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的特征.doc
《文化研究的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研究的特征.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研究的特征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本文探讨的”研究”(cultural studies),不能顾名思义地简单理解对于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与一般所说的(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的研究(cultural research)也不完全相同。作为专门词组的”文化研究”具有更限定的含义,它特指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英国的研究领域,其先驱人物是威廉姆斯(R.Williams)与霍加特(R.Hoggart)。(1)霍加特在1964年创办了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并任首任
2、主任。这是第一个正式成立的”文化研究”机构,也是它在学院内建制化的标志。70年代,文化研究主要在英国国内扩展,许多学校开设了文化研究的课程并授予学位。80年代初开始,文化研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等地得到迅猛发展。至今,它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知识领域,在其半个世纪中成绩斐然,甚至被认为已经进入西方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中心。比如有人指出:”一度被认为是极为边缘的、甚至古怪之偏见的文化研究,现已进入社会与人文科学的中心。”(2)也有人指出:”文化研究正在迅速进入当代美国思想与学术生活的主流。”(3)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大同小异。关于文化研究的学术会议越来越多,而且许多理论、文学批评方面的会议
3、实际上都自制决不自觉地引向文化研究的主题。文化研究的专门刊物在中国也已经创办。(4)丛书正在一套一套地推出。(5) 但是我始终认为文化研究在90年代中国出现并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来自中国现实的要求,而不是研究的理论”旅行”。文化研究是一种高度实践性、参与性的知识活动,这决定了它必须扎根于自己的社会文化土壤,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灵活性。文化研究虽然不能没有”原则”,但是它更多地关心的却是策略。虽然在今天这个中国与世界的界限已经缩得最小的所谓”全球化”时代,学术活动的国界也已经极大地模糊;文化研究的活力在于及时地回应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社
4、会文化现实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转型中的中国向我们提出了急待回答的与文化问题,这是学术创新的最重要资源。本章力图表明:扎根中国的现实而不是简单地追随西方学术潮流,应当是中国文化研究的根本宗旨。我们并不拒斥、也不迷信任何一种西方理论。对于西方文化研究的态度应是高度策略性、灵活性与实践性的,是为创建中国自己的文化研究为服务的。 * 对于文化研究的知识谱系的描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这是因为文化研究本身就是一门非常复杂、没有统一界定的新兴知识探求领域。因此,笔者见到的每一种关于它的描述几乎都不相同。本书对于文化研究的特征梳理不是历史的而是的。
5、从历史的角度对于文化研究的梳理,可以参见: S杜林文化研究读本(Simon During: Cultural Studies Reader,Routledge,1993)”导论”、S霍尔的文化研究的两种范式(Stuart Hall: Cultural Studies: Two Paradigms)、赵斌的博士后工作报告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陈光兴的英国文化研究的谱系学,思想文综第四辑,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等。 (1)、在西方,有些文章为了区别特定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常常把前者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2)、见 Policy Reader in Cultural Studies,Policy Press,1994,P.1。 (3)、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动,文化研究读本,第66页。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研究 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