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尺牍的格式.docx
《文言尺牍的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尺牍的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尺牍的格式文言尺牍的格式 文言尺牍长期以来形成了惯用的格式和写法。这种格式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称谓;开头语;正文;结束语;落款;信封。 称谓 古人很讲究礼节,门第、家族观念又深,反映在尺牍所用的称谓上便有许多讲究。最主要的是,称呼和相关的敬语都必须依照收信人和写信人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家族之中,对于关系最近的尊亲,称呼上都不加名与字,例如父母、岳父母、祖父母等等。对于近支尊长有兄弟数人的,可以在称呼上用一排行字,如“大伯父”、“二伯父”等等。对于小辈,只有祖对孙、父母对子女是直呼其名的,如“某孙”、“某儿”等等,其余的就都在称呼上加字,或在字下,再加一排行字,如“某吾侄”、“某几侄” 等等,
2、至于平辈,则都在称呼上加字,如果属于近支,也可以再加一排行字,如“某吾兄”、“某几弟” 等等。 写给亲友的信,都在称呼上加字,如“某姻兄”、“某仁兄”等等。其余长辈、晚辈,以及种种社会关系,都有相应的特定称呼,将在下文称谓语中详细介绍。此外,还有“公”、“先生”等尊称,可以通用。 尺牍中第一行先写收信人称呼,项格。称呼之下接写敬语,敬语与称呼之间有相应的联系,例如:用于祖父母,父母的为“膝下”、“膝前”;用于老师的敬语为“函丈”、“帐下”;用于尊长的敬语为尊鉴、台鉴、钧鉴、大鉴等等。 这些敬语也将在称谓用语中进一步介绍。 收信人如果不止一个,可以将他们的字写作一排。如果可以概称,则在称呼之后加
3、上适当的敬语;如果无法概称,则应分别称谓,依次排列。 开头语 开头语写在收信人称谓之后,一般包括叙旧语、恭维语、启示语等。 叙旧语、恭维语不宜铺张,须有分寸,应求得体。叙旧语常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不同。例如:“自违慈训、倏忽经旬”。“不同闻问,经夏涉冬”。“相聚邑中、时亲教益。自经握别,离索殊增”。“忆自某校研摩,别在山川间隔,时序频迁”。恭维语也依收信人的身份、职业、处境等等而有别。例如:“恭维 福躬安吉,德履绥和”。“辰维 骏业日新,鸿禧云集”。“遥维 旅祉延庥,时琪纳吉。”。叙旧语、恭维语种种,本书将选录备查,但饮用这类套话,务必留意斟酌,以免张冠李戴。 叙旧语、恭维语之后,即可接写
4、启示语,领起正文。 正文 正文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抬头”。尺牍中提及收信人或其亲属,为了表示敬意,一行没写完,就要另起一行写,这叫抬头。旧式抬头,对于收信人,第一行因有字(号)在称呼之上用双抬。其余各行,凡属表敬颂扬,都用单抬。如涉及收信人的祖父母、父母,也用双抬。后来改用简便的方法,除祝贺吊唁,以及致尊长信,仍用旧有格式以外,其余各信函第一行用单抬,遇表敬颂扬用平抬。称及收信人有祖父母、父母,也用单抬。称及收信人的其他尊长,或兄弟辈都用平抬。称及收信人的子侄辈,可以不抬。 正文中遇到自称,格式上也要注意。如弟侄等字样,字体应小些,偏右书写。或者不用称呼,写名也可,凡涉及自己住处、身体以及子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尺牍 格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