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训练六则附答案.docx
《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训练六则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训练六则附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训练六则附答案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训练附答案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3、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5、怜:爱。 6、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 一: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
2、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6)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二: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它交代了远渡的_和此行的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4.诗
3、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三: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_,_。 3.写景的句子是_,_,_,_。是按_顺序描绘的。 4找出自己最喜
4、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四: 1)本诗的题目是“送别”但从诗歌的内容看,却看不到送别的是谁,联系诗歌的意境,其实作者是写故乡水送别诗人自己表达了 的感情。诗歌运用了的写景方法,其中颈联是 ,颔联是 。 颔联中的“平野”是指诗中的 ,“大荒” 是指诗中的 。 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这首诗用词非常精妙,请举例说明。 )“山随
6、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 五: 1、赏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并答题。 本诗从体裁看是?诗,从内容看是?,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5、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的情感。 6.写景的句子是“?”是按由远到近 顺序描绘的。 7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8颈联则变换视角
7、,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9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六: 1: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情景?从本诗来看,它是否为朋友送行? 2、你能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角度一:请说出这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角度二:请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字和“入”字进行赏析。 角度三:请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感 ? 3:、你能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呢? 4: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一: (1)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答题示例: 绘
8、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 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3分)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荆门 送别 阅读 训练 六则附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