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纺纱复习资料.docx
《新型纺纱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纺纱复习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纺纱复习资料摩擦比:指摩擦元件表面速度与引纱速度的比值。 自由端纺纱:使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得纤维结聚体断裂而不产生方向捻回,并在加捻器与卷绕部件区间获得真捻,断裂后的纤维必须重新聚集成连续须条,加捻后的纱条卷绕成筒子。 非自由段纺纱: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的纤维结聚体是连续的,纤维两端被握持,在加捻器的两边的纤维获得了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捻回。 头端自由纤维:纤维的一端被罗拉固定,另一端与主体分离 捻度传递长度:转杯纺过程中,剥离点到有捻与无捻分界点之间的距离。 细尾断头:断头纱尾逐渐变细的现象 捻回差:头端自由纤维与主体纤维的捻度差。 正向剥取:回转纱条剥离点的转速大于纺纱杯转速。 吸纱引入
2、时外界吸入气流少 反向剥取:回转纱条剥离点的转速小于纺纱杯转速。吸纱引入时外界吸入气流多 骑跨纤维:剥离点的后方骑跨在剥离点与凝聚须条尾端之间的空隙内的纤维 包缠纤维:输送管进入的纤维没有到达凝聚槽就直接搭接到回转纱条上。 卷绕比:卷绕辊线速度与引纱罗拉线速度的比值,反映平均张力的大小。 新型纺纱的分类:1自由端纺纱与非自由端纺纱2加捻纺纱,包缠纺纱与无捻纺纱 新型纺纱取消了锭子,筒管,钢领,钢丝圈等加捻卷绕元件,并且加捻与卷绕分开进行。 特点:产量高,卷装大,纺纱工艺流程短。 转杯纺纱的原理:利用离心力的作用,纺纱杯高速旋转,杯内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可使分梳腔转移到纺杯内的棉纤维产生凝聚形成纤
3、维须条,须条被加捻后成为纱条,纱条引出纺杯后,棉纤维又在纺杯凝聚形成新的纤维纱条,以达到连续纺纱的目的。 转杯纺纱工艺流程:条筒喂给喇叭喂给罗拉 + 喂给板分梳辊 输送管 转杯引纱管 引纱罗拉 槽筒 转杯纺的前纺工艺:1,开清棉梳棉头、二道并条;2,清梳联合机带自调匀整单程并条机 转杯纺对前纺加工的质量要求:1,良好的熟条质量;2,降低生条中的含杂率和微尘量 转杯纺纱机的喂给机构由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组成,主要作用是均匀有效地握持条子,供分梳辊分梳。 转杯纺纱机各组成机构的主要作用:(1) 喂给机构: 均匀有效地握持条子,供分梳辊分梳。(2) 分梳机构: 依靠分梳辊打击和刺入纤维层,将纤
4、维束分梳成单纤维状态,依靠气流将纤维输送到转杯内。(3) 排杂机构: 排除尘杂,减少转杯凝聚槽内尘杂积聚。(4) 凝聚加捻机构: a. 凝聚:将分梳后的纤维和输送纤维的气流在凝聚机构中分离,将气流排出,纤维留下并排列成连续的须条,为加捻成纱做好准备。b. 加捻:将须条一端握持,另一端绕纱轴回转,给须条加上捻回。 排杂机构的类型:固体式排杂与调节式排杂 转杯纺纱机按排风方式可以分为自排风式和抽气式和补气与排杂分开式。 转杯纺的排杂装置的原理和目的:利用气流和分梳辊的离心力排除尘杂,达到减少转杯凝聚槽的积尘,稳定生产,减少断头,提高成纱质量,适应高速。 排杂装置的发展方向:1,将排杂与补气通道分开
5、;2,放大排杂口与排杂腔;3,排杂口位置要合理,使分梳辊带动的气流切向流入排杂通道。 转移和输送的目的与要求:将梳理好的纤维脱离锯齿并送人纺纱杯的凝聚槽。保持单纤维状态并尽可能伸直弯曲或弯钩;保持运动方向,定向定点输送到凝聚槽。 纤维在通道内产生定向运动的关键及影响因素:使纤维在输送管内作加速运动;输送管形式,转杯真空度,分梳辊转速,排杂通道负压 转杯中形成凝聚须条的条件:1,剥离点和转杯具有相对运动;2,喂入纤维和剥取纤维同时进行;3,同一时间,喂入纤维量和剥取纤维量相等。 影响加捻作用的因素:1,假捻盘的摩擦因数;2,纱条与假捻盘的包围角;3,假捻盘直径。假捻作用增大,纱条的动态强力增强,
6、断头减少,成纱强力减少,毛羽增多。 转杯纺捻度损失:加捻使纱条上捻度传递到凝聚槽内须条,因须条不被强制握持而导致捻度损失。 隔离盘的作用:将输送管喂入纤维与成纱隔开 ,减少出输送管的纤维在没有到达凝聚槽时就冲向回转纱条而形成包缠纤维的数量。抽气式:不需要,纤维没有下冲趋势。自排风式:必须采用。 转杯纱的结构:由纱芯与外包缠纤维两部分组成,内层纱芯紧密,外层的包缠纤维松散。 转杯纱的特点:1、纱线的强力比环锭纱低;2、条干比环锭纱均匀;3、纱疵数只有环锭纱的1/3-1/4;4、耐磨性比环锭纱高10%-15%;5、弹性比环锭纱好;6、捻度比环锭纱多15%-30%;7、蓬松度比环锭纱高10%-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纺纱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