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24则.docx
《朱子语类24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子语类24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朱子语类24则朱子语类24则 1. 第二事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2. 透彻 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 看文字,须逐字看得无去处。譬如前后门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 关了门,闭了户,把断了四路头,此正读书时也。 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若只略略地看过,恐终久不能得脱离,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 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若徜徉终日,谓之从容,却无做工夫处。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却不妨。 3. 不贪多 书宜少看,要极熟。小儿读书记得,大人多记不得者,只为小儿
2、心专。一日授一百字,则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则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专。人多看一分之十,今宜看十分之一。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读书不要贪多。向见州郡纳税,数万钞总作一结。忽错其数,更无推寻处。其后有一某官乃立法,三二十钞作一结。观此,则读书之法可见。 4. 收放心 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却去读书,遂一览无遗。 5. 熟读精思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然熟读精思既晓得后,又须疑
3、不止如此,庶几有进。若以为止如此矣,则终不复有进也。 6. 思量 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子细。又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汉时诸儒以经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故其所引书句,多有错字。如孟子所引诗书亦多错,以其无本,但记得耳。 欧公言:作文有三处思量:枕上,路上,厕上。他只是做文字,尚如此,况求道乎!今人对着册子时,便思量;册子不在,心便不在,如此,济得甚事! 7. 子细 读书不精深,也只是不曾专一子细。 某自潭州来,其它尽不曾说得,只不住地说得一个教人子细读书。 为学读书,
4、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读书,自有个快捷方式法,便是误人底深坑也。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8. 如服药饮酒 看书非止看一处便见道理。如服药相似,一服岂能得病便好!须服了又服,服多后,药力自行。 人读书,如人饮酒相似。若是爱饮酒人,一盏了,又要一盏吃。若不爱吃,勉强一盏便休。 9.用心 人心不在躯壳里,如何读得圣人之书。只是杜撰凿空说,元与他不相似。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
5、德性有懈。其何可废! 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领。 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 读书,须是要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段道理出。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如何却说个仁在其中?盖自家能常常存得此心,莫教走作,则理自然在其中。今人却一边去看文字,一边去思量外事,只是枉费了工夫。不如放下了文字,待打叠教意思静了,却去看。 10. 虚心 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一段。须如人受词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子语类 2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