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doc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为进一步推进东风教育品牌战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十堰市教育局东风分局十年发展规划东风分局关于实施“东风教育”品牌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分局发展形势和实际,为提高我们这些新任命的小学校长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管理能力, 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对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分局组织全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各校政教主任赴常州湖塘桥小学、苏州立达中学和田家炳实验中学考察校园文化建设,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考察的基本情况我作为第一批考察人员,先后考察了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苏州立达中学
2、和苏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在三所学校,考察都是分校园观摩和名校讲解两部分。下面就三所学校各自的文化建设情况做一些介绍。湖塘桥中心小学快乐向上,幸福向善湖塘桥中心小学创办于1975年。2001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7年4月成立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下设“南、北校区;花园、周家巷、何留、大坝校区;清英外国语学校”。集团以“优质教育平民化”为办学宗旨,以“培养优秀的地球村村民”为培养目标,以“向善”为集团文化,进行整体改革实验,凸显了“艺术”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其“优质教育平民化” 的办学理念,最终凝结成了“忠诚坚韧卓越” 的学校精神,积淀了“囊括大典,成就大家”的湖小文化。湖
3、小集团秉承悠久历史,结合优良传统,新的湖小校园文化的主题涵盖在“向善”二个字中,鼓励师生“日积一善,积善成德”。让每位教师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有激情、有个性,让每一个湖小人都有成功而精彩的故事,都能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湖塘桥小学倡导平民教育,其特征是:首先倡导教育的平等性。学校的大门应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敞开,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人格上学生人人平等,教育机会人人均等,课程内容人人均等,学习过程和评价人人均等。其次倡导民主性。每一位师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保护和促进所有师生的个性张扬和特长发展。第三是公益性。集中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爱,对社会底层的全心接纳,
4、真正培养一品平民。另外,湖塘桥小学还倡导“信以教育”,即倡导“诚信乃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的教育思想;倡导“成在学生”的理念,培养学生做“益于社会”的人;坚持“平民人格教育”;要求师生“大方待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着力培养“德艺双馨、身心两健、天天向善”的学生群体;南校区以“优秀的地球村村民”为目标,着力进行“平民人格”教育,鼓励学生“日积一善,积善成德”。南校区的另一大特色是游泳教育,学生参加区、市、省的游泳比赛,共获得三十多块金牌,连续获武进区第一名、常州市第二、三名的好成绩。学校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常州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2008年12月被 评为“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游泳
5、)特色学校”。立达中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苏州立达中学的前身是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初中部,立达延续着苏州中学的历史文脉,始终维系着一份“苏中情结”。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南园创建苏州府学(时称“州学”),肇始了苏州中学。范公“先忧后乐”、“以德为先”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州学的办学实践之中。1904年江苏巡抚端忠敏始建苏州中学,名为“江苏师范学堂”,第一任监督是著名学者罗振玉。1911年辛亥革命后,学校改称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7年成立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并设立初中部。著名教育家汪懋祖亲任校长。1928年原大学区苏州中学改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96年,“苏中人”在苏州中学内,道山、泮
6、池之畔,成立了国有民办公助的苏州立达中学。校名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语,意为要成就自己就要先帮助别人。位于沧浪新城长吴路的立达新校,规划投资约2.5亿元,占地面积约70亩,可容纳48个班级,2100多名学生。校园设施全部按一流水平配置。“立达”已经成为苏州教育的品牌。15年内,立达毕业生中已有80多名公派新加坡留学,20多名被世界联合书院录取,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两块,有江苏省高考状元两名,大苏州市状元两名,录取清华大学、北大30多人,被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录取已超过150人。立达传承了“府学千年、新学百年”的苏州中学传统与特色,并
7、始终积极倡导主动学习模式,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立达印”。长吴路校区体艺中心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座石刻,这是一方中国印。印文篆刻着“立达”二字。采用阳文篆刻,底色为鲜艳的中国红。印章两侧面均刻有文字,饰有花纹。一为论语语录,一为语言学家吕叔湘语录,文字为青色。红色、青色和石质的原色,相得映彰,整个印章造型古朴,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雕塑“立达之印”出自苏州著名雕塑家沈建国之手。“立达之印”印文为篆体“立达”二字,系吴门篆刻家潘风的作品。此为校名,亦是校训的核心内涵。书法轻重适宜,浓淡相间,流动自如,作品出自苏州书画家劳思之笔。“立达”由于源自论语而具备了深厚的文化渊源。“立达之印”右侧刻有我国著名
8、语言学家吕叔湘的题字。吕叔湘曾经在江苏省苏州中学任教。这是读书人的座右铭,是苏州中学的优良传统。丰富的社团学校积极探索学生主动学习途径和方法,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先后成立了“立达管弦乐团”、“达人文学社”、“春雨昆曲社”、“紫阳史学社”、全国中学唯一的“半音阶口琴队”等学生社团,尊重学生爱好,鼓励特长发展。学校积极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成立“立达父母讲师团”,聘请父母教师为学校举办各类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根本,发展为中心,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健康向上”的立达学生特色。田家炳实验中学姑苏文化课程建设苏州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占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园文化 建设 考察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