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波动程度.docx
《数据的波动程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的波动程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据的波动程度虾子镇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年 级 八年级 学 科 苟廷俊 数学 执教人 课 题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教研组长签字 主备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极差、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的极差、方差的求法时以及区别,积累统计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其求法。 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
2、情况的比较、判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年级备课组讨论 第一步: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极差。 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
3、样标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三次备课 探索活动 通过计算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波动情况不敏感。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列的数学活动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平方相加。 想一想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第二步:讲授新知: 方差 定义:设有n个数据x1,x2,L,xn,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1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x1-x)2,(x2-x)2,(xn-x)2,L,x2=1(x1-x)2+(x2-x)2+L+(xn-x)2 n2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波动 程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6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