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装.docx
《新人教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装.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装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
2、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 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3、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0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鸿雁 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三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三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长城放鸽 教学目标: 1. 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
4、. 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以聆听前奏导入 学生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教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2 二、歌曲教学 1、出示曲谱 2、听琴试唱歌谱。 3、有感情的读歌词。 4、学唱歌曲。 5、完整演唱。 6、用竖笛吹奏。 7、师生小结 三、下课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唱歌歌曲,用多种艺术形式体验
5、冬天在雪地里锻炼的欢乐情景. 2.在听赏与跟唱歌曲时.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冬天的情景,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快乐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与理解音乐,大胆地进行演唱与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冬之景 1. 师生律动铃儿响叮当 师:欢快的音乐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四十分钟吧! 2. 名言: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源泉。 冼星海 3. 生 猜 谜 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千变万化六个瓣。 一夜北风花盛开,飘呀飘呀落下来。 师: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小天使? 生:小雪花 4. 欣赏视频雪花的快乐 师:雪花蕴含着我们的热情与渴望
6、,浓缩着人类艺术的精华。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诗人 徐志摩的音乐诗歌雪花的快乐吧! 3 5. 板书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师:片片雪花从天而降,它像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冬之礼学唱歌曲 1、听赏歌曲 师:想一想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歌曲的情绪怎样? 2、朗诵歌词 师: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礼物吗?冬爷爷为什么要送礼物给你们呢?他有什么愿望?请大家一起朗诵歌词吧。 3. 师热情范唱 4. 掌握节奏 师:你们发现旋律中,那种节奏用得最多? 2/4 X - X X X X X X_ - 师生拍手练习节奏 师:节奏模仿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生:模仿了马车上的铃铛
7、声,表现力小朋友收到冬爷爷的礼物后,高兴的心情。 5. 学生听唱歌曲两遍,自己试着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让我们音乐声中感受一下收到礼物后的快乐心情吧! 6. 师生分析旋律的特点 师;第一段旋律共有两乐句,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同头异尾 师:大家发现第二段旋律的音区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旋律有这样变化?要表现什么?请同学们再唱一遍,然后回答。 生:音区变高,表现了小朋友勇敢、坚定、不畏严寒的意志,旋律的舒展表现了小朋友洁白无瑕的情怀。 师:太棒了,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情怀去迎接小雪花吧! 7. 学生随琴齐唱歌曲 8. 学生以多种方式表演唱歌曲 师生接唱 小组唱 男女比赛 领唱 学生个人上台
8、展示并演唱. 教师激情鼓励,并评价,让学生之间评价。 师:同学们不但收到了冬爷爷的礼物,还记住了冬爷爷的叮嘱。老师也被你们的歌声给打动了,让我也和你们一起去迎接小雪花吧 9. 师生一起走进儿歌,再次感受歌曲的快乐。 纷纷扬扬小雪花 姿态万千好潇洒。 不辞辛苦为大家, 勇敢锻炼意志发。 、冬之乐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 师:冬天是寒冷的,但意志坚强的人却不畏严寒,尽情享受着冬天的美丽和快乐。让我们随着踏雪寻梅的歌声,边听边唱,走出教室,走进冬天,去雪中锻炼意志,共享欢乐,共度好时光吧! 生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走出教室。 4 、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目
9、标 1.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们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并能充分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 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 学会运用愉快的、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投入、人人参与、热情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 2、唱准音高,控制好结尾处的高音。 3、把握好歌曲节奏,并能较好的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生互相问候 2、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小的问题想问大家: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几个民族吗? 、你知道你是什么族吗? 、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民族或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相关情况吗? 3、今天老
10、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民族羌族,羌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羌寨。 二、了解羌族、揭示课题 1、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歌曲中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5 融合。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 2、多媒体播放歌曲并展示有关羌族的相关民居、服饰、人物、羌笛、跳羌族锅庄舞等的图片并作简单的介绍。 3、羌笛和锅庄舞 羌笛: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
11、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逢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想起羌笛的声音。 羌族的锅庄舞: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的去参加,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动作主要有甩袖、弓腰、边唱边跳等形式。 4、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都具非常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三、学唱歌曲 整体感知 欣赏歌曲范唱录音,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集体朗读歌词一遍。 再次听歌曲录音,轻声哼唱并根据歌曲节奏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学习歌曲 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并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指
12、导。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后8小节与前8小节基本相同。 准确演唱歌曲,。 请个别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找出容易唱错的乐句,同学互相帮助并唱准易错乐句。 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 歌词挖掘,歌词中有两个词最能表达羌族人民幸福心情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唱和互动 同学想一想这首歌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演唱? 四、律动与舞蹈 1、教师根据歌曲节奏教几个锅庄舞的基本手势和动作。 2、播放歌曲,师生一起随音乐做相应的锅庄舞动作。 3、集体边唱边跳。 小结 本堂课我们共同合作完成了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还学会起了锅庄舞,并用轻快地歌声,优美的舞姿表达出民族自豪感热爱民族音乐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
13、的快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请同学在课外再收集一些有关羌族的相关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复习巩固好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 6 第二课时 瑶族舞曲锦鸡出山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锦鸡出山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锦鸡出山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锦鸡出山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自备自己能演奏的乐器、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
14、让我们来看看瑶族的铜鼓、长鼓 、服饰、 风景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播放音乐,完整感受。 了解瑶族。大屏幕显示:刘铁山,XX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XX年茅沅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教师介绍: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7 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A、播放音乐,想
15、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师: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B、随琴唱。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B、随录音哼唱。 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
16、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B、随琴唱。 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 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再将主题A背唱几
17、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5. 欣赏锦鸡出山 6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教学反思: 8 第三课时 阿喽喽木鼓歌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4. 欣赏木鼓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
18、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 难点: 在读谱教学中学习阿喽喽的歌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彝族人民有不少居住在山区,那里有不少的梯田,过去都是靠人力挑水或用水车来浇灌梯田,现在呢?大家看一看阿喽喽的歌词,“流水上山坡”!流水为什么会上山坡呢?。同学们说得很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阿喽喽就是从儿童们的角度歌唱这一山乡巨变的。 2学唱歌曲阿喽喽 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
19、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9 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 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 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
20、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下面是方案之一,供参考,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演唱,确定最佳方案。 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 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 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你信不信?哎! 你哟信不信啰?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 5.欣赏木鼓歌。 6.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贵州彝族儿歌,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自己了解欣赏跟多的民族歌曲。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唱大戏 第一课时 看大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
21、技能目标: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豫剧的唱腔、流派、地方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10 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表演戏歌唱脸谱。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演唱的是什么艺术种类? 生:戏曲。 师:刚才的歌词中,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戏曲人物呢? 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这些脸谱。课上到现在,同学们会觉得奇怪,以往的课都是唱歌呢,今天怎么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年级 下册 音乐 教案 精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