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教.docx
《文学常识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常识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学常识教课 时 计 划 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课 题 文学常识1 课 型 复习 课 时 文学常识概述,识记方向,明确目标 教 学 目 标 了解古代文体知识,识记并掌握 掌握文学常识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了解古代文体知识,识记并掌握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学常识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教具、学资料 具准备 教 学 方 法 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学常识在对口上学考试中是一个属于常考的知识点,在基础知识中以选择题出现,一般分数为3-6分。体现出一定的能力性,单纯的识记已经不复存在了,在题目设计上,呈现出稳重求变的态势。 二、复习注意的几个问题: 1、首先要牢牢抓住
2、现行初中、职高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所有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知识,特别是名作名篇。 2、注意适当像课外拓展名人名作。 3、文学常识要注意抓住典型的文学式样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如:先秦散文、汉末魏初的建安文学,汉乐府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着手,现代文学要抓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传统六大家的文学成就外。还得注意沈从文、徐自摩、闻一多、朱自清等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 三、古代文学体裁集释 1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1 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
3、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2骈文: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3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4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常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