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
《浅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浅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旦马中学 吴春梅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通常,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成两类。一类是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另一类是交际文化。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交际文化在语言中的涉及面非常广,从日常谈话中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语至身势语等。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学习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学语言国家的交际文化。当然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文化有其共性,那么作为文化之一部分的不同语言之间也广泛存有共性。例如:中国人说:“伤心欲
2、碎“,英国人说heart-breaking;汉语隐喻“他是一只狐狸”,译成英语是“He is a fox”,可以说是非常贴切,因为东西方均把狐狸与狡猾联系在一起,不会引起误解;再如red(红色),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在许许多多的文化中,共性是占绝对多数的,在此不想多叙述。然而共性代表不了差异,妨碍文化和语际交流的正是分属不同文化和语言特殊现象。这是各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背景、
3、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尤其是交际文化上的差异更明显。下面仅举几例谈谈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
4、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B:Thank you
5、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我们知道,
6、汉语的“周末”相当于英语的“weekend”。所有的英汉词典上都用“周末”来注释“weekend”,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背景的差异,中国学生对下面这道题的选择就出现了问题。例如:Which is the middle of the week? It is 。A、Tuesday B、Wednesday C、Thursday D、Friday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选择了C,因为周一到周日,星期四正好在中间,我们的电视预告节目就是这样安排的,殊不知英闰人总将星期天作为一个星期的第一天,英美国家的电视预告节目总是从星期天开始,如果让英美国家的学生做这道题,那将毫无争议,但中国学生做这道貌岸然题,就出现了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方 文化 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