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命教育的整理.docx
《日本生命教育的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生命教育的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本生命教育的整理教学内容 本文尝试从人与自身关系、 人与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次对日本生命教育进行分析, 力图理清其内部关系, 展现原生态的日本生命教育。 一、 从人与自身关系的层次看生命教育 呵护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原点。生命教育在人与自身关系层次就是要解决如何对待生死, 如何守护生命、 延续生命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形成了生死观教育、 健康教 育、 安全教育的内容。 生死观教育 生死观, 是指人们对生死现象和生死关系的看法。生命永久循环的世界观是“ 日本人的灵魂”,它根源于日本人的彼世观念和循环观念。日本人认为,人和其他生灵死的 时候灵魂并没有消失,而是去了彼世。彼世是相对于现世
2、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和现在生活的世界并没有太大不同,人无论善恶,死后都去彼世,没有差别,没有审判。人的死不是消失, 而是等待下次复活的循环。日本人的生死观教育正是建立在彼世观念和循环观念的基础之上。 死与生并非对立, 死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日本人通常认为, 生死并非完全对立, 死作为生的一部分延续。人死后去往彼世以另外一种方式生存。而“ 灵魂” 能够回到祖 国和故乡,守护“ 活着的人们”,灵魂不灭。 () 生如春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死在日本人的脑海中是“ 落花之美”,是留驻瞬间美的一个重要方法。生死正如美丽樱花的速开速落。人生下来就面临着死亡, 生死是相通的,是连为一体的。“生命诚可贵
3、,死亡亦美丽”。这种观念已经深入日本人的心里,体现在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 ) 生死循环。人的死不是消失,而是等待下次复活的循环,生也绝不是新生,生出来的生命是某个先祖的复活因此,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在死后能够得到活人的追赠,以获得在灵界的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尊严和荣誉感地去死,不能让世人以为耻而死后不得安宁 2.健康教育 日本学校将“健康”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 并依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发育特点实施健康指导。日本的学校健康教育突出“ 保健体育模式”,把保健教育融合在体育学科中,强调 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结合, 并具有专门的保健领域的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性教育、预防艾滋病教
4、育等。 ) 防止乱用药物与艾滋病的教育. 学校为此制定了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消除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偏见和歧视的指导对策,通过保健体育、特别活动和道德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 ) 学校供餐教育。日本中小学的学校供餐制度由来已久,并将其视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将学生的营养饮食安排看作学校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部省希望通过学校供餐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 通过摄取营养平衡的食物增进健康,提高体质,强健体魄; 第二,通过供餐,形成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三,通过集体进餐,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照顾,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供餐制度具有劳动实践的作用,能提高学生自我饮食管理能力。 )
5、性教育。日本的性教育一般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的。第一是文部省直属的教育系统以医疗保健为核心, 通过课程、 道德教育和一些特殊活动进行性教育。第二是民间团体如“ 日本 性教育协会”“ 人与性教育研究协会”等开展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性教育活动。第三是学术团体开展的研究活动。其中,教育系统开展的性教育活动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学校中的性教育包括“性的学习”和“性的指导”两部分。“性的学习”顾名思义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性知识,使他们理解生命的宝贵性,具有正确的异性观和性行为的自我决定能力等, 一般通过保健科目、生活科、社会科、“道德时间”等方式进行教学。“性的指导”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处理、解决自身存在或面临的
6、有关性的问题上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 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般通过特别活动来实施,如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和学校例行活动等。 3. 安全教育 日本的安全教育主要起源于消除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在日本,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灾害安全、生活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防灾教育。除开设防灾课程外, 日本的学校几乎都配有防灾心理辅导员,定期接受防灾咨询。除此之外,*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灾救灾知识。学校常常进行针对地震、 火灾、水灾等的防灾模拟演练,培养学生冷静的思维和应变能力。 二、 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次看生命教育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能脱离社
7、会而单独存在。人与社会关系层次的生命教育主要体现为道德教育。日本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第一,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第二, 渗透到各学科中的道德教育。日本教育基本法要求在所有的科目中都要做到学科知识与道德教育结合。第三,特设道德时间、特别活动中的道德教育。第四,与家庭、社区合作开展的道德教育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称呼。小学低年级的课程称为生活科,小学高年级称为社会科,初中一二年级是道德科和社会科。初中三年级开始增加公民科的教育。高中开设 伦理 课,大学开设 教养课。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不仅通过专门的课程来实施,而且还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如国语科,数理学科,音乐和图画科等。为了取得道德教育的最
8、佳效果,弥补课程教育的局限,日本非常重视体验活动和实践的作用。日本已经形成一套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体系:开展特别活动,如运动会、文化节、郊游、各种庆典庆祝活动等,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态度和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开展社区体验活动,如“儿童之水边再发现计划 ”、“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 ”、“儿童自由空间创造计划 ”、 “触摸自然科学计划”等,培养学生热爱乡土、国家的感情,丰富其生活体验, 提高其生存能力;设立“自然教室”,使学生对生命和自然产生热爱之心、敬畏之心,并在其中形成刻苦、忍耐、自制、自立的良好品德;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如废旧书刊等资源的回收,社会慈善事业的捐款,为老人
9、、残疾人带路,栽花、植树、保护益鸟、道路安全与防火灾宣传等社会公益劳动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无私奉献观念;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如耕地、播种、插秧、 田间管理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及生存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置 “心灵教育教员”,编发 心灵教育指导 丛书,推出 “心灵小册子”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还特设 “道德时间” 来补充、 深化和统合道德教育。日本非常注重与家庭和社区的联合。为此,设立了社区儿童教室、“综合型社区运动俱乐部”和“运动少年团”等组织,实施混龄运动、文化活动,以此增加儿童与社区居民交流的机会。 三、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层次看生命教育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
10、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体生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巨大增长和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诸如资源耗尽、 生态失衡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重建人与自然关系,这是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层次的生命教育主要表现为环境教育。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糅合在各学科的相关章节中,通过“自然教室”手段进行。所谓“ 自然教室”就是引导儿童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的教育。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去感受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命的价值,形成环保意识,达到善待环境的教育目的。对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则是让他们结合所学内容对
11、周围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如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流经市区河水中的氮、磷、氯等离子进行检测,了解水污染的状况等等。通过对身边的环境问题的调查,促使学生主动关心环境,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除了学校环境教育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环境教育。企业环境教育体现为提倡环保理念进行产品“生态设计”;开发、推广环保产品,引导公众尽量选择和使用环保产品; 编制环境报告书, 向社会及广大消费者报告自己的环境经营状况;开展企业内环境教育,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地区环境活动。社会环境教育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在社区设置环保教育中心,免费向居民开放,发环保宣传单,在宣传栏上刊登环保内容;二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广泛进
12、行环保教育宣传。 四、从生存与发展的层次看生命教育 1、生存维度的生命教育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日本中央审议申答委员会将职业教育定义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勤劳观,在传授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对自我个性的理解力,培养主动选择未来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态度的教育。”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日本的职业教育起源于 1883 年, 到现在已形成了一个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 3 部分组成:学校职业教育、 企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共职业训练。学校中的职业教育中体现为初中的技术、 家政课教育, 高中的综合学科教育, 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各种学校”
13、教育,专修学校教育,高等专门 学校教育以及短期大学教育。企业职业技术教育是指企业对职工进行从录用到退休为止的长期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日本企业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先进的, 其教育训练的内容为技术教育、技能训练、经营教育、提高能力的教育及品质的教育等。公共职业训练是社会办的职业技术教育。日本在国家层面和 47 个都、道、府、县都建立了相应的公共培训管理机构, 由国家和地方*提供财政预算, 对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和没有工作经历的学校毕业生开展免费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从1992 年日本高中(包括职高) 毕业后的流向来看 , “升入大学本科者占19. 2%, 升入短大者占 132%, 进入专修学校者
14、占 164%,进入各种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者占 138%,就业者占33%。由此可见,2/3 的高中生升入高中以后各类学校,可以说日本的职业教育的重心已转到高中后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日本职业教育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从教育内容上充实国际理解教育内容, 如强化外语教学、设置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新课程、开展计算机辅助教程等;重视对教师国际化素质的培养,派遣教师带领学生赴国外进行修学旅行、海外进修和留学,并组织教师参加海外志愿服务活动,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水平;传递终身教育理念,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终身教育的完整连续统一体 2、发展
15、维度的生命教育 环境教育。从发展的维度来看, 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我的生活环境, 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 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发展维度的生命教育主要体现为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大致分为 3个阶段, 即亲近自然教育、 学习和理解自然教育、 守护自然教育。这 3 个阶段分别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小学低年级学生、 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糅合在各学科的相关章节中, 通过 “自然教室” 手段进行。所谓 “自然教室” 就是引导儿童走进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的教育。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去感受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命的价值, 形成环保意识, 达到善待环境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 生命 教育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7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