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表达技巧一览.docx
《文学表达技巧一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表达技巧一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学表达技巧一览文学表达技巧一览 一、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事情的经过,一般都有情节。又分:1、顺叙,2、倒叙,3、插叙,4、补叙等几种。 描写表现人物、景物和事物的形象以及场景氛围。 1、人物描写分语言、行动、肖像和心理描写等四种。 2、景物描写对景色和周围陈设的描写。作用有三:交代背景,创造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性格;帮助情节的发展推移。 3、场面描写对于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的描述。要求有三:有条不紊,能表现出特定场合的气氛,能运用多种方法技巧以描述场面。 4、细节描写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好的细节,要求:真实,典型。 5、侧面描写描写主体对象周围的人事物,使
2、主体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也称为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是用写景烘托人物性格,二是借助于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主要人物,三是用其他人物的对比,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 此外在描写景物时,以物衬物,也是侧面描写的一种形式。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表现潭水清澈无比的描写,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色清明晶莹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字面写的是庭院中竹柏的影子如水草纵横交错,实际上描绘的是月色的清明晶莹,因此虽在午夜,而庭院中的人却如同处身于明亮清澈的水中,水底的影子历历可见。 6、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形象,不着颜色,称为“
3、单线平涂”法。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水浒、三国演义、鲁迅的作品等多用白描手法。白描可以用于描摹景物,叙事,刻画人物等。 抒情抒发情感。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1、直接抒情如唐朝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前两句,把自己40岁登科及第的心花怒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用典寓意等几种。 借景抒情。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写哀情,以春光融洽,反衬抒发羁旅孤愁和思乡之情。 借物抒情。杜牧赠别“多情却
4、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中借蜡烛表达对妙龄歌女的留恋惜别之情,其中暗含的拟人手法,巧妙传神。 抒情所借之物,在古诗中很多见。如王维相思中的“红豆”,又叫“相思子”,这与一个凄美的故事有关。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外地,自己就哭死在一棵树下,化为红豆。 写送别和离情所借之物:柳,梅,草;晓风,残月,烟波;关山,玉关,长亭,短亭等。 写羁旅、愁绪所借之物:寒蝉,归雁,猿啸,子规,鹧鸪;玉笛,箫管;西风,夕阳,残照,斜阳等。 借事抒情。有两类。一类是叙事性作品,如杜甫的兵车行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一类是抒情性作品中通过人的行为举止来抒情。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
5、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后两句通过行动细节的描述,真切细腻地传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寓情于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托物言志。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中咏蝉即伤己,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却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诗人自喻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又如南宋词人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借梅花来表现自己不与阿谀逢迎、妥协投降之徒为伍,不畏谗言,不怕摧残,坚贞自守的高洁品格和誓死抗金的坚定意志。 借古讽今。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
6、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皇帝奢侈荒淫,尤以最末的陈后主为甚。但结局,结绮、临春两座凌空高楼轰然倒塌,金粉南朝就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迅速灭亡。本诗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触目摇心的具体形象,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用典抒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连用五个典故来讽刺时事,表明政治主张、军事策略,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之情。 议论证明或反驳,直接阐述道理,表明见解或主张。 议论时观点要鲜明正确,集中突出;论据要旁征博引,充足真实;论证要清晰得法,有破有立。论证方法有: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归谬法、对比法、比喻法等。 说明解说事物的方位、形状、构造,成因、演
7、变、结果,性质、特点、功用等,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有个明晰的、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说明时关键是抓住特征,并要求语言平实,顺序清晰。说明方法有:作描述,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举例子,分类别。 综合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1、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语言精要,揭示内涵,画龙点睛。 2、议论文中的记叙、描写,交代对象,列举事实,言简意明。 3、抒情文中的描述、议论,叙中有情,景中蕴意,议中透理。 表达口吻身份人称。 1、第一人称作者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用“我”的口吻来自称。 用第一人称,犹如直接向读者倾谈,真切自然。但运用时有其局限性:第一,因为“我”一个人的见闻、经历和感受总是有
8、限的,在“我”感知以外的人物和事件是不能组织到作品中来的;第二,难于直接描写“我”的神态、外貌等。 第一人称作品中的“我”,可以是作者,如鲁迅藤野先生等实录性散文;可以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充当见证人和陪衬者,如一个人的遭遇祝福社戏孔乙己等;可以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狂人日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2、第三人称作者并不出现在作品中,只是旁观地向读者叙述着别人的事。 因为不受“我”的限制,作者在第三人称作品中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管事件有多复杂,不论人物有多庞杂,也不管是天堂地狱,还是人心鬼腹,作者都能加以表现。如阿Q正传红楼梦西游记等。 3、呼告式即“你怎样怎样”。有人称这为“第二人称”。
9、其实,这应该是第一人称的呼告形式,是没有出现的“我”在向“你”叙述倾谈或发泄不满,或者亲近地诉说衷肠,或者激愤地当面斥责。这种人称,比较适合情绪强烈的作品。 4、人称变换同一作品中,有时为了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人称可以变换。 如祝福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第一人称,而第二部分是第三人称。诗歌、散文一般用第三人称,但有时中间可以改为“你”的呼告式,用暗藏着的第一人称来倾诉或斥责。 二、修辞手法 比喻用相似的彼物来表现此物。作用:变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浅显,易抽象为具象。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喻词。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
10、、回喻、互喻、曲喻等 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或把抽象抽象概念当作人或物来描绘。分拟人和拟物两类。作用:可增强叙述的形象性、生动性或讽刺意味,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拟人 把无生物拟人化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把有生物拟人化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把抽象概念拟人化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 2、拟物 把人当物来描写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把彼物当作此物来描写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蜓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表达 技巧 一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