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 对柳林县盘子文化的认识.docx
《文化地理 对柳林县盘子文化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地理 对柳林县盘子文化的认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地理 对柳林县盘子文化的认识文化地理作业 对柳林县部分文化现象的粗略认识 短短六周文化地理课非常快的结束了,董老师信手捏来的上课方式独特非常,通过在讲解文化的过程中穿插许多为人处世的经验方法和教训总结,如果你不经心的去听,你只能感觉到老师的语态幽默,但是如果你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却发现大有不同、拨云见雾。说实话,董老师讲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在每节课结束后我都会把老师的独特见解和爸妈、朋友们说说,大家也都觉得在理。在最一节课上,董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用文化的四层面,五要素及各层面影响因素分析你身边(最好是家乡)的文化特点及形成原因。乍一想,觉得挺简单的,不就是说自己家乡的文化么,可是仔细
2、琢磨就发现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却不如所想的那般熟悉,看来传统的“乡土之情”也在慢慢丧失,但是在专门跑了一次家之后,忽然觉得确实应该说点什么,于是便有了以下我对家乡部分文化的一点粗略认识。 我的家乡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由于是地理专业的学生我觉得介绍地方一定得加上地理位置,柳林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缘,吕梁山麓,黄河东岸,东与离石区、中阳县交界,南临石楼,北毗临县,西临大河与陕西省吴堡、绥德、清涧县为邻。以县城柳林镇为中心,南北长54.75公里,介于东经11039451100533、北纬370853373728之间。总面积1287.29平方公里。当然不得不说我们县煤炭资源丰富,发于煤也困于煤,当然这是
3、后话。柳林县的文化特别有特色,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还是柳林县的盘子文化,这是我们县特有的文化现象。 盘子文化是附属于柳林县的年俗文化之中的,除了盘子会,我们当地还有转九曲和扭秧歌,也可以说盘子文化是本地区年俗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盘子主要是在元宵节的那几天,按我们的话说有了盘子元宵节才能红火,我们当地人围绕一个叫“盘子”的特殊物品,举行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一活动被称为“柳林盘子”,由于它集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于一体,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浓缩的庙宇艺术”。 “柳林盘子”活动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二、三开始,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搭盘子是“柳林盘子”活动的开场戏,盘子活动的组织一般是
4、由群众自发形成。“柳林盘子”在我们的叫法中也是不一样的,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村镇叫“搭神棚”,有的称作“天官会会”、“小子会会”,但是我从小到大也只知道盘子这个名字。看过盘子的人就会发现,其实盘子是一种人造的木制小阁楼,但是又与普通所见到的不同,我更愿意称它为小庙宇,它形似庙宇却又可拆可移,更多的时候也可看作是一种祭祀神龛,那么我们为什么把它被称之为“盘子”?从名字上来说,我们当地人特别喜欢“盘”字的意思,盘,圆,也可以引申为团圆也预示着周全,它代表了做事情的成功之道,因为从地理位置看,柳林县东依吕梁山,西邻黄河,交通便利,素有秦晋门户之称,明清时期,黄河岸边设军渡,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
5、这里,形成了特有的商业文化,并发展成为商业重镇,所以说盘更代表了种期待,这种解释我觉得是合理的,因为盘子是每到逢年过节时才有的,人们将对来年生意兴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以盘子祭祀的形式得以寄托,我们可以从从盘子上“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金榜题目”的神话故事彩绘和雕刻上就可以发现这一历史痕迹,而且开了的那几天,大部人都要去盘子上拜香祈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家庭幸福。 在文化地理中,我们强调文化的四个层面:器物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意识层面。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看看: 器物层面上,搭盘子所花费时间的长短依据盘子的大小和构件而定,少则七八个小时、多则两三天,盘子的结构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地理 对柳林县盘子文化的认识 文化 地理 柳林县 盘子 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