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未来出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出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未来出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做守规则的人 教材解读:本单元是以“规则”为主体的单元。主题是做守规则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规则使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是我们自由生活的维护者。因此要知道自觉遵守规则是一种文明行为。一个文明的人总是心中有规则,并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与规则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使人生更有价值。我们每个人既是规则的执行者,又是规则的制定者。因此要学会制定规则,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玩的游戏都要有一定的规则。总体看来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时时刻刻的用规则约束自己,真正的做到与规则做好朋友 教学内容: 游戏里的规则、学校里
2、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国家的规则、国际交往中的规则。 教学目标: 1、体验规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树立守法意识。 2、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学校纪律和社会相关规则,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3、感受和了解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懂得规则和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一些社会规则与国际交往规则;了解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规则、法律,并从中简单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规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树立守法意识。 2、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学校纪律和社会相关规则,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
3、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课时安排:8课时。 1 第1课 游戏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 2、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3、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2、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看书第2页的单元导图,有哪些人遵守了规则?他们遵守了什么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身边的规则。 2、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齐读书中
4、第3页导言部分。 4、创设情境: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次扳手腕游戏。 5、刚才玩儿的游戏里有什么规则?请你填写在书中第3页的表格里。 6、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课。 学习目标:了解规则 学习要求: 1、在我们和同学们玩儿游戏的时候,有没有人违反了游戏的规则? 2、要是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3、你们会不会违反游戏规则?为什么? 2 4、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呢? 5、这个游戏你们玩儿得好吗?平时玩儿这个游戏的时候觉得它好玩儿吗?为什么今天觉得它玩儿起来不如平时那么好玩儿?你们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吗? 学习方法:读讨论小组交流集体展示 小结:在生活中,由于时间、地点、
5、人员等原因,我们常常觉得根据原来的游戏规则玩游戏会不太适合。那么,你考虑过修改游戏的规则吗?是怎么修改的? 作业:引导填写教材第6页的表格。 三、巩固。 1、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玩游戏认识了什么是规则,懂得了为什么要有规则,知道了规则也是可以修改的,并且尝试着自己修改规则。 2、通过学习,你们对规则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规则“既是为人们服务的,也是约束大家行为的”?谁能举例说明?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就像玩游戏一样,要像公平、顺利、开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正性。 板书设计: 游戏里的规则 要遵守 不违背 可修改 第2课 学校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
6、、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 3、通过参与制定班规,学习制定规则。 3 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 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本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 教学难点
7、: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本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1.第一次集合。站队前,听清老师讲要求,然后听哨声在教室门口站队。 2.第二次集合。站队前,教师创设一个非常危险紧急的氛围,让学生迅速离开,在教室门口站队。 3.分析:前后两次集合站队哪次快?哪次慢?原因在哪儿? 4.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怎样的?谁来说说?你从两次集合站队中,明白了什么? 5、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还有哪些规则呢? 6、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
8、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 7、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课。 学习目标:认识规则 4 学习要求: 1、老师找了一些规则,想看看吗? 2、学校里还有那些规则,你知道吗? 3、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呢? 4、在学习之余,我们要进行各种活动,老师一般会在活动前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什么? 5、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了项目。那么比赛时要遵守哪些规则?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如果没有呢? 6、你感到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了吗?你认为这些约束对自身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7、假如学校里没有规则会有什么后果?你喜欢这种后果吗?为什么? 学习方法:讨论交流集体展示
9、 小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规则,约束着是学生们的活动,规则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了方便,遵守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 三、作业练习。 1、真实地填写“我的自评表” 我的自评表 内容 上课听讲 完成作业 尊敬老师 参加课外活动 我真棒 我还行 我要努力 2、让学生找出自己在遵守规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写在小纸片上。 3、告别仪式。让学生将自己找出的不足,连同小纸片投到老师准备的纸盒里;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向不守规则的行为告别;下课后,老师将纸盒带走。 5 4、看录像评价。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不喜欢遵守规则,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伤害。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找出不守规则的行为
10、,看完了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5、咱们来看看一组图片,他们有没有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和同桌选一幅讨论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 2、通过参与制定班规,学习制定规则。 教学重点:感受规则的公平公正,知道规则的由来及如何制定规则。 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本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 教学过程: 一、学习规则。 1、课件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
11、。学生齐读、学习。 2、课件出示守规则,学生齐读。 3、交流学习体会,指导现实学习生活。 4、小结: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让我们找一找班上遵守规则做得好的同学,表扬他们。 5、颁发“守规则示范生”佩章。 6、老师用摄象机拍了一些画面,请你们找一找,他们违反了什么规则? 7、透过反光镜看一看,你曾经有过不守规则的行为吗? 二、学习目标:合作制定规则,加深对规则的认识。 学习要求: 6 1、我们所知道的一些规则它都有着一定的格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去制定规则。我们小学生该怎么做才是遵守规则呢?请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听清要求:请一位同学在规则卡上一条一条记下来,负责报告。
12、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相互补充。 学习方法: 1、小组讨论,汇报。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3、班委会组织组长会议,将各自小组的方案在会上交流。 4、组长带着班委会的讨论结果,再一次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分别提出具体内容。 5、班委会对各小组上交的班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做部分调整、修改和完善。 6、各小组的同学再次讨论、通过。 7、将班规张贴在黑板旁边,督促同学们按照规定去做。 板书设计: 学校里的规则 学习 讨论 制定班规 第3课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3、初步形成规则意
13、识。 教学重点: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社会公共生活中规则的条款或约定俗成的规则;搜集各行业的行业规则条款;布置学生观察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注意公7 共场所的提示语、宣传栏等;布置学生访问身边不同职业的人,看他们的行业规则是什么。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
14、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社会公共生活中规则的条款或约定俗成的规则;搜集各行业的行业规则条款;布置学生观察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感知规则的普遍性 。 1、创设情境: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次XXX游戏。 2、刚才这个游戏有什么规则?谁来说说看。 3、课件出示课题:社会生活中的规则),齐读课题。 学习目标:观察和发现。 学习要求: 1、打开书,看14页的四幅图中蕴含有哪些规则。 2、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规则的? 3、这些规则是以什么形式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的? 4、除了这些,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规则?
15、学习方法:讨论交流展示 学习目标: 思考和辨析。 学习要求: 1、讨论:人们说“生活处处有规则”,有规则就有约束;有人说,有约束不自由,规则太多不方便。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8 2、辩论:规则多,是方便还是不方便? 3、将你的看法写在书上15页。 学习方法:读填空展示 小结:社会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规则,约束着人们的活动,虽然给个别人带来了不方便,却给我们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遵守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三、布置任务。 读15页“留言板”上的话,去进行调查走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
16、中的各项规则。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各行业的行业规则条款;布置学生访问身边不同职业的人,看他们的行业规则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1、上节课我们布置的调查走访任务谁做了?请举手。 2、请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填写16页的表格。 二、学习目标:了解不同行业规则。 1、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则,你认为这些行业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 2、你走访的人对各自行业的规则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9 3
17、、你认为这些行业规则对从业者本人、对行业、对行业所面对的人群、对社会上其他人群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4、我们小学生该怎么做才是遵守规则呢? 学习方法: 请一位同学在规则卡上一条一条记下来,负责报告。 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相互补充。 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小结: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它约束着人们的活动,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你曾经有过不守规则的行为吗?赶快悄悄地改掉吧,遵守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各行各业 处处有 各种规则 要遵守 第4课 国家的规则 教学目标: 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2、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
18、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准备: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法、国旗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 教学过程: 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2、学会
19、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 一导入。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第一课的内容时,教科书上曾经提到过有关规则的解释,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规则? 请举手回答
20、。(规则是人们共处时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要求。)刚才那位同学回答得很好,那么,一个国家的规则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国家的规则 二、教学新课。 1、你们经常从电视、报纸、广播中听到“法律”这一概念,那么,什么是法律呢?请欣赏并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图画、照片和文字。 2、这些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有关法律的内容。 3、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科书中18页的部分法律内容,这些照片和文字,提到了哪些权利和义务? 4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将课上学习的内容向父母做介绍。 第二课时 11 教学目标: 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2、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未来 品德 社会 四年级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