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交际语境写作,让好作文成为每个孩子的专利.docx
《李斌交际语境写作,让好作文成为每个孩子的专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斌交际语境写作,让好作文成为每个孩子的专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斌交际语境写作,让好作文成为每个孩子的专利李斌:交际语境写作,让好作文成为每个孩子的专利 李斌 重庆市名师,重庆市特级教师,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培训专家,重庆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现任教于重庆市巴蜀小学,致力于“交际语境写作”研究。 学习困难的孩子真写不出优秀作文吗? 三八节前夕,我让孩子们把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告诉伙伴,可以告诉老师,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写给母亲。第二天,我收获了孩子们充满感恩的文字,或赞美、或倾诉,言语间流淌的真情让人感怀。其中最让我触动的是一位平日学习极其困难的孩子的习作: 母爱 我不是很喜欢她。
2、因为,作为我的母亲,她最关心的是桌上的十三张牌,而不是我。 平时,我成绩不好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我常想妈妈带我出去散散心,聊聊天。 可是,妈妈办不到这点。总是时常啰嗦地对我说:“哦,要努力学习,少耍。” 所以,我经常在睡觉时暗自流泪。总是希望妈妈能够更深地了解我,多付出点母爱,少打牌。 很长一段时间,我总认为,只有学习优秀的孩子才能写出优秀作文,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但是,这短短138个字的习作,字字句句都直戳我的内心。 童真、童言、童心,在这篇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没有任何细节描写的习作中得以最完美的演绎。“真”,是这篇习作最可贵的价值。它理所当然成了那一次的最
3、佳习作,没有之一。 一次,几个淘气的孩子发生了矛盾,我当面询问的时候,他们各执己见。我只好让他们回教室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以此作为是否接受惩罚、如何接受惩罚的依据。 后来,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理有据,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不得不让我瞠目结舌。 还有一次,班级要举行元旦庆祝活动,我让孩子们各自拟定一个活动方案,在班级进行评选,凡是方案被采纳的同学都将成为元旦活动的导演之一。 结果,那些平日里调皮捣蛋,似乎从来也没有写出过佳作的孩子竟然在短时间内撰写出活动方案,而且创意连连 渐渐地,我深信,好作文绝不只是学习优秀的孩子的专利。 交际语境写作,让更多孩子写出优秀作文 怎样才能让更多孩子写出优秀作文呢?或
4、许我们能从国外的写作课程中找到答案。 不同于国内传统的写作课程目标重表达,国外的写是为了有效的交流。于是国内一大批学者开始强调写作的读者意识、文体意识等,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出对写作的交际语境的关注。 “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的写作。是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 “交际语境写作”赋予了写作活动充分而具体真实的言语动机,也能有效解决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和内容创生问题以及“怎么表达”的问题。同时,对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愿写”“没得写”“不会写”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从而让每个孩子写出优秀作文成为可能。 “1+N
5、”写作课程,为学生表达设置更多路径 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理念,我结合日常习作教学实践,潜心开发“1+N”写作课程。 1-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理念的教材习作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习作是这样安排的: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 面对这样的习作要求,学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所以,习作的动机和兴趣很难被激发。 其次,学生只知道要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但是怎样才算清楚?学生是完全模糊的。教师面对这样的习作要求也
6、是茫然的,不明白自己究竟应该在本次习作中教什么,不清楚在不同的阶段到底应该采取哪些习作教学的策略。 面对当下教材习作的尴尬,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理念对教材习作进行二度开发就显得特别重要。 1.设置写作任务语境 有时候,我们需要将教材习作中远离学生生活的、指向不明的、虚化的话题转化为贴近儿童生活的、富有童趣的、明确的、具化的话题。而且这样的话题必须服务于交际需要,要能解决儿童生活的问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为达成特定的目的,选择明确的或潜在的读者而写作。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材习作任务为: 在和同学互相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启发。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
7、同学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对这次教材习作任务改造时,我首先对班级中孩子们经常去的家乡景观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喜欢的景观主要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社区公园等。令大多数孩子印象深刻的是自然类景观,少数孩子印象深刻的是人文类景观,当然也有个别孩子把景观理解为游乐园、动物园。 基于此,我们设置了如下写作任务语境: 1.同学们,假日的时候大家在父母的带领下都特别喜欢走进大自然,去感受那里的迷人风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经典的
8、图片,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是哪一处景观? 2.在你去过的自然景观中,你特别想给同学和老师推荐哪一处呢? 3.请你写一写最想推荐的一处自然景观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让老师和同学读了你的习作之后,也特别想去游览一番。 2.变构写作知识 学生“不会写”的主要原因是句式不会用,缺乏语篇构造能力、表达技巧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知识方面的缺失。这种缺失一般不是“结构性”缺失而只是“功能性”缺失。改善学生写作并不需要系统化的全面的写作知识,只需要对写作中一两处关键困难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就足以促进学生的写作学习。如果我们能研判学生写作学习的关键困难,学生的写作知识“变构”就能顺利进行。 如何研判学生写作学习
9、的关键困难呢? 把握学生写作的起点。 学生每一次写作学习总是在原有写作知识背景下发生的,学生带着各种半成型的写作知识进入课堂,这些知识有些基本正确,有些则是迷思概念。 如果写作教学不能基于学生已有的写作知识,那么学生持有的迷思概念就无法得到变构,从而无法学到正确的写作知识,自然无法形成必要的写作能力。 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材习作“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时,我们就应该了解到,学生在三年级上期第二单元的教材习作中学习过用一件事写一个熟悉的人,在四年级下期第七单元教材习作学过用具体事例写一个敬佩的人。到五年级下期,学生已经懂得运用对话、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方法去反映人物的特点。 这便
10、是学生本次写作的起点。 诊断学生写作的盲点。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通过分析学生初稿,我们发现,准确把握人物特点和选取典型事例并不是最大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文章所描绘的事例仅是大致过程,笼统且空泛。 学生懂得要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但是一到真正写作时为什么写不出具体的细节呢? 通过访谈学生,我们诊断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所写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时,他们的头脑中仅存的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其中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重要情节和具体动作、语言、神态等已相当模糊。 诊断出学生写作的盲点就找到了本次习作的着力点和生长点,写作教学的目标研究清晰了。 3.搭建写作支架 写作是一个通过写的语境分析,了解写作
11、任务的“认知语境”,最后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排列建构出“语篇成品”的过程。在构造语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写作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写作支架,从而为学生写作学习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 还是以上面的写作教学案例为例。当我们发现学生对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例中的重要情节点模糊,教学中就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并列举出当时最能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几个情节点。针对具体动作、对话、神态模糊的障碍,可以采用修复还原的方法帮助学生情境再现。 N-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理念的专项写作 学生写作水平需要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逐渐提高,仅靠每学期八次教材习作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理念开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际 语境 写作 作文 成为 每个 孩子 专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