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1).docx
《教育学名词解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名词解释(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教育 2、学校教育制度 3、非形式化教育 4、义务教育 5、普通教育 6、终身教育 7、全民教育 8、教育民主化 9、教育现代化 10、教育学 50、实质教育论 51、学科中心课程论 52、儿童中心课程论 53、社会中心课程论 54、学科课程 55、活动课程 56、综合课程 57、核心课程 58、 潜在课程 59、课程计划 60、课程标准 61、教科书 99、诊断性评价 100、形成性评价 101、总结性评价 102、相对性评价 103、绝对性评价 104、德育 105、学校德育 106、德育目标 107、德育内容 108、德育过程 109、德育原则 110
2、、德育方法 动。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9、教育现代化-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相对稳定的指标,它更是问题)的研究,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指与教育学科自身独立v发展相关的问题。对教育学育学的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反思和指导教育研究行为,间接影响教育实践。最早提出教育学无问题和元研究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元问题的研究就是教既在观念、制度、内
3、容、教育知识的生产以及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的是德国教育学家布11、教育国家化 12、教育增长 13、教育发展 14、教育改革 15、教育多元化 16、教育学的元研究 17、人力资本 18、教育基本储量 19、科学知识再生产 20、技术 21、文化 22、校园文化 23、个体身心发展 25、外铄论 24、内发论 26、发展关键期 27、青少年年龄特征 28、遗传素质 29、成熟 30、环境 31、最近发展区 32、人的价值 33、个性 34、人的潜能 35、教育目的 36、培养目标 37、教学目标 38、人的全面发展 39、全面发展的教育 40、体育 41、智育 42、德育 43、美育 44、
4、劳动技术教育 45、教师 46、师生关系 47、(儿童权利公约48、课程- 49、形式教育论 62、教学 63、基础知识 64、基本技能 65、智力 66、体力 67、教学过程 68、教学规律 69、教学的教育性 70、教学结构 71、教学模式 72、教学原则 7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74、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75、教学策略 76、接受式学习- 77、探究式学习 78、教学方法 79、讲授法 80、谈话法- 81、讨论法 82、读书指导法 83、练习法 84、演示法 85、实验法 86、实习作业法 90、班级授课制 87、探究法 88、教学组织形式 89、个别教学 91、贝
5、尔一兰喀斯特制92、道尔顿制 93、分组教学 94、特朗普制 95、小队教学 96、合作学习 97、课的结构 98、教学评价 111、道德认识 育者和受教育者。形式112、道德情感 化教育是指有相对稳113、道德意志 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114、道德行为 和教育场所与设备,以115、说理教育法 及有相对规范化教育116、榜样示范法 内容的教育。制度化教117、陶冶教育法 育是指已经形成学校118、实际锻炼法 教育制度(包括学校制119、品德修养指导法 度、课程设臵、考试制120、品德评价法 度等)的教育,学制是121、前景教育原则 这种教育的典型表征。 125、道德认知发展阶4、义务教育-是段
6、论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122、平行教育原则 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123、合作教育学 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124、社会学习论 学校教育。 126、道德两难法 5、普通教育-是127、班级 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128、日常性班级活动 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129、班主任 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130、课外活动 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 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 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1、教育-是培养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容的教育。 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6、终身教育-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是指以影响人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接受的各种训
7、练和培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养的总和。 教育主要指学校教7、全民教育-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即全体国民都要接受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基本的学习需求。 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8、教育民主化-的方向变化的社会活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10、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1、教育国家化-是教育由单纯私人经营向教育由*通过立法高资助、规划等手段予以宏观管理和调控,并部分由公共部门经营的过程。 12、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口 13、教育发展-是教育从
8、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盖数量、质量,以及效益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14、教育改革-是对落后的教育状况或教育思想乃至教育理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变革,使其获得预期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15、教育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它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16、教育学的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雷钦卡。 17、人力资本-指的是人们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体上,
9、属于人的二部分。 18、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所以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的关系。 19、科学知识再生产-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 的人,使他们能够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打下基础。 20、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21、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 人作 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2、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过
10、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 的文化形态。 23、个体身心发展。 29、成熟-即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般 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3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35、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 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育要为社的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力、提高能力的教育活动。智育主要通过教学这一途径来进行。 42、德育-是教育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在课程问题上,形式教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 一-XX年x月x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
11、约),其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儿育论 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数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教学,强调形式训练。 50、实质教育论-认为在认识中只有感觉经验才是实在的东西,因而强调经验的积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41、智育-是教师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 47、(儿童权利公约-概括地说,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 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 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4、内发论-一种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观。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 源于人自身的内
12、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5、外铄论-一种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观。外稣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6、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27、青少年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8、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 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31、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种儿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
13、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32、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33、个性-从广义上看,个性是由生而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稳定的特点综合。就狭义来说,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个性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 34、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 的人、
14、把平凡的会培养具有什么功能的人;二 是受教育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教育目的对所有学校都有指导意义。 36、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并结合各级各类学校实际而制定的对教育 对象的具体的、特殊的要求。 3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某一个阶段(如一节或一个单元或一个 学期)完成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3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它是培养人的 目标。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39、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质的人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 智育、体育等五育方面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
15、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0、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 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求,有目的、有计划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政 治和道德影响,通则;尊重儿童尊严原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识、体验、身体力行,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48、课程-在我和自我修养 能力的教国,广义的课程是指育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43、美育-是培养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狭义的课程特指某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一门学科,
16、如语文课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程、数学课程等。通常素 养的教育。 我们所讲的课程是44、劳动技术教育广义上的课程,即各级-是通过组织学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其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他劳动实践,培养正确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的劳动观念、劳动态理解课程概念需要度,并养成良好的劳动准确地把握其所包含习惯,具有一定的劳动的三层意思:(1)课程能力的教育。 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45、教师-是根据进行的德、智、体、美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学科、课内教学,也包的 知识经验,规范他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和 社会实践活
17、动。(3)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课程还有计划、途径、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内化为 个体的身心素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质,从而实现个体的社容及 要求,而且规定会化的社会劳动集团。了各门学科的程序和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职业,教师 是专业人学周的安排。 员。 49、形式教育论-46、师生关系-相信在认识中理智的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可靠,主张教育的任务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能力得到发展,强调心处的地位、作用与态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发展官能的惟一途径。累和联系,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非能力。在课程问题上,实质教育论重
18、视自然科 学知识的教学,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实质性内容。 51、学科中心课程论-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而忽视儿童身心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52、儿童中心课程论-主张按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因此提倡活 动课程、经验课程口强调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顺应和满足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因而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 53、社会中心课程论-认为学校课
19、程应以目前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功能、社会生活为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应成为维护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建立社会新秩序的工具或手段。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来组织学校课程。 54、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将人类文化按科学分类,从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与知识,组成由不同学科构成的课程体系。受不同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56、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也被称作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综合课程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相近学科在基础范围中的的知识、价值、行为规全部信息的总和,它在学校情境中以
20、内隐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在于不可控制性。 是对课程设臵的整体规划。它指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性情,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63、基础知识-指的是形成各门科学本概念、原理及其系统,它 是组成一门学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7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性、普遍性的联系。它 原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在教学中把理论知识指导作用。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1、,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正是教学69、教学的教育性-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的与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74、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教学学科课程。其特点是:59、课程计划-过程规律性的体现。 到学以致用。- 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的教育理念的支配,学科课程呈现出不同的内容。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分科设臵;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探究方法选择和安排;在教学上强调教师讲授。主要优点:将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逻辑系列,利于完成人类 文化传递的任务;所授知识具有完整性
22、、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存在局限: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易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及在学习中 的能动作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55、活动课程-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 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作为课程类型,活动课程始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不易使综合,也可以是拓展边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缘学科的新课程领域。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示了学科
23、对象的本质其优点是:压缩课时;求。它对学校的教学、及发生变化的规律,反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映了科学文化的现代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水平。 人为地割裂;符合儿童体规定学校应设臵的64、基本技能-认识世界的特点。综合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则是指各门学科最主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及课时分配,并对学要、最常用的技能,如教材的编写,若不能真期、学年、假期进行划语文的阅读技能、写作正体现综合,就会变成分,是组织学校活动的技能, 数学的计算、凑合,师资问题,接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绘图技能,理化生的实受单一学科训练的教60、课程标准-验技能等。 师难以胜任综合课程是课程计划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