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作业成本法与项目制造企业.doc
《新兴作业成本法与项目制造企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兴作业成本法与项目制造企业.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兴作业成本法与项目制造企业摘要项目制造企业作为一种面向订单设计的生产企业,更好地适应了制造企业的个性化、多品种、小规模生产的变化和发展。随着现代生产理念约束理论在项目制造企业中的运用,使该企业的产品成本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则会使产品成本信息失真,出现成本扭曲,严重影响产品组合决策的正确性。因此本文提出把作业成本法和约束理论相结合,构建一个产品组合优化模型,并将之应用到项目制造企业中,这对优化项目制造企业产品组合及提升企业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作业成本法和约束理论的基础理论着手,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核算程序,指出新兴的作业成本法为项目制造企业成本
2、核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而约束理论构筑了以有效产出、投资、运营费为核心的绩效指标体系,不但有效解决了成本的分摊问题,更为项目制造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决策方法。其次通过对建立在传统成本、作业成本法及约束理论基础上的三种产品决策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各种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要把制约理论和作业成本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产品组合优化模型,对产品组合进行优化,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最后以A公司生产作业为例,利用模型进行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优化方案,证明了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产品组合是个涉及到多方面领域的复杂问题,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期的探索和深入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作业成本法
3、和约束理论找到一种不仅符合项目制造企业生产特点,还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组合,从而为项目制造企业的产品决策提供依据。关键词:项目制造企业;产品组合优化模型;作业成本法;约束理论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cost structures of modern enterprises have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Direct cost is declining while indirect cost is rising; especially its hard to ide
4、ntify so that controllable indirect costs are increasing. Therefore, traditional cost methods dont apply to the situ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s. This study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activity-based costs and theory of constraints, Well, emerging activity-based costs provide more accurate cost informati
5、on for enterprise costing accounting, which give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each activitys abilities and set up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product mix decision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activity level; Theory of Constraints treats an enterprise as a system ;through focusing on bottleneck resources th
6、at limit the effective output of the whole system, it puts forward to five-step methods to solve problems and build up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taking the effective output,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expenses as the core.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tivity level and accounting model of ac
7、tivity-based cost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model of product mix decision on the basis of activity-based costs; according to the activity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it divides the problems of product mix decision into two types: single activity constraints and multiple activity constraints; throu
8、gh th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for five-step methods of theory of constrains, it raises the way to judge the production bottleneck with utilization ratio of activity capability and show the ways to solv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of theory of constraints; with concrete examples ,it proves th
9、e effectiveness and advancement of the theory of constraints. In the end, the paper takes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company A as an example, which achieves a satisfactory optimization scheme multiple product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decision.Key words: project manufacture; mix decision; activity-b
10、ased costs; Theory of Constraints目录摘要I关键词:I目录III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 研究现状21.2.1 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21.2.2 产品组合决策的研究状况41.3 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框架61.3.1文章研究内容61.3.2 研究框架71.4 本章小结7第二章 研究理论及方法8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82.1.1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82.1.2 作业成本法实施的条件及核算程序102.1.3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12.2 约束理论的基本理论112.3 本章小结14第三章 产品组合决策模型的研究143.1 传统的成本分析对产品组
11、合决策的影响143.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组合决策模型153.2.1 制造型企业中实施作业成本的条件153.2.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组合模型分析153.3 基于约束理论的产品组合决策模型163.3.1 约束理论在项目成本中的五大核心步骤163.3.2 基于约束理论的产品组合模型分析173.4 制约理论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183.5 本章小结20第四章 产品组合优化模型的建立204.1 产品组合优化模型的分析214.2 产品组合优化模型建立的原则224.3 产品组合优化模型建立的假设234.4 产品组合优化模型的建立234.4.1作业成本核算234.4.2 建立约束条件下产品组合决策模型25
12、4.4.3 产品组合优化284.5 产品组合优化模型的评价314.6 本章小结32第五章 A企业产品组合实证研究325.1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325.2作业成本计算过程335.2.1作业中心的选择335.2.2建立作业成本库345.2.3成本动因的选择365.2.4成本动因费用的计算375.2.5产品成本的汇总385.3 A企业产品组合优化模型的构建395.4 A企业产品组合优化405.5 评价A企业得到的产品组合435.6 本章小结44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4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446.2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研究45参考文献46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高新
13、技术广泛应用,制造业的市场环境由相对稳定的卖方市场转为动态多变的买方市场,产品数量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产品竞争环境由原来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产品寿命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品种日益增多。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进行产品组合决策,使企业在消耗同等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更多的利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传统成本分析是以工时等少数标准作为制造费用分配基准,这样必然会使产量低、技术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偏低,而产量高、技术复杂度低的产品成本偏高,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的成本信息,不能客观地揭示产品的盈利能力,不利于决策层做出正确的决策。人
14、们认识到传统成本会计的局限性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来弥补其不足。这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作业成本法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计算,按照引起间接费用发生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从而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约束理论(TOC)由于内涵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在很多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它要求企业要有合理的库存,企业的运行费用也应该合理,注重把握企业的瓶颈资源,抛弃了通过不断压缩成本和费用支出来实现企业收益增加的传统做法,通过增加产品的产销率,达到收益最大化1。此外,TOC认为传统的会计方法过分注重资源的利用率等局部指标。通过运用有
15、效产出、投资和运营费这三个会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业绩,使企业在系统条件下,通过约束理论通过关注和挖掘瓶颈资源来实现系统的整体资源最优化。产品组合决策是解决在一定时间段内,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技术条件来在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安排产品组合,以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问题。它制定产品策略,确定产品的经营范围。传统的产品组合决策是以是否产生边际贡献作为判断产品取舍的依据,随着现代制造业竞争的白炙化,资源约束及约束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组合的调整,以便得到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产品组合。因此,企业需要经常分析各个产品或产品线的生产负荷情况,根据系统资源合理的安排生产,以便实时调整产品组合,从
16、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传统成本分析容易误导企业产品的决策,因此,需要用一种新的成本分析法对企业产品进行比较精确的分析,从而对产品更好的组合,实现利益最大化。本文就是要在作业成本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产品组合决策模型,通过约束理论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求解,进而通过对瓶颈作业的关注和挖掘,合理的安排瓶颈作业,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作业最优化,最终得到最优的产品组合。1.2 研究现状1.2.1 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1.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作业成本法(ABC)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教授在会计师词典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并在1953-1954
17、年撰写了收益的会计概念,提出“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目标相联系的会计模式,对作业会计理论框架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2。但是,科勒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在20世纪70年代时,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它是理论上研究作业会计的第一部宝贵著作3。由于社会上还是以传统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又没有一个公司开展,国家又没有扶持这种方法,所以使得作业成本计算未得到推广。到了80年代,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新制造技术广泛的应用,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前的成本分析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这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库
18、伯和哈佛大学教授开普兰,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又称作业成本法,两位教授对作业成本计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国内,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美国ABC研究兴起不久,我国即开始ABC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此为代表性的就是厦门大学的余绪缨教授,他率先在当代财经、会计研究等杂志上介绍作业成本法,从而掀起了国内作业成本法研究的浪潮4。研究作业成本法方面的文章很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詹姆斯A布林逊在1991年编著的作业会计: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该书提出了许多新的成本会计概念,并阐述了成本动因的判定方法。查尔斯T霍恩格伦等著的
19、成本会计学:以管理为重心中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除制造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为我们开拓了思路,并讨论了公司改进产品设计或降低作业费用来降低成本的方法5。米切尔马赫成本会计:为管理创造价值(第五版)中介绍了作业成本法、作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讲述了运用作业基础成本法编制预算,系统地讲解了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宋磊提出了对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并给出了设计的内容,而且详细描述了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6。蒋钦通过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越之处。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分析了阻碍作业成本法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即过多的成本动因使得采用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0、7。赵娟莹以作业成本法和EVA为方法基础,分析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管理优势,研究了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ICC模型的概念体系、成本分类、框架、应用条件及假设,构建了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ICC模型的基本模型8。潘美荣主要研究了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的原理,通过EVA业绩评价系统计算出的资金成本,消除了传统财务数据对资金成本计算扭曲的影响,并对基于EVA的作业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控制体系进行一定的研究与评价9。冯志恒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作业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研究框架,并通过对业务流程再造的实证分析,为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提供理论分析基础和实践经验,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
21、企业在BPR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有章可依10。第二,作业成本法实证研究国外己经有很多的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这一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其中主要集中在使用先进制造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制造企业。作业成本法自创建以来已经在许多西方国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周博通过对JL公司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分析,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目标成本计算法等研究方法,设计了目标作业成本控制的实施方法,以帮助公司寻找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这也对其它生产制造企业具有参考与借鉴的价值11。柳跃通过对日普公司生产运作系统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作业成本分析,结合企业价值链分析,找出了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企业生产运营流程,
22、管理体系进行改善,从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12。赵文杰在作业理论和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为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设计了作业成本法实施方案13。2.约束理论的研究现状产出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制约理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简称TOC)是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最优生产技术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最优生产技术(OPT)是由一组管理理念和规则组成的理论体系,是继MRP和JIT之后出现的又一项组织生产的新方式。最初TOC是作为一种制造管理理念而出现的,此后经过不断的改进,TOC发展为一套作
23、业指针体系,包括产销率,运行费用和库存费用,并形成了一种增加产销率而不是减少成本的管理理论与工具14。这个作业指针体系认为企业应从全局出发,从企业的软肋开始改善企业的生产,认为某些局部的最优化并不等于整体最优。由于TOC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法使得TOC的使用更为广泛,现在很多管理领域都在推广使用,它的优势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同 15。国外对TOC的研究比国内早且深入,并已逐步地将TOC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TOC相应软件的开发及销售的市场竞争也开始出现。目前国外运用或部分运用TOC原理或基于约束开发的商品化软件已有10余种,主要侧重车间运作和供应链方面。 国内对TOC的研究还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兴 作业 成本 项目 制造 企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