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科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科第三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教科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科第三单元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第一课时: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
2、,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
3、呢?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1 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备课笔记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4、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现在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 五、拓展 课后考虑一下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
5、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 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备课笔记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
6、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二、测量水的温度 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 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 2、学生测量后汇报。 3、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4、汇报交
7、流。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推测水温的变化 1、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水结冰了 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备课笔记
8、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冰的观察 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 2、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 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48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6、学生比较后汇报。 7、师小结: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二
9、、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指导学生阅读书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 3、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 4、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5、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 三、拓展 4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块冰。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冰融化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
10、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备课笔记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
11、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5 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 6、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二、加快冰的融化 1、师: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 2、学生预测方法。 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
12、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 4、师:方法都讨论好了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 5、学生实验后汇报交流。 6、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三、拓展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吗?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水珠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13、,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6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 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
14、,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 3、学生观察 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 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水和水蒸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备课笔记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
15、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7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过程: 一、水到哪里去了 1、师:下雨之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的,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 2、学生推测。师:这些水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如何做呢? 3、学生实验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有渗入碟子中,它怎么会减少了呢? 指导学生看书P54看漫画和文字。 板书:水 水蒸气 课题:水和水蒸气 4、师:现在
16、你能解释水洼里的水是怎么样干掉的吗?试试用图画的方式把你的解释展示出来。 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水能够蒸发变成水蒸气,那你们有什么新的想了解的吗? 师:对于其中的两个: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的更快些?你有什么想法吗?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 师:我们今天先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可以怎么研究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吗?从我们看到的现象里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17、备课笔记 三、空气中的水 8 1、师: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不断的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没有,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之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是这样吗?你能证明一下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有什么发现吗?现在你能解释上节课的问题了吗?装满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四、拓展 师:我们对水研究了整整一个单元,你能课外总结一下吗?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
18、、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9 3、初步建立物质
19、不灭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师生交流 2、师: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温度降到0以下 雪 水蒸气 冰晶 温度降到0以下 冰 水 冰晶 温度降到0以下 露 水蒸气 水 温度降到0以上 云 水蒸气 水 温度降到0以上 雾 水蒸气 水 温度降到0以上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 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之后,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请同学们结合P58的图,讨论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师: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 2、阅读资料库,增长知识。 教学后记: 10 变化的条件 霜 水蒸气 冰晶 1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