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知识点集合.docx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知识点集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旅游心理学知识点集合一、知识点 1、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变化性、不可存储性、互补性。 1、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人主要包括现实的旅游者、潜在的旅游者及旅游业中各个领域中的从业人员。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旅游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社区和旅游目的地*建立和谐的关系 4、旅游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借助于经验和知识帮助的纯粹的心
2、理活动。 5、旅游知觉的特征: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等特性。旅游知觉的选择性。在旅游过程中,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旅游者的兴趣、需要、经验、动机和情绪等。旅游知觉的理解性。旅游者在理解时会受到旅游情景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语言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任务和对知觉对象的态度。旅游知觉的整体性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6、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A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旅游知觉对象的特征。这些旅游资源之所以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在于它们的新异性、垄断性和惟一性。旅游知觉对象的组合旅游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旅游知觉的情境。知觉情境对旅游知觉的影响力度主要取决于旅游者自身的主观因素。旅游者
3、的生理条件。 B影响旅游知觉的主观因素:旅游者的经验、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旅游者的兴趣、旅游者的情绪状态 7、旅游景观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8、旅游者对时间的知觉,即旅途要快、游览过程要慢、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9、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阻止作用、激励作用 10、觉察风险的分类:觉察风险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可以简单地将它分为二大类:功能风险和心理风险 11、旅游行为的变化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旅游行为的途径包括获取经验和取得满意信息两个重要方面。 12、旅游者主要从商业
4、环境和社交环境两个渠道获取这些信息。 13、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也就是个体对一定事或物的需求和追求。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它激发人们朝一定方向努力,并指向某种具体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 14、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个层次的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分成两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可以统称为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又称为非缺失性需要或成长性需要 15、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亲切感、自豪感和新鲜感是人生幸福的三大要素,正是这三种满足感构成了高质量的生活 16、动机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
5、目标的心理倾向,动机产生于人的某种需要。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的内部驱动力。旅游动机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个体的内在条件,即人对旅游的需要。所谓的客观条件就是外在的诱因或刺激条件。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通常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别:时间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17、旅游态度是态度概念的一种具体化。由于旅游活动这一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可以认为旅游态度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较为稳定的看法和评价。 18、态度是个体对外界某一特定对象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心理倾向。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性或情感性体验,是对态度对象所做出
6、的情感判断,反映出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好恶情感认知因素。态度的认知因素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的思想、信念及知识的总和行为因素。行为因素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它反映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行动意向,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这三个构成因素都有各自的特点,认知因素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因素是在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判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因素对态度起调节和支持作用,是态度的核心和关键;行为因素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19、态度的特征即对象性和情绪性,还有社会性、内隐性、稳定性、可变性和价值性。内隐性:态度依赖行为来表现,而行为往往又融于态度之中。价值性:尽管态度具有多种特性,但是态度的价值性是核
7、心。 20、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说,即服从、同化和内化阶段 21、认知因素是旅游态度的基础,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信息掌控情况影响到旅游态度的形成 22、个性又称为人格,在心理学领域里用个性表示个体的差异。 23、个性的形成主要受先天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24、心理学中通常把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个性特征,以及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称为社会化 25、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按照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其位置逐步稳定、权责逐步清晰、观念逐步形成、行为逐步规范,个体的身份逐步得到所属群体的认可,这种个体社会化后形成的定位,称之为社会角色 26、所谓
8、角色规范,就是指个体在取得其角色的身份和位置后,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实施其角色行为,而角色行为有既定的社会标准,这种符合角色身份的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被称为角色规范。 27、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学会在不同群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所属的群体中按角色规范行事,行为表现符合社会行为标准,这种现象称为“从众”社会或团体对其成员按照既定的角色规范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心理倾向,称为角色期待 28、在研究消费心理和行为时,通常将现代家庭划分为三种典型结构形态:配偶家庭、核心家庭、复合家庭 29、社会阶层的划分,通常是以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状态和心理感受等项指标为依据 30、精神财富是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心理学 知识点 集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7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