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担当的角色以房地产链上企业为例.doc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担当的角色以房地产链上企业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担当的角色以房地产链上企业为例.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 2008 届)题 目: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担当的角色以房地产链上企业为例学 院: 商学院 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08年5月8日 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担当的角色 以房地产链上企业为例摘要: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对房地产链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关注。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房地产链上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然不能缺席。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概述,了解商业企业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房地产企业及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问题,以及政府对此的责任,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
2、政策变化,提出了对政府在房地产链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关键词:房地产链上企业;社会责任;政府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al estate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a rapid development. And meanwhile, it also brings about series events of social. And it has evoked a wide focus from a whole society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hat taken
3、by on real estate chain enterprises. It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 to build up our harmonious society, so its no exception with on real estate chain enterprises. This thesis make a knowledg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now about the role of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and what need to do it , th
4、e present situations , problems of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aken by on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about it, the attitude of government and policys change, and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constructed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on real est
5、ate chain enterprises by government.Key Words:on real estate chain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vernment目 录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5(一)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演变51.萌芽阶段52.思索阶段53.否认阶段64.承认阶段6(二)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的角色81.为什么会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出现82.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93.企业应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角色的重要程度10(三)政府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担当的角色121.政府是否应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132.政府应当如何承担企业社会
6、责任,承担角色的重要程度13二、房地产链上企业现状14(一)房产开发14(二)物业管理15(三)房地产中介业15三、房地产链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16(一)目前我国房地产链上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主要如下:161. 大部分开发商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认知度偏低162. 房地产企业财富与纳税反差鲜明163.房地产成低诚信度行业164.违规操作现象普遍175.房屋供给结构不合理17(二)以卡罗尔四层次说来说明社会责任现状17四、政府承担的角色18(一)对房地产业的态度变化181. 民生192. 整治19(二)在房地产链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必须承担的责任19(三)承担责任中的一些问题201.制度约束的漏洞
7、和政府部门监管的缺位202.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知识知之甚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203.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过分追求政绩和地方经济发展,追求GDP 目标20五、对政府促进房地产链上企业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20(一)有正确的认识20(二)有恰当的机制211内部机制212外部机制 213有效的保障23致谢24参考文献25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其实是围绕着: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的角色,政府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担当的角色,这两大问题而来的。下面我们先看一下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变。(一) 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演变1.萌芽阶段。此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其实并未真正出现,更多的是对企业的社会
8、责任的一种初步探讨。表一、学者或机构时间社会责任的定义亚当斯密为首的传统经济学派18世纪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尽到了它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生产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出售给他们,就尽了企业自己的社会责任。英国学者欧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1923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有道德因素在内。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先期探索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想法,虽未使这一概念正式出现,却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思索。2.思索阶段。此时正式出现对企业
9、社会责任概念的定义,对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以及承担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探讨。表二、学者或机构时间社会责任的定义博温(Bowen)1953年给商业人士的社会责任下了个初始化的定义:“商业人士负有对社会的义务在于执行的政策、制定的决策、采取的行动要和整个社会的目标和价值相一致。”他开启了企业社会责任时代,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戴维斯(Davis)1960年“商业人士在进行决策和行动时至少也部分地考虑企业在直接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以外的利益”“责任定律”“商业人士的社会责任必须与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相对称。”1973年“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的是企业对经济、技术和法律要求之外的问题的考虑
10、与反应;在决策过程中评价决策对外部社会系统的影响是企业的义务,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实现社会福利,同时也能实现企业追求的经济收益;法律要求终结的地方就是社会责任开始的地方,企业如果仅仅遵守法律的最低要求,那么它并不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因为任何一个好公民都会这么做的”。本文对他的观点持保留态度,但对他的责任定律相当推崇。3.否认阶段。这是一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再认识,对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再探讨,也正是由于这此理论界的大讨论才使企业社会责任真正为理论界所认同。在这次大讨论中,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贡献非常大,他的观点至今仍对众人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表三、学者或机构时间社会责任的定义米尔顿弗里德曼(Mil
11、ton Friedman)1962年企业仅有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合法途径去增加利润“谋取利润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是绝对的,是不可放弃的”。强调企业是纯粹的经济组织。约瑟夫W麦奎尔(Joesph W.Mcguire)1963年主张公司不仅有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义务,还应承担有其他社会责任。4.承认阶段。此时对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讨论已经基本结束了,人们更多的是对它的承担范围和承担方式进行讨论。从而企业社会责任的衍生性理论如企业伦理、利益相关者、企业公民等大放异彩。表四、学者或机构时间社会责任的定义经济发展委员会CED)1971年提出了一个三层同心圆的社会责任定义:内层圆包含鲜明的基本责任经
12、济职能的有效完成,如产品、就业和经济增长;中层圆环绕在完成经济职能的责任之外,包含改变社会价值和优先的觉悟,如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外层圆包含的是新近产生的还未体系化的责任,商业应该更加积极的参与社会发展。赛希(Sethi)1975年社会责任是企业符合现行社会规范、价值和期望的行为。提出“社会义务”、“社会责任”、“社会响应”三个“企业社会表现的维度”。阿奇B卡罗尔(Archie B Carroll)1979年企业社会责任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它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的确立,内容的确定有着重大意义。
13、1991年将他里程碑式的“企业社会责任四部分说”进行了完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种社会责任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当尽力做到获得利润、遵守法律、合乎道德,以及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卡罗尔的理论系统地明晰地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范围,是指导性很强、启迪性很强的理论,广为世人推崇。伍德(Wood)1991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和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其三项基本原则为:制度层次的合法性、组织层次的公共责任、与个人层次的管理自主等原则。社会责任商业联合会1992年企业运营达到或超越社会对商业组织在道德、法律、商业和公众等方面的期望。其内容包括员工关系创造及维持就业机会、投资于社
14、区活动、环境管理及经营业绩等方面。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1999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做出的一种持续承诺;按照道德规范经营,在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既改善员工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又帮助实现所处社区甚至社会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欧洲委员会2001年公司在自愿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密切地整合到它们的经营动作,以及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世界经济论坛2003年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主要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包括道德行为准则问题以及商业原则问题;二是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的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三是对环境
15、的责任,主要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主要指广义的对社会和经济福利的贡献,比如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如水、能源、医药、教育和信息技术),这些贡献在某些行业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社会投资、慈善或者社区服务行动的一部分。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未详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即创造财富之外,还必须对全体社会承担责任,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赠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表一、二、三、四的资料来源:个人
16、整理,参考殷格非、于志宏、崔生祥主编,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指南,企业管理出版社,1719页其总体上经过了萌芽、思索、否认、承认四个阶段。时至今日,被广泛引用和接受的有阿奇卡罗尔和社会责任国际等的定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奇卡罗尔的相关理论。本文认同卡罗尔的相关理论,采用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即企业社会责任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的期望。(二)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的角色这个“角色”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应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角色的重要程度等来展开的。1.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不少商业人士,对原始的资本积累方式产
17、生一定疑问。到19世纪中后期,慈善活动的主体从如杰拉德、洛克菲勒等个人转向了公司。并且除了慈善活动外,满足股东外其他利益相关人的要求、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和服务于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渐渐地得到公司的认可。美国1929年出现的经济大萧条促使了人们对古典自由经济理论中“反对政府干预市场,要求企业的市场行为完全不受政府影响”思想的反思,凯恩斯学派的观点逐渐为多数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所接受,人们认为现代企业是处于个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社会环境中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并非仅仅是以追逐利润的个体存在。追逐利润是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方面,但企业对社会发展所负的责任不应仅限于利润最大化的结果,责任应贯穿于企业经济
18、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获取利润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于企业性质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从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构或者说股东的所有物上升到一种社会存在,此外随着企业经济案件的不断发生,企业管理者唯利是图的道德品质也开始让人怀疑,单一追逐利润而不顾社会影响的企业经营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工人失业等问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的重要性。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人类对企业的责任要求越来越高,而企业由于禁锢于原来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从而使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可调和。也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是人们对企业的期
19、望与企业的行为间的失望率的上升造成的。图一、社会对企业表现的期望社会表社会问题现社会问题企业实际社会表现20世纪60年代21世纪 时间资料来源:From Archie B. Carroll&Ann K. Buchholtzs Business and Society: 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 8也就是:对企业的期望企业行为失望,若值为负(失望,即企业行为对企业的期望)则为满意失望/失望基期失望率当失望率达到一定程度,即失望率零界失望率时,也就是超过人们的忍耐程度,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便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2.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个问题目前已有
20、定论,即承认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在这一定论得出前,理论界曾就这一问题有过不同的见解。正反双方的主要看法如下。(1)认为企业不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主要是:第一、认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股东盈利,公司只对股东负责,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保护。追求利润是公司的责任,解决社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这种观点承认社会责任,但不承认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它认为企业诞生之日起,它被赋予的责任便是为股东盈利。也就是说由于分工不同,企业不必对政府的职能进行干涉。它是一种典型的分工理论。其实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企业社会责任。首先它要求对股东负责,虽然这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初期是不被包
21、括在内的,但在现代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中,它却是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只是较狭隘而已。由于政府履行其社会责任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企业,也就是说它实际是认为企业只要盈利,政府也就有了税收保证,从而可以实行其服务功能,企业也就完成了它的社会责任。只是这种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承认地不直接,很隐蔽。第二、作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早期研究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仅有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合法途径去增加利润。因此,像捐助慈善事业这样用企业的资源投资于大众福利事业的行为,因减少利润或增加产品价格对企业发展不利而不被认可。“谋取利润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是绝对的,是不可放
22、弃的。”这种观点承认企业有社会责任,但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是“合法地增加利润”,任何不相关的成本提高都是不理智的,对企业不利的。它是另一种典型的分工理论,它是承认有企业社会责任,但却是企业在“应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角色的重要程度”这一问题中的极右派。认为由于企业本身性质,致使它在社会责任中承担方式窄小,作用力差。强调不应对其有太多不对称的责任要求。(2)认为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三种认识:第一、认为当社会上多数人希望某一公司进行一定行为时,该营利性公司就应当放弃营利的目的,以符合多数人对该公司的期望。这种观点过于偏激,不理智,有完全否认企业经营特质的嫌疑。它违反了企业本身性质,会将
23、企业推上绝路。第二、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为股东们营利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观点,相对来说在理论上比上一观点恰当,但对现实问题较为忽略,有企业办社会的嫌疑。可操作性也不强。第三、认为公司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它无疑是三个观点中最合理的一个。这种观点较针对现实,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由于其理论上的缺陷(将本身利益排在前)可能会使企业产生短视行为,从而忘记社会责任。13据本文看来其实企业的第一目标是保证自身生存,先要有生存才能有发展。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社会责任都是第二目标或第三目标。这第二、第三目标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 政府 企业 社会 责任 建设中 担当 角色 房地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8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