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docx
《朱子治家格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子治家格言.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 作者简介: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昆山现有柏庐小学),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朱用纯始终末入仕,康熙年间有人要推荐他参加朝廷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固辞乃免。其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愧讷集、和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506字的朱子家训最有影响,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
2、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
3、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狎暱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 每天天
4、微微亮时就要立即起床,打扫庭院台阶, 一定要使庭堂内外整齐清洁;天黑了就停止工作歇息,关闭锁好门户,睡觉之前务必亲自检查数理。无论是一碗粥,还是一碗饭,都应当想到它得来是不容易的,粒粒都是农夫辛勤耕耘的结果;对于衣服的半段丝,或是半条线,也要时刻铭记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凡事应该事先做好准备,不要等到下雨了,才想到要修补房子;口渴了才想到要挖井取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聚会宴餐时,切记不能毫无节制,餐后切勿留连忘返。日常所用的餐具,只要清洁实用就好,即使是很普通的瓦罐、碗盘,也胜过也胜过金玉打造的豪华器皿;食品要味美样精,不铺张浪费。即便是自家菜园里种植的普通蔬菜
5、,也胜过价值昂贵的奇珍异馐。不要花费很多金钱建造华丽的宅邸,也不要费尽心机去谋取丰腴的土地。 爱搬弄是非、好挑拨离间的三姑六婆,确实是鼓动淫乱、偷盗的媒介;婢女美丽、侍妾妖艳,并不见得是闺房之福。切忌万万不可选用外貌俊美的仆人,同时严格禁忌妻妾浓妆艳抹。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但祭祀时一定要心存诚敬;子孙即使再愚昧笨拙,也要督导他勤读四书五经,接受圣贤教诲。日常持身处世,务必做到坦诚淳朴、节俭朴素。教育子女要使用适当的方法,更要合乎义理。意外之财不可贪,过量之酒不可饮。与货担郎进行买卖交易时,应当体恤他们靠体力谋生不易,不要斤斤计较,贪小便宜;面对贫穷困苦的亲戚和邻居,能够给予温和的关怀和
6、照顾。凭借非正当手段发家致富的人,不可能安然地将这些财富享用到底。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可以看见他们的颓势。兄弟叔侄之间,在分配财物时,应额外余出一些来施予不足的人。家中不论长幼,都应该自觉遵守家中的规范。随便听信妇人的话,因而背离骨肉亲情,难道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吗?看重货物钱财,待慢亲生父母,不是为人子女所应该做的。嫁女儿,要为她选择品德端正、有进取心的好女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温婉贤淑的女子,不要计较对方的嫁妆。 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最鄙贱不过的。平日居家尽量避免与人发生争执甚至打官司,官司打到最后都没有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家 格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