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寨灯节会——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doc
《李官寨灯节会——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官寨灯节会——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申报项目代码: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申报项目类别: 民俗 申报项目名称: 李官寨等节会 申报单位(盖章): 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阳市文广新局印制二一三年三月 日一、基本信息项目名称李官寨灯节会属 地安阳市内黄县申报单位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 责 人李学文联系电话03727723683传 真03727723683电子信箱Nhxwng7723683邮 编456300通讯地址河南省内黄县朝阳路东段路北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内黄县位于安阳市东北部,汉高祖九年(前198)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内黄县六大镇之一的梁庄镇位于内黄县城南30公里处,东临濮阳,西接浚县
2、,南依滑县,辖40个行政村,3.8万人口,6.8万亩耕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南距106国道5公里,鹤濮高速,汤濮铁路穿境而过,纵贯东西,省级公路内中路,东前公路横穿南北,形成了两纵两横的交通网络。梁庄镇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境内有上古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的陵墓“二帝陵”,有2003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的汉代建筑群遗址,有古顿丘城遗址,有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有剧种大锣戏等大批历史文化遗产,且连续5年成功举办“二帝陵”祭祖节,红枣文化节,大大提高了梁庄镇的知名度。二、项目说明类 别民俗代 码分布区域 内黄
3、县梁庄镇李官寨灯节会,因供奉泰山天仙圣母而起,故知名度很高。信徒也就远播四方。本地在受其影响下,先后有苏村、常村、梁庄、李新寨、牡丹街等也有不同形式的供会。辐射区域因历史久远逐步扩大。东到山东东明、冠县乃至泰东,北到河北省大名、邯郸,南到许昌,西到山西长治。著名越调艺术家毛爱莲其师妹袁秀莲都曾先后到圣会拜祭历史渊源(一)李官寨灯节圣会,主供奉天仙圣母,至今已有二百四十余年。就其“圣母”而言,根据岱史、泰山道里记等文记载,宋真宗泰山封禅时,曾见一玉女,于是敕 建祠岱顶,宋时为昭真祠,金代为玉仙祠,明洪武时重修,曰碧霞元君。嘉靖年间拓建为碧霞灵佑宫,渐加香火, 成为泰山女神,民间俗称泰山老奶奶。自
4、宋后元君庙在泰山越建越多,影响区域越来越大。如北京的东直门、安定门、妙峰山、石景山、麦庄桥等地都建有元君庙。河南省浚县浮丘山上的碧霞行宫,就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至清代在皇帝奉天承运,大搞造神活动的思想指导下,神灵更深入民心。人民为祈求生活平安,延续宗嗣,消灾免难的愿望,把元君敬奉为民众正神。李官寨灯节圣会也是在这种造神活动影响下起源的。据泰山资料记,岱顶碧霞宫清乾隆五年(1740年)遭受火灾,二十年后才重修成。因乾隆每五年左右要到泰山敕封。一时城乡信徒朝圣进香更加虔诚。李官寨村民十数人也于乾隆三十年(1766年)朝圣泰山 。据内黄县志历史渊源(二)载:“十余名乡绅士民到泰山朝圣求子,归来时宿一
5、黑店,一人梦见天仙圣母对他说,店中主人在后院磨刀要杀你们,快随我来.”。口传圣母一个法术把他们送到本村东地桐树园内,方得无虞。为报恩“圣母显灵”,结合本村原有的灯节社火会,始创办成灯节圣会。因为圣会活动是敬请圣母,临时到村中供奉三天,所以未建固定庙宇,在村中搭建临时神棚,仿泰山碧霞宫用彩纸扎成奶奶驾,曰“泰山行宫”。宫前又用白面制成牌坊,以增加壮观。宫后神棚内供奉诸神。众会首办事有章清廉,民众纷纷入会。目前仅李官寨村就有近400户,并向周边村辐射,至华北这一带广大城乡。由于古会知名,历史久远,曾载入县志,被县、市电台、电视台宣传报导,市报等刊发表图文专报阐述。论文已登载于“大学生第七届挑战杯”
6、论坛上。首次建立谱志,制成视频资料,以利发展传承。尽管办会初为“得梦”,现在看来是封建迷信,但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人们依天靠神是有力的精神支柱,这也是封建君主用“神道设教”,统治人们所希望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一代一代的灌输神佑意识,敬神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扩展,这是过去传承的重要根源。新社会,共产党和政府,在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中,引导人们解放思想,提倡无神论,用科学看待世界、改造世界,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但同时也是提倡信仰自由,对热爱祖国,维护民族统一的宗教活动,还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这正是新社会前进发展的“得道”之一,灯节圣会之所以能在新中国成立至今六十余年不断才传承下来,党的改革开历史渊源(
7、三)政策以后又有创新发展,正是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独到英明之处。特别是现在把它提升为民族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保护。这是强大的传承动力,一代代德高望重、清正廉洁的会首,去尽职任事,使人们看到圣会发扬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形式去改恶行善。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民众中,有倡文明、树淳风,增和谐,求安定的积极因素。寓教于乐,这是传承不断的根本。正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南阳市文化局梁兴旭先生现场考查观看资料后认为:“这是我省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独特文化遗产”。 基 本 内 容(一) 一、搭建临时神棚邀请“圣母”。供奉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当年众会首都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正月
8、十二日下午举行请关圣帝君“护驾”仪式。正月十三日上午神棚就绪,下午正式邀请“圣母”降临。众会首抬着已制好的行宫圣驾,到村东(据说是二百年前圣母显灵,救回信徒的地方),面向泰山方向举行隆重的邀请仪式,后将圣驾抬入神棚内正中安放。以后每天三次每次上十二道供。正月十五日早上,根据清乾隆二十八年诏颁全国统一敬神的定制:“上供十道 ,行三献九叩礼” (古滑县志载)。众会首要上一次大供,即十献:“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民间曰“大花糕”,是用白面制作的直径有80余公分,多层高的面食供品。上大供后,正式举行宣读文书的隆重祭祀活动,盟誓后交换下年会首。正月十五晚上举行送“圣母”归山活动。首先
9、燃放礼花焰火,历代焰火都是村里社火会民众自行配置。把火药装入一个几百斤重的石桶里进行燃放。旧时曾有:“青化炮,辉县鞭,李官寨礼花通向天”的美称。因为焰火配置装药不一,放出的礼花可达十余米高,时高时低,花样变幻多姿,美曰:“三起三落”。在舞狮、礼炮、鼓乐声中,圣驾伴着礼花由执事会首抬出神棚,自村西向东行进。这时各家各户把早已备好的供品放在大街中,遇圣驾到来举行户祭仪式, 信徒与会首共同叩拜,各家各户异彩纷呈的供品,全村有近百桌,一供一祭,要历时三个多小时,才能送往村东,而后仍面向泰山方向将圣驾烧化,以示“圣母”归山。 基 本 内 容(二) 二、会首的产生与执事。常设大会首十人。按居住分布,以家族
10、人数,本人威信等条件,经群众推荐。公推出的十名大会首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动,有的子承父,可几十年不动。十名会首两人一班,分五班,一年一班,五年一轮周而复始,称轮届。每年两个大会首执事,再临时物色三名从会首,这五人第一年为新会首,负责搭棚,第二年为正届会首,负责祭祀、收会等全面活动,第三年为老会首,只负责一些辅助工作。所以有“当一年会首三年不清”之说。十家大会首轮回交替,在会里执事三年,休息两年,又进入下一个轮回,交接严谨,又有制约。众会首办会清廉,执事认真,办会期间无一人在会里吃拿任何东西。所需供品均是信徒会资购置。每年收支情况会后公布。三天供会后正月十六将所有供品按数量,入会股份平分给众信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官寨 灯节 安阳市 市级非 物质文化 遗产 名录 项目 申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