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docx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
2、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正强化 .消退 3.塑造 4.条件强化 5.惩罚 智能障碍的定义 智能障德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际上的限制,其特征为: 显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 同时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关限制: 沟通 居家生活 自我照顾 社交技巧 使用社区 自我引导 健康安全 功能性学科能力 休闲娱乐 工作 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 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 一、 什么叫时期干预 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 干预包括
3、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 二、 早期干预的效果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 三、 障碍系统康复训练 1系统康复训练的领域 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观察测评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他们
4、分别是: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六个领域。 2个别训练计划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每一个智障儿童在上述六个领域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各有自已的特殊需要,因此需要为每个儿童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来指导康复训练进程。 3制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我们将六个领域的内容叙写成康复训练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通过对儿童的评量,得到符合每个儿童康复需要的长期目标,再从康复训练活动中找出相关的短期目标,形成一个儿童的个别训练计划。 4康复训练过程 在个别训练计划指导下,设计康复训练活动将智障儿童的个别训练目标转化成康复练活动,通过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两个途径为这些儿童提供系统康复训练。
5、 5康复效果评估 系统康复训练效果通过评估进行全面总结。分别为阶段评估和总结评估。 阶段评估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每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活动。 总结评估是在完成若干阶段康复训练后进行的评估,它对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成效作出全面总结。 生活自理康复 训练方法目标 孩子不能生活自理怎么办? 年龄:2-3 目标:调节水洗手,洗脸 方法: 1让孩子看你洗手,洗脸,鼓励他模仿你的动作。 2孩子洗手,洗脸时,要给予口头上的指导。如果他学会了,不再需要帮助和口头指导了,你要表扬他。 3用彩色粉笔往孩子脸上涂颜色,让他照镜子看一看。洗脸后再让他照照镜子看是否洗干
6、净了。 4塞上洗脸池往里蓄水,让孩子自己洗手,洗脸,然后把水放掉。要把他是否会操作的情况记录下来,列成表贴在洗脸间,把必要的步骤画成图画,贴在墙上。 年龄:2-3 目标:模仿刷牙 方法: 1把孩子的牙刷,牙膏放在固定的地方。 2你和孩子一起刷牙,让他模仿你刷牙的动作。如果孩子模仿着刷牙,你要表扬他。 3在刷牙的时候,要辅导他。在他学会之后,逐渐减少对他的辅导。 4让孩子自己对着镜子刷牙。 5开始时,你握着他的手,帮他作上下刷的动作,等孩子能正确地模仿刷牙了,你至少也要用话语指导他。 年龄:2-3 目标:用话语要求上厕所 方法: 1当看到孩子想上厕所的样子时,问他是否要上厕所。 2在训练上厕所时
7、,不要给孩子兜尿布,而要给他穿容易脱的裤子。 3定时让孩子上厕所。当他自己说出要上厕所时,要好好表扬他。 4如出现意外,你也不要立即给孩子换衣服,而是鼓励孩子大部分衣服由他自己去脱换。 5家人示范想上厕所。 年龄:2-3 目标:把松开的衣服脱下来 方法: 1睡前必须让孩子脱掉上衣和裤子。要边鼓励他,对他说;噢,长大了!当哥哥(姐姐)了! 2每当他自己脱下衣服时,可以奖励他一张不干胶贴纸。 3练习给洋娃娃脱衣服。 4一开始不可能期望孩子脱掉全部衣服,先从一两件开始,等他熟练了再增加件数。 5无论从哪一种衣服开始练习,都要一边用话语指导他,一边动手帮助他,等他学会了就逐渐减少帮助。 请分析一下原因
8、 病理原因: 肢体缺陷,肌肉耐力不足,感觉统合异常。如:触觉过于敏感或过于迟缓,长期生病以致体弱易疲劳。智能障碍,发育迟缓。精神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情感障碍,癫痫症。 心理原因: 依赖性强:动机不足,自信心不足,易受挫折;目的想引起大人注意。 环境原因: 家长教育态度:过于溺爱,为之代劳;过于严厉,缺乏耐心;不要求或要求不得大人太忙,没时间教;家庭各成员态度不统一;重视文化教育,不重视生活教育。 感知训练 功能训练是根据智障儿童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而制定的恢复、补偿其定位功能方法。 功能训练包括感知训练、口语训练、大肌肉群活动训练手功能活动训练。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又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
9、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 1、视觉训练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物体发出的光作用于人的眼睛,通过眼睛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后,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将冲动传人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 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视敏度训练 观察不同距离的大小类同物体。 (如:火柴梗、小木棍、牙签) 观察不同物体(如:家
10、俱、工具、蔬菜、水果) 分辨室外远处不同物体(房屋、街道、交通岗) 辨认某种熟悉的物体(如:公共汽车、小轿车、卡车) 弱光下观察物体(茶杯、书、笔桶) 辨色能力训练 基本色训练:用红、黄、绿、蓝、黑、白等颜色同周围熟悉的物体进行实物训练。如:红旗、黄纸、绿树叶、蓝天、黑板、白衬衫等,让智障儿童能基本正确地说出。 混合色训练:棕色、灰色、粉色、紫色、橙色辨色训练。 近似色训练:近似色是运用基本色调出的色调。如:深红、浅红;深黄、浅黄:深蓝、浅蓝。通过绘画调色进行训练,使智障儿童能辨认近似色的能力。 形状知觉训练 结合实物,训练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角形、椭圆形、菱形、圆柱形。
11、 距离知觉训练 训练智障儿童知道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晰,远物模糊。 方位知觉训练 一方面以自身或身体为准进行训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另一方面进行东西南北方向的训练;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2、听觉训练 听觉是由耳、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刺激声波撞压鼓膜,引起听小骨的振动,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由于其顶端的毛与上方的盖膜接触,产生与声波同频率的电位变化,再刺激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传至大脑颞叶,引起听觉。 对障儿童听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听觉能力。 音响度辨别训练 由于音波越强,振幅越大,听到声音越响。反之,音波越弱,振幅越小,听到声音越轻。训练时先由
12、轻到重,由熟悉的到不经常听到的声音。利用周围生活的自然物,辨别敲出各种物体声音大小,区分辨别声音响度的听觉训练。 音高度区别训练 音高是声音最基本的属性,是指听到声音的高低。 训练听各种熟悉的声音。(打雷声、火车鸣笛、汽车鸣笛) 训练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猫、狗、鸡、喜鹊、乌鸦) 训练听辨各种人物的声音。(男人、女人、老人、小孩)。 听觉记忆训练 听记不连贯的为数字。 听记并学各种动物鸣叫声。 听记图形内容,颜色 注意训练中家长朗诵训练材料时速度要适宜。 音调区别训练 音调可以充分表达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和寓意。训练智障儿童从说话语调中理解真正的意思,提高适应生活能力。 律动音训练 根据音乐节律反复
13、做同一动作,以体态律动打击乐器进行训练。 根据乐典的节奏,让智障儿童作各种拍打动作。(拍手、拍腿,模仿动物行、走、飞、跑、跳、游的动作) 根据劳动动作,编进律动音训练中。 (如:拉锯、打锤、洗衣) 结合方步、垫步、踏步练习进行简单舞蹈步训练。 乐音听觉训练 训练听各种乐器的声音。 训练学弹电子琴,激发乐音听觉训练积极性。 混合区别训练 利用嘈杂的声音中寻找熟悉人的说话声。 在轻音乐中听妈妈讲故事。 3、味觉训练 味觉是口腔内味蕾的一种功能。刺激物直接作用于味蕾产生兴奋后,冲动沿吞咽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传人脑干,经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最下部产生味觉。 人的味觉基本有四种:酸、咸、甜、
14、苦。 训练时从儿童表情动作可以显示出对不同滋味的鉴别。 4、嗅觉训练 嗅觉是有味的物质分子挥发,刺激嗅细胞,使之产生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上行,穿过颅底的开口直通脑部到达大脑皮层的颞叶区而产生的。 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视嗅觉训练,会区别甜味、苦味、汗味、烟味、汽油味、烧焦味、臭蛋味、烂菜味、药味菜。 5、时间知觉训练 通过有规律的生活帮助训练时间知觉。帮助理解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去年、今年、明年等;通过观察一年四季变化,认识春、夏、秋、冬。知道自己的生日,知道儿童节在那天,国庆节在那天等。 提 示: 对智障儿童进行的感知训练,还应当进行空间定向训练,深度视知觉训练。视觉追踪
15、训练、听觉定位训练等。对智障儿童进行感知训练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因为孩子的精神与环境的交流是通过感觉来进行的。 在训练感知器官的识别能力的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吸引儿童注意力和好奇心,培养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感知训练是其它各种训练的基石,开端。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康复训练智障孩子的有心人。有时间做一些训练记录,积累下来,总结成文,影响更多家庭,让更多的智障儿童受益。 口 语 训 练 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结果的标志,语言与人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智障儿童的语言不仅少,内容狭窄,而且句法简单贫乏。 对智障儿童口语训练时,既要有重点的训练个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障 儿童 康复训练 主要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7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