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整理资料.docx
《文学概论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整理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学概论整理资料一、名词解释 1、陌生化:不用常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一种陌生化眼光、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作者或读者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实际上作者已见过,读者也可能见过),不得不以第一次见到时的新奇形状和新鲜感受去描写它,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进而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的一种构思方式。也是作家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一个总原则。 2、意象: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为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
2、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3、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又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4、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
3、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5、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和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做出的突破性顿悟。 6、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
4、真性,它以写实的方法,按照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中已有的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汲取材料,反映客观存在。 7、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以和欣赏。 8、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9、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
5、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10、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的思考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11、突出和简化:两者都是构思方式。突出:作家在构思时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
6、的构思方式。在艺术构思中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浓墨重彩,二是淡化背景。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简化的目的仍是突出。 12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 13、隐含的读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见解,一部作品完成之后,为读者接受之先,便已隐含着读者。这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
7、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获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二、简答题 1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两个流动系统。 答: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看,其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如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文学心理学,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从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一流动系统看,其基本形态有:文学社会学
8、;如孟子的“知人论世”说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 2、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有哪些? 1)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如特征性的人物语言特征性的生活细节特征性的场景等。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2)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二是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程度。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9、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答: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诗中之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中景有灵有性,诗中之情,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诗人写景,可以创造想象中的绘画美。抒情诗人写景 ,意在言情。诗中的画面往往比绘画具有更多主观色彩,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在言情。 4、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有何不同? 以文学和科学两者相比,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 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的体验、感
10、受和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其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 5、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时代性? 时代性也称为时代风格,它是民族风格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历时性的形态,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所形成的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同一时代作家作品中,又必然带有某种共同的为该时代所特有的思想情调和艺术特色。 这种文学时代的风格,一般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在作品题材的时代特色上。其次,表现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上。再次,反映在作品形式的时代特色上。 6、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民族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概论 整理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