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提纲.docx
《文学概论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学概论提纲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选择,填空 1、文学理论的含义及对象 文学理论含义: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具体说,他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范围。 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文学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话语蕴藉及典范形态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西方文论 直觉 直觉主义文论:以主体观念为基础,由叔本华创始,经尼采发
2、扬光大,到柏格森,克罗齐达到高潮至胡塞尔渐次纳入现象学思路。 直觉的观象是情感 直觉的机制是表现。 直觉活动即艺术 艺术概括 含义: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片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艺术概括的规定性:从“个别”到“一般”“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艺术概括的作用: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 文学内容和形式之间是相互规定的:一方面,一定的材料和内容要求并规定着相应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文学材料和内容又必须达到充分
3、的形式化,融入文学形式中。在文学之美的创造中,形式材料和内容的表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构思的各种方式:综合、突出与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典型: 含义: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现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作品中,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意境: 意境概念:是指抒情性作品中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意境分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 意象: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4、、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 材料积累的三途径:生活、书本、情感积累。 文艺的起源: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原罪说 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关系: 与生活真实不同的是,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涵的认识和感悟。 生活的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景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的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内蕴的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
5、,假定真实是艺术真实外部特征 附:艺术真实特征:内蕴真实、假定真实、主观真实、诗艺性 二、名词解释: 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表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解释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的话语:是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
6、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灵感:指作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因机遇而引起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文学理论的七种基本形态。 答:文学哲学,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了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文学心理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是一个心理转换的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 文学符号学,文学创作旨在向人们传递特殊的审美信息,创作必须运用语言符号,作品则是语言符号的结晶。 文学价值学,这种价值一般不是指使用价值,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 文学信息学,从文学创作到作品发表,是特殊信息的传播。 文学社会学,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7、 文学文化学,这种形态的文学理论以“泛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实境与虚境 答: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 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 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文学风格中创作个性 答: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 、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2 式,是在日常个性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
8、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他只是潜在作家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艺术才能等。当它付诸行动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共鸣及其原因 答:共鸣是文学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具体来说,就接受主体而言,共鸣的产生
9、,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思想观念相通,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思想观念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观念相通而产生共鸣。 情感经验相似,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情感经验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情感经验的相同或相似而产生共鸣。 意志愿望相近,读者期待视野的意志愿望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相近,也会使读者产生共鸣。此外,读者期待视野形成的特定历史处境如果与一定作品反映的历史状况有某种相通相类之处,也会引起强烈共鸣。 四、论述题 1、传统所说的“结构”与叙事学的“结构”有何不同? 答:传统所说的“结构”是指形式内部各种关系的和谐安排,如作品中的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语句的排列与组合、修辞、各种写作手法等。 叙事学中的结构主要
10、是结构主义所指的结构,主要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为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可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的叙述句,而这些叙述句是不可任意错乱序列的,一旦破坏便会产生不知所云或支离破碎之感。如驿站长中主要故事内容可化简为:驿站长有个漂亮的女儿都妮亚 剽骑兵来到驿站装病 剽骑兵劫走都妮亚 驿站长寻找都妮亚失败 驿站长在孤独中酗酒而死
11、 每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通过句法关系而显示出来,这是一种历时性向度关系。深层结构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如柳毅传中的故事情节,故事中,循规蹈矩是导致不幸的原因,柳毅应举的后果是落第,龙女诉于舅姑的后果是被罚牧羊;而向运转化则都通脱离常规的行为有关,由马惊乱跑而得见龙女,娶不明身份寡妇而得成仙等,这些关系便是作品的深层结构启示出表面故事背后的另一层意义,即对现实和习俗观念的怀疑,渴望从超越常规中寻到幸福。对同一作品的深层结构的分析会得出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结果。因此,这些便是传统“结构”和叙事学“结构”的不同。 2、文学消费与
12、文学接受的关系。 答:文学消费广义上是指:文学欣赏、文学阅读;狭义上是指:近代商品经济与印刷出版媒介充分发展,文学成为特殊商品之后的欣赏与阅读。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是读者的阅读活动。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既有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区别: 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文学消费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给人带来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为获得这种享受,消费者又必须会出相应3 的货币,因而文学消费
13、兼具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概念则不然,当我们说“文学接受”时,可以不考虑接受者的这种这种经济行为,不考虑他的文学书籍是买来的、借来的或别人赠送的,而仅仅关注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这种精神活动本身。 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有的文学消费者买来文学书籍,并不打算或并未进入阅读,而只是为了收藏、摆设或炫耀。文学接受则不包括这种占有式的外来享用活动,文学接受活动只是对进入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的读者而言的。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要使文学消费得以顺利进行,除草剂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概论 提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