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税机关后勤管理水平的思考.doc
《提升地税机关后勤管理水平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地税机关后勤管理水平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升地税机关后勤管理水平的思考提升地税机关后勤管理水平的思考 提升地税机关后勤管理水平的思考 曾和源 内容提要:机关后勤管理工作是党政机关正常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职能高效运转的基础和保障。机关服务中心是承载机关事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它是地税机关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后勤管理工作搞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地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以及地税工作的质量。可以说,后勤服务工作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却关乎大局。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地税机关后勤管理工作,成为各级地税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漳州市地税系统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地税机关后勤管理水平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提升 地税机关
2、 后勤管理水平 思考 一、 地税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能和特点 地税后勤工作是一种包括政务、事务、财务为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机关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水平,首先要正确认识地税后勤工作的职能和特点。 (一)地税机关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为机关服务、为税收中心工作服务是地税机关后勤管理部门的根本任务,也是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立足点。按照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转发省委编办关于同意设立省和设区市地税局机关服务中心的批复的通知中的要求,机关服务中心工作职责主要是:承担机关事务的保障和服务工作,拟订具体工作制度;参与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工作;参与机关办公楼基建修缮工作;
3、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机关物业管理工作;参与机关房产管理工作;负责机关节约能源管理工作;参与机关安全保卫工作;承担机关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工作;负责机关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承担机关住房补贴管理工作;承担机关干部职工医保与体检管理工作;承担机关接待、会议保障和食堂管理工作;负责机关车辆管理、派遣和维修工作;承担机关合同工管理工作。 (二) 地税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从地税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和岗位职责来看,地税机关后勤工作有以下六个特点: 1、广泛性。后勤管理工作涵盖面较广,涉及行政资产管理、通讯管理、机关会务、水电管理、车辆管理、物品采购、办公用品管理、办公楼场所管理及其他日常性事务等。大到
4、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小到干部职工的一菜一饭,都离不开后勤工作的服务和保障。 2.超前性。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服务更多时候体现为超前性,只有让后勤走在前头,变后勤为“前”勤,着力推行事前服务,主动出击,才能完成好各项后勤保障任务。 3.服务性。后勤管理工作具有三项基本职能,管理、保障和服务,其中,服务是灵魂,保障是基础,管理是手段。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的任何一项工作,其出发点都是为了给税收中心工作提供服务。税收工作对后勤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确保税收工作任务部署到哪里,后勤服务就能延伸到哪里,充分体现了税收工作与后勤工作之间需要与被需要、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后勤工作的本质就
5、是服务工作。 4. 复杂性。后勤管理工作事多、繁杂、琐碎,许多细小的工作,哪怕看似微不足道,也有可能关系到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必须要细心、耐心的对待。 5.时效性。后勤事务管理工作是动态的活动,其开始和结束都有时效性,每一项服务都有其即时性。为此,每一个后勤人员都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办事必须做到果断、及时,讲求行政效率。 6、挑战性。当前,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工作范围越来越宽,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后勤服务保障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后勤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做到“后勤不后、勤要更勤”。 二、机关后勤管理工
6、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后勤管理理念的提出,后勤管理工作在保障税收工作正常运转、服务地税事业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但是,距离后勤管理工作“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最终目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是个别领导重视业务工作的多,重视后勤工作的少。二是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认为收好税是每一位税务干部的中心工作和本职所在,而后勤服务工作则是次要的,从属的;有的人认为,后勤服务工作繁锁得很,难以干出成绩来;有的人认为,后勤工作不是专门的科学,不需要系统的学习,不存在什么业务精通的问
7、题。其根源在于少数领导和部分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内在原因所在。 (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后勤管理部门因为受编制、级别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面临着人员不足、时间紧张、技术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后勤保障工作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后勤管理工作,有很多地方还停留在“必须”阶段,许多后勤服务往往可以保障“有”,但是却没有能够做到“优”。例如干部职工的饭堂管理工作,饭堂清洁卫生基本上都可以保障,但是至于菜式搭配是否合理、饭菜营养是否均衡、是否能够适合大部分人员的口味等等细节问题,往往关心的不够。这样的后勤管理,虽然能够解决干部职工“吃得饱”的问题,但是却无法满足“吃得好”的要求,因此,也不能够让干部职工
8、满意。此外,后勤服务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工作效率整体不高。作为地税部门,一直以来都把税收作为中心工作,把税收业务作为主要抓手,久而久之,在机关内部就形成了一种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后勤管理工作只是一种服务工作,后勤人员就是“打杂”的。后勤管理工作不重要的认知甚至存在于个别后勤管理人员的意识里。这种错误的认知,就导致了后勤管理工作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后勤管理人员因为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时就缺少热情和动力,对待后勤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消极对待,被动接受各部门的服务需求,有事就做、没事就等。在提供服务时既不讲效率,也不注重节约,或者在工作中只强调管理而忽视服务,对于
9、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思考也不主动反映,从而造成后勤工作积压、服务效率低下。 (四)后勤管理不够规范。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责体系不够规范。基层税务机关后勤管理岗位与办公室合并在一起,没有分离出独立的后勤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管理责任的明确。二是后勤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一方面,涉及到基层后勤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和统一,制约了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接待、会议费用和标准的相关规定,很多制度都是多年以前制定的,相关标准也一直没有改变过,但物价却不断上升,从现在看来,有些标准明显偏低,这就给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问题,如果按照规定的标准开支,肯定无法完成后勤任务;如果按照实际开支
10、,又会超出标准,不符合制度的要求,后勤管理人员陷入两难境地。 (五)后勤工作程序繁杂。繁杂的行政审批程序与提高后勤工作效率有一定矛盾。后勤工作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决定了后勤工作应当讲求行政效率。但大多事务都要涉及经费支出,需要一套行政审批程序,特别是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投标工作,都有一定的时限和审批要求。遇到特急事项,没按常规程序操作,又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后勤经办人员处于两难境地。 (六)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机关服务中心从编制上为事业单位,上级机关后勤部门对下级机关后勤工作缺乏较全面系统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保障制度在政策不够配套、标准不够统一、制度不够健全。由于地域差别等原因,全省地税系统对接待、会
11、议、合同制人员待遇标准等涉及行政经费事项没有下发统一的规范性文件。现行后勤管理还属于传统模式,与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有一定差距,物业管理、食堂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尚未转向社会化服务。 (七)人员素质亟待加强。从现行管理人员来看:一是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上岗前从来没有经过一定程度的培训,主要是采用以老带新、自我摸索为主,掌握的后勤管理工作知识非常有限。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现代化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知识结构不优,后备人才少。二是后勤管理工作都不愿意在后勤管理工作岗位上干,想办法调换岗位。而管理人员的频繁换岗造成管理人员队伍不齐、水平较低等问题,影响到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发挥。三是少数后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升 地税 机关 后勤 管理水平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