机尾处应各采用四对八梁支护,巷道与工作面出口相接的一侧要架设一对长钢梁抬棚,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梁头,距工作面煤壁20m范围的巷道必须加强支护。7.在工作面地质破坏带要特别加强支护。8.放顶线要支设墩柱。9.分段回柱回撤最后一两根支柱时,必须采用远距离回柱,必要时采用替柱法。(六)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1.提高单体支柱
11、的初撑力。2.选用稳定性能好的支架或加强支架的稳定性。3.消除形成复合顶板推垮的条件。第三节 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及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世界采矿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岩体应力;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由于煤岩力学性质和赋存条件的不同,始发深度也不一样,一般为200500m。一、冲击地压现象二、煤矿冲击地压的主要特征三、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1.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2.开采保护层。3.煤层预注水。4.厚层坚硬顶板的预处理。四、冲击地压的解危措施1.爆破卸压。2.钻孔卸压。3.诱发爆破。第七章 矿山机电第1节 电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电二、电流、电压和电阻三、电路构成电路必须具有三
12、要素:电源、导线和负荷,俗称电路三要素。如图所示。四、电流的“三效应”即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五、交流电与直流电第2节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规律一、井下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二、煤矿井下常用的电气设备类型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8种类型:1.矿用隔爆型EXdi(KB)2.矿用增安型(矿用安全型)EXelI(KA)3.矿用安全火花型(本质安全型)EXial ibI(KHB)4.矿用正压型ExPI(KF)5.矿用充油型Exol(KO)6.矿用充砂型ExqI7.矿用特殊型ExSL(KT)8.矿用无火花型ExhI三、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规律1.触电事故触电是指人触及到带电的导线或带电的金属外壳而造成死亡的事故
13、。(1)常见的触电事故及原因人身触及带电的金属外壳。在煤矿低压供电系统中较为常见,如设备内部绝缘体损坏,安全质量不好,受到挤、压、碰、撞、砸的损伤使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人身触及绝缘体已损坏的电线、电缆,煤矿井下潮湿、黑暗,人触及这些导线的可能性大。在井下违章带电作业、搬迁设备而造成的触电伤亡。电气设备操作、检修制度不健全,或因执行停、复电制度不严格,如采用预约停、复电而造成的触电伤亡。在没有架空线的巷道中行走,违章抓车,行走时扛长工具触、碰架空线而触电死亡。(2)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电击(内伤)、电伤(外伤)两类。电击是指人触电后,电流通过人的心脏、肺和神经系统,引起化学作
14、用,电解血液或刺激人的呼吸、心脏、神经系统,使其损伤、破坏,导致心室纤维颤动及呼吸麻痹而死亡。电伤是由于强电流瞬时通过人身某一局部或高温电弧触及人身皮肤而引起的烧伤事故,主要破坏人的外部器官。实践表明,交流电5060Hz,电流25mA,直流电50mA以下对人是安全的,我国采用的安全电流值为30mA,安全电压为36V。2.短路和过载事故(1)短路及过载的危害短路是一种故障状态,指在供电系统中,任何设备及线路因绝缘损坏或错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电网相与相、相与地之间短接起来的现象,叫短路。当发生短路时,额电电流成几十倍、几百倍增加,能烧毁设备。同时短路故障的存在将其供电网路电压下降,影响其它部分的工作
15、。过载是指电机或电缆超过负荷电流允许值,而且过载时间也超过允许值,而使电流增加、发热,从而烧毁电机,如电缆长期过载,超过绝缘允许的限度,使橡胶加速老化,漏电而短路,其结果也会造成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2)短路及过载的主要原因井下电缆出现多接着、鸡爪子、羊尾巴等情况,使之短路。井下运行的设备及电缆,因绝缘击穿造成相间短路。在维修或预防性电气试验中,因执行制度不严,误操作而造成短路。井下电缆受矸石砸破、矿车挤撞等机械损伤。开关、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内部发生短路。3.漏电事故(1)什么是漏电当变压器的中性不接地,若发生一相火线接地,这时变压器接地一相中流过的电流叫漏电电流,漏电电流小,既不会使保险
16、丝熔断,也不会使继电器动作,电动机等设备仍照常工作,这种故障叫漏电,长期漏电会造成短路等重大事故的发生。(2)漏电类别漏电分集中漏电及分散性漏电两种。集中性漏电发生在电网中某一点、某一处,其原因是电缆或设备某一点、某一处绝缘体被击穿,使导电部分在该点、该处直接接地。分散性漏电则是井下电缆线路或整个电网对地绝缘水平均匀下降到允许值之下所造成的漏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气设备及电缆的绝缘体老化,受潮而使电网对地绝缘电阻下降的结果。(3)漏电事故的危害人身触电。引起沼气、煤尘燃烧、爆炸。提前引爆电雷管。烧坏电缆及电气设备。4.煤矿机电事故简例(略)四、雷电及其预防1.雷电雷电是雷雨季节天空中电闪雷鸣而
17、形成的,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是供电系统中的主要自然灾害,雷击时电压可达数十万钛到数百万伏,其电流可和万到数十万安以上。2.雷电的种类可分为直接雷和感应雷电波雷云对大地建筑物凸出部分直接放电叫直接雷。雷云放电结束后,沿导线传播,叫感应雷电波。3.预防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第3节 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一、触电事故的预防预防触电事故的主要方法措施:加强绝缘,防止人身接触导电部分和装设过电流、过负荷、漏电、欠电压等保护装置。1.预防接触导电部分。2.井下供电变压器或井下变压器禁止中性点接地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当发生一相火线接地或发生通过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故障时,电网将通过大地形成单相短路,
18、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在短路点引起电弧或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或沼气、煤尘爆炸,电雷管遇到短路产生杂散电流将被引爆,人体触及会导致死亡。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产生一相接地点,接地电流通过另外两相构成回路,在人员触电、漏电时其电流小得多,电火花能量也较小,安全系数在煤矿井下较高。3.安装保护接地装置保护接地是一种技术上的安全措施,是防止井下机电设备因绝缘损坏,造成人身触电和井下火灾的重要方法。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外皮及橡套电缆的接地芯和埋在地下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4.地面机电设备装置保护接零就是把所有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把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构架等直接与零线紧密连接起来,必须是全部地面电
19、气设备都接零,不允许一些接零,另一些不接零,也不允许在零线上装设开关及保险丝。5.设置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应在井下低压网路电源端加漏电继电器,当电路发生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就能在允许的时间内,能自动地切断总馈电开关电源,防止事故发生。6.使用较多的设备采用低电压如照明、信号、电话、控制回路中的按钮、采掘工作面常用的煤电钻,应采用127V、36V低电压。7.加强电器设备的绝缘监视。8.建立健全电气安全操作制度。二、短路、过载的预防1.常用过电流、过负荷保护装置。2.管理上要做到:坚持电气设备定期检修和试验。电气设备摆放整齐,并上床上架。正确使用整定过的电流,过载保护装置不
20、得甩开不用。电缆要按规定悬挂,消灭“三无”。严格要求安装质量及接线工艺。加强责任心,严禁非专业人员停、送电和操作电气设备。严格执行电气安装技术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三、漏电事故的处理1.判断漏电性质,估计大致范围,找出漏电点。2.寻找故障时,区别是漏电故障还是漏电继电器本身故障。3.若找不到漏电点,应与瓦斯检查员联系,在沼气深度低于1%时可用下列方法寻找:将各分路开关分别送合,如发生跳闸为集中性漏电,但各路开关合上后跳闸为分散性漏电。四、煤矿安全用电措施1.认真做好井下三大保护(接地、短路、漏电)。2.井下供电的七条措施:井下变压器或向
21、井下供电变压器、发电机禁止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型号、安装、维护要严格执行规程有关规定。在沼气矿井中要选用矿用防爆性电气设备。井下电气设备应装设过负荷、欠电压保护装置。带电的裸线(架线式电机车电源)应安装在一定的高度,电缆铺设和悬挂应符合规程的规定。加强电动工具的绝缘,对接触多的设备应采用127、36V等低电压。地面机电设备,全部装设保护接零。井下做到“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四有”(有过流和漏电保护,有螺丝和弹簧垫圈,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两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明亮清洁整齐)、“三全”(图纸资料全、绝缘用具全、防护装置全)、“三坚持”(坚持使用风电闭锁、坚
22、持使用检漏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器)。3.严格遵守“十个不准”(1)不准带电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2)不用甩掉无压释放装置和过电流保护装置。(3)不准用明铜、铅、铁丝代替熔断器中的“熔体”。(4)不准甩掉检漏继电器、煤电钻综合保护器和风电闭锁装置。(5)停风、停电的采掘同,未经检查沼气,不准送电。(6)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夫灵不准送电。(7)失爆电气设备不准使用。(8)不准明火明电操作、明火明电点灯、明火明电放炮。(9)不准井下拆卸矿灯。(10)不准地线断网。第八章 矿井提升与运输第1节 矿井提升与运输系统主要任务是把采掘工作面的煤、矸经工作面、顺槽、采区上及下山、大巷和井底车场,再由井筒提
23、升或电机车、人力推车运到地面。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工作面运输二、大巷运输三、井筒运输第2节 提升运输的常用设备一、提升机(绞车)二、矿用电机车三、刮板运输机四、皮带运输机第3节 井下运输事故的规律及措施一、煤矿井下运输、提升系统1.自重运输事故2.人力推车事故3.刮板运输机事故4.皮带运输机事故5.提升绞车事故摘挂钩和跑车事故,是斜井提升的多发事故,具体还有断绳,情况如下:(1)把钩工在下放矿车前,未挂钩而误认为挂好,就发出开车信号,致使矿车被推进井筒。(2)钢丝绳或连接装置断裂,超载运行,司机操作不当。(3)提升过程中插闩自行脱落。(4)把钩工过早摘钩。安全措施:要防止跑车事故的发生,把
24、钩工和绞车司机的正确操作,相互配合是关键,做到每次提升前,都必须检查牵引矿车数是否符合规定,连接是否良好,不提升时,严禁打开上车场井口的阻车装置。(1)禁止未经过培训的人担任把钩工。(2)连接装置必须定期检查,不能使用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3)提升巷道倾角超过12,应加保险绳。(4)井筒下车场,应设有躲避硐,信号应在硐内操作,不准无关人员在开底车场停留。(5)上部和中部停车场,必须设阻车器,随时保持关闭状态。(6)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管理制度,钢丝绳磨损超过总数10%时应及时更换。斜井提升应以防跑车为重点: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装设防跑车装置,常用有以下几种:(1)挡车器、挡车门(栏)。(2
25、)挡车吊梁。(3)串车保险绳。(4)抓车钩、阻车叉。(5)保险棍。(6)人车防坠器。6.电机车运输事故(1)电机车超速行驶,在转变及视线不好不减速,造成撞压伤人事故。(2)机车运行中,违章扒车人车上掉下来。(3)违章放飞车与迎面机车相撞。(4)上、下班时,巷道过低或过风门违章站起来。(5)速度快、道面差,机车、矿车落轨将行人和躲避人员挤伤、撞伤。安全措施:道面质量是机车运输畅通的关键,轨道接着间障不得大于5mm,高低左右不超2mm,道床要经常清理,无杂物、泥煤,此外还应注意:(1)机车必须在前端牵引行驶,严禁正常情况下顶车行驶,运行时要前有照明,后有尾灯,司机应随时注意前方有无障碍特,在下坡道
26、、弯道、交岔道口、道岔、风门、两车相汇处应减速行驶,并随时注意刹车。(2)机车运行速度一定按规程要求,运物料不超4.5m/s,运人员不超4m/s,严禁头手伸出车外,在行驶过程中严禁上下人员。(3)运行时要对机车进行严格检查,照明、警铃、制动装置,有问题要处理好,方准开车,要制定紧急停车信号规定,非危险情况,任何人禁止使用紧急信号。(4)机构司机认真负责,不擅离岗位,开车前发出开车信号,禁止头和身体探出车外,司机离开座位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取下控制手柄,扳紧车闸,但不得关闭车灯。第九章 矿井防治水一、井下水的来源发生矿井水灾,要有水源和通路。1.地面水源2.地下水二、造成矿井水灾的原因发生矿井水灾
27、的一般预兆有:1.煤层发潮变暗;2.煤壁出汗,煤层表面出现小水珠;3.煤壁变冷;4.工作面气温降低,人进到工作面会感到发冷; 5.巷道中出现雾气;6.顶底板出现异常,造成顶底板来压,出现淋水,煤壁片帮,掉碴,底板鼓起、渗水等;7.煤层里发出水叫声;8.淋水特殊变化,增大、呈红色、腐臭味、煤壁挂红等;9.有害气体增加,出现沼气或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等。(二)特殊预兆1.老空水属死水,年代久远,含铁锈等杂质多,“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2.断层水工作面出现来压,淋水增大,在岩缝中见到淤泥,底部出现射流,水呈黄色等,很少出现“挂红”,水无涩味。3.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呈黄色、灰色,带臭味。4
28、.冲击层水隔离煤柱小,回采陷落后,裂缝沟通冲积层时遇到,初时小,水色发黄,夹有砂子,以后水量增大。四、矿井防治水的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五、防治水的方法(一)地面防水(二)井下防水在井下进行采掘工作时,为了防止地下水源造成灾害,必须采用“查、探、堵、放”措第十章 矿尘第1节 矿尘的产生及浓度一、矿尘的来源二、矿尘的浓度三、矿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矿尘的危害2.矿尘的防治措施(1)湿式凿岩,是一种最简便,行之有效的防尘措施。(2)放炮喷雾,放炮前开喷雾器,放炮后持续20分钟,可取得良好效果。(3)冲洗岩帮。(4)装岩洒水。(5)净化通风。第2节 煤尘的可燃性与爆炸性一、煤尘可燃性
29、与爆炸的原因煤尘悬浮于空气中时,就具有可燃性与爆炸性,其原因是:1.煤变成粉沫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氧化过程。2.煤尘增加了受热面积,则单位时间内吸热增多,温度加快上升。3.煤尘变热时,能放出可燃性气体,每公斤能放出200300升可燃性气体,遇高温时,容易燃烧或爆炸。煤尘爆炸可认为是煤尘与空气中的氧气急剧地氧化过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尘量下限达3040克,上限达15002000克范围时,遇火源或点燃发生燃烧或爆炸。据试验,最大爆炸力是空气中每立方米300400克,爆炸温度可达23002500,当氧气增加时,煤尘点燃温度则大大降低,煤尘引火温度为700800。二、引起煤尘燃烧和爆炸的火
30、源火源有:明火、放炮、电火花及瓦斯爆炸等三、煤尘的积存条件与爆炸后的产物与瓦斯区别第3节 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措施有三类:即预防煤尘的生成和积存;预防煤尘的引燃;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一、预防煤尘的生成和积存1. 注水防尘在开采前往煤层内打入许多钻孔,用高压水向钻孔内注水湿润煤层。2.通风防尘,控制风速,防止煤尘飞扬。3.喷雾洒水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乡镇煤矿一般在溜子头装车地点安上喷雾洒水装置。4.保持清洁5.防尘入井,溜煤眼不兼作风井等。二、防止煤尘引燃防止煤尘引燃,防止产生电火花,严格井下火险管理。三、限制煤尘爆炸范围的扩大除采用与瓦斯相同的方法外,还可采用:1.在巷道内设置岩粉带。2.设置岩
31、粉棚。3.设置岩粉臼炮。第4节 矿尘的测定第5节 岩肺病及其预防矿尘职业病是工人在生产劳动中,长期接触粉尘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在煤矿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矽肺,煤矽肺和煤肺病,统称为尘肺病。第十一章 矿井防治火第1节 矿井火灾特征一、矿井火灾的概念二、矿井火灾的构成要素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虽是多种多样,但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热源、可燃物、空气俗称火灾三要素。三、矿井火灾的分类1.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通常将矿井火灾分成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两大类。2.按发火地点不同,可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硐室火灾等。3.按燃烧物不同,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
32、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煤炭自燃火灾等。四、矿井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对煤矿生产及职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产生大量有害气体。2.在火源及近邻处产生高温。3.引起爆炸。4.毁坏设备和资源。第2节 外因火灾预防与处理一、外因火灾发火原因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地面火灾大部分是外因火灾。井口建筑物内违章使用明火或烧焊作业,往往容易形成外源火灾,据调查分析,形成外因火灾的原因大致如下:1.存在明火2.出现电火3.违规爆破4.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5.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特,进而引起火灾。二、外因火灾预防措施外因火灾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二是尽量采
33、用不燃或耐燃材料支护和不燃或难燃制品,同时防止可燃物大量的积存。三、外因火灾处理措施1.挖除可燃物2.用水灭火3.泡沫灭火灭火泡沫有空气机械泡沫与化学泡沫两大类。4.隔绝灭火这种方法有砂子、岩粉灭火、粉末灭火器以及惰性气体灭火,还有一种传统的构筑防火墙(又称密闭)。第3节 内因火灾的早期预测、预报一、煤炭自燃的条件煤炭自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2.连续的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地发展。3.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散失。二、人体感官早期发现矿井火灾这是一项传统的办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视力感觉2气味感觉3温度感觉煤炭氧化自
34、燃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因此,从该处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4疲劳感觉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从自热到自燃阶段要放出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使人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觉。(当然,生病时也有类似感觉)三、科学预测预报火灾的方法第4节 煤炭自燃的预防与处理煤炭自燃发火事故,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消除自燃发火事故对矿井安全的威胁。一、开采技术措施二、预防性灌浆三、阻化剂防火四、凝胶防灭火技术五、胶体泥浆(或粉煤灰胶体)防灭火技术六、惰性气体防火技术七、均压防灭火技术第十二章 爆破第一节 常见爆破事故 一、意外爆炸事故1对爆破材料的管理不
35、善,致使爆破材料受到严重撞击和挤压。2静电导致电雷管发生意外爆炸事故。如运料人员身着可以产生静电的工作服。3杂散电流。如电机车牵引网路的漏电电流,或动力、照明线路漏电电流,当其通过管路、潮湿的煤岩壁导入电雷管脚线时。4电雷管脚线或放炮母线未扭或短路,连接发爆器前与漏电电缆相接触时。5各种爆破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爆轰敏感度。当一处进行爆破作业,有可能引起另一处炮眼爆炸时或爆破时未将爆破材料箱放到警戒线外的安全地点。6未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处理拒爆或处理不当时。二、炮烟熏人事故三、爆破崩人事故1爆破母线过短、安全距离不合适、躲避处选择不当时,造成飞煤、飞石伤人。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破前,班组长必须
36、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警戒线外应设置警戒牌。未能严格执行以上有关警戒的规定,导致误伤进入爆破区的人员。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发爆器的把手、钥匙或电力接线盒的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不到爆破通电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发爆器或电力接线盒内。事故往往发生于执行制度不严,工作管理混乱。当工作面有人工作时,或发生拒爆后,爆破工沿线路检查时,另有他人用发爆器通电起爆,造成崩人。4通电以后发生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发爆器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5分钟,使用延期
37、电雷管时至少等15分钟),才能沿线路进行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方法见规程“爆破”P123页。5未能防止杂散电流,造成意外爆炸而崩人。6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操作处理拒爆器或处理不当时致使拒爆突响崩人。7拒爆处理后未仔细检查爆堆,造成崩人。四、爆破崩倒支架事故六、拒爆爆破时,通电后出现放炮不响的现象,即为全网路拒爆。爆破后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部分或单个电雷管拒爆的现象即为瞎炮或残爆。产生拒爆或瞎炮的原因:1.炸药变质。2.电雷管电阻丝折断,雷管变质或雷管质量差。3.装药、装炮泥未按规定进行操作,雷管脚线折断或绝缘不良,造成不通电或电流短路。4.联线的雷管数超过发爆器的起爆能力。5.发爆器
38、的电流小或有故障,不能引发电雷管。6.混用了不同品种、不同厂家或不同批生产的电雷管。7.发爆器与爆破母线、母线与脚线、脚线与脚线联结不实,造成电阻过大,断路或与潮湿的煤、岩壁相接,造成短路、漏电,或联线时漏联、误接,使电雷管不能正常起爆。七、放空炮炮眼内装药,在爆破时未能对周围介质产生破坏作用,而沿炮眼口方向崩出的现象称为放空炮。放空炮的原因:眼内炮泥的充填不好。如以煤块、煤岩粉和药卷纸等作为充填材料或充填长度不规定,致使炸药爆炸后的爆破力克服不了最小抵抗线的阻力而由炮眼口即阻力最小处冲出,产生放空炮。2.炮眼的间距过大,炮眼方向与最小抵抗方向重合,两者都会使爆破力由抵抗最弱点(炮口)冲出,造
39、成眼壁和炮眼口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放空炮。第2节 爆破作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防止爆破作业过程中引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除要建立洒水灭尘、瓦斯排放系统及定期清扫积尘以外,严格执行工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有关规定,则是预防和杜绝此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1.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2.必须依照显存说明书的炮眼、深度、角度、使用爆破材料的品种、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法和起爆顺序进行爆破作业。3.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爆炸材料。4.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毫秒爆破。在掘进工作面应全断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采取安
40、全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2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5.装药前必须首先清除炮眼内的煤粉或岩粉。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处剩余的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按规定封足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为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爆破。6.处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如爆破前检查堵塞部的上部和下部空间的瓦斯,爆破前必须洒水。7.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8.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以上时,严禁装药
41、、爆破。9.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装药、爆破。10.采煤工作面风量不足时,严禁装药、爆破。第3节 爆破作业引起透水事故的预防1.严格执行防治水有关规定。坚决贯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按照防治水工作条例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探、放水措施。2.进行爆破作业遇有以下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爆破,进行探放水:(1)当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水淹井巷区域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陷落柱时。(2)接近水文地质复杂,并有出水征兆的区域时。(3)接近可能和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水井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4)遇有透水预兆时,如,空气忽然变冷,煤层发潮、煤壁挂汗、顶板滴水、
42、有水叫声、臭鸡蛋味、炮眼向外流水、夹顶杆子等等。第4节 其它爆破规定及措施一、由爆炸材料库直接向工作地点用人力送运爆炸材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二、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说明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三、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由于边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2.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外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3.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回深,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4.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5.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
43、进行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四、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2.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3.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4.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5.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6.工作面有二个或二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五、炮烟熏人的预防方法1.放炮后等炮烟吹散吹净,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2.不使用超期、硬化、变质的炸药。3.控制一次爆破炸药量,不使炮烟量超过通风稀释能力。4.采掘工作面尽量避免串联通风。5.装药时,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填装水炮泥,抑制有害气体的产生。6.放炮时,除警戒人员外,其他人员要在进风巷道内躲避等候,同时要有充足的风量。7.作业人员在通过有较高浓度炮烟区时要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并迅速通过。六、一炮三检制“一炮三检制”就是在采掘工作面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爆破工、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须在现场,由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重点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