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 范围.docx
《文化传播学 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传播学 范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传播学 范围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自然而言的,由人类的活动和意向影响,改造的、创造的存在,是人类精神、意识、心灵的本质,外化和内化的历史运动结果,它是人类生存的模式,即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体系支配下的行为系统,不同的生存模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模式。 文化的表现形态:物质形态文化:只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非物质形态文化:a、语言与符号 b、规范与行为模式 c、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构成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 d、精神形态 文化的特征:创造性、象征性、传递性、共享性、稳定性 1、a、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B、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
2、、讯息、反馈、媒介。 C、过程: 传达信息 传播者 受传者 反馈信息 2、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 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质同构、兼容互渗的,两者始终处在互动中。 一方面,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促进文化的整合、增值、积淀、分层和变迁; 另一方面,文化对传播也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播者对受传者的文化意义。 3、文化传播: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个社会群体散布,并使一定的受传者得到影响的过程。 4、文化传播学:是文化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社会文化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
3、最大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性,传播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5、人类文化传播模式的演变 史前无文字传播手写文化传播印刷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 网络文化传播特点:高技术性、高时效性、语言的开放性 6、传播的规律 a、文化传播取决于文化价值特性; b、文化传播走势上,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渗透、辐射、扩散传播。强国文化往往被更多的关注; c、文化本身的层次性,器文化往往比道文化更容易传播和被接受; d、信仰文化更容易被接受; e、文化传播与文化本身的风格具有密切的关系; f、文化载体对文化传播具有重大影响。 7、当代文化传播的对策 a、根本立足点是保卫民族文化,不断发展,构建自己的文化,积极面对竞争的精神,一种公
4、平则优的原则; b、建立健全文化传播机制,促进我国媒介的良性健康发展; 1)通过立法加强对媒介运作进行监控; 2)加强媒体自律,提升责任感,以实现传播文化的精神品格追求; 3) 媒体在传播文化时,必须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关键在于是以丑为刺激为乐,以满足受众低卑的欲望,还是通过揭露和批判丑恶,从而表达崇高的审美情操; 4)传媒文化和消费性体现人文关怀。 8、物质文化传播的原则 a、物质性原则 b、地域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时代性原则 1)物质文化内容和形式具有时代性 2)人的认识具有时代性 3)人的行为具有时代性 e、多样性原则 9、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关系 文化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1
5、)物质的、有行的 1)非物质的、无形的 2)静态的、固态的 2)动态的、活态的 联系 1)产生并依赖 2)推动或限制 3)两者往往交织 10、非物质文化传播的含义 指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的传播形式。价值标准是非物质文化的核心,即人类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及用处大小的判断,它是决定非物质文化传播的原动力。 11、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途径 媒介传播商道传播战争传播移民传播宗教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a、唤醒国内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 b、合理适度地进行商业化开发 c、合理规划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d、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13、跨文化传播的含义 指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
6、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 14、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应对 障碍:a、“文化误读”,是主要障碍之一 b、“定型”,是重要障碍 c、封闭陈旧的信息主权观念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阻碍因素 应对策略:a、理解认同 1) 双方共同认可或约定某种语言学表达 2) 对彼此文化模式之间的某种共同性达成认可 3) 在彼此认可的共同性规范的背景上使自己的意向被对方所理解 4) 在彼此理解中创造出新的意义境界 b、应了解和尊重受众本土文化,采取合适受众本土文化特点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同时要加强“
7、标准化”信息传播。 1)卓越的传播模式应保持“本土化传播”与“标准化传播”的平衡 2)“本土化”以重视并理解文化差异为基础 3)“标准化”以全球化的共通性和文化融合为依据 15、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局势 a、文化冲突 1)强势文化在全球扩张必然带来另外一些弱势文化的萎缩,弱势文化可能丧失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丧失文化传统,丧失民族自信; 2)强势文化的冲突,也催生和强化了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文化霸权正在威胁着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b、文化交流 c、“双刃剑” 1)既有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构成挑战,又有可能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拓展文化创造的空间; 2)需要一种更积极的文化心态,其核心
8、是各民族或民族文化平等参与世界性对话体系,跨文化传播须成为其共同参与构成的公共论坛,每一个特定文化都是一个文化主体,都有权利对全球性议题表明自己的立场; 3)应变革当前跨文化传播中信息单向流动和单一控制下的传播体制,逐步建立开放、自由、平衡、多元的跨文化传播的新秩序,同时,资本逻辑下的娱乐化、消费性跨文化应为知识的、专业的、审美的跨文化传播留下空间。 16、出版文化传播的特征 a、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b、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1)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 2) 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 3)商品流通生产阶段的劳动 c、具有政治性和思想性 d、具有经济性和产业性 17、我国出版文化的方针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传播学 范围 文化 传播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