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等化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均等化之我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均等化之我见 教育均等化之我见 人类对教育均等化的追求由来已久,它的内涵随着时间的进步,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它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中国教育均等化的进程,当然更关注我们教育均等化的具体实施。 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他开创私塾,一举打破了奴隶主对教育的垄断,最早主张并努力实践教育机会的均等化。 二、现在人们对教育均等化的理解,大概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机会的平等。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儿童的平等入学权,这是教育史上巨大的进步,当然规定了这种权力,并不意味着每
2、个儿童都能真正享有。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巴州区有的地方,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还是没有真正达到百分之百。家庭、学校、社会对智障儿童、残疾儿童、顽皮儿童的关心还是有一定的死角。面对国家的普九验收我们应该尽力少在普九数据上花夫,多做实际功夫,走家串户,深入调查,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儿童从起点上便开始受到不相同的对待,甚至连机会都没有,当然就谈不上平等,起点上的平等是最基本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中的平等。教育资源是指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有效运行而确立的制度,法规以及消耗的人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投入密不可分,教育投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教育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在学
3、校设备、仪器、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我区基本上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城区,重点小学与一般小学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异原来就比较悬殊,而重点小学往往又具有获得教育资源的优先权,落后地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更是缺乏,如在师资配备上存在明显的城乡之间不均等,贫困落后地区教师素质整体上不是很高,当地农村小学合格教师严重缺失,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回到本地工作,并且在岗教师队伍不稳定,发达地区教师普遍学历较高,甚至出现超编现象:在学校的办学条件上,有的学校校舍已达现代化水平,电脑室、音乐教室,实验室,多媒体已经进入了学校,学生在享受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极大方便,而落后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教
4、室、书本、课桌都缺乏,现代化的设备更是可望而不可及。“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每个儿童都是花园的花朵,本应共享祖国的阳光和雨露。然而我们巴州区的教育不均衡现象越来越突出。即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调,城区中心和城郊差异明显。少数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择校风越刮越厉害,中心城区的身价越来越高,择校费一涨再涨,拉关系,走后门,送人情.教育的腐败现象令人堪忧。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教师不想下乡教,学生不愿就近学,导致城区学校学生挤破门槛,一座难求。农村学校生源短缺,门可罗雀,加剧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主观方面、
5、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是完全、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对待学困生、对待弱势群体的子女,或多或少存在这些偏见。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有些教师喜欢与有权,有势,有钱的家庭子女交往,这使得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从小就罩上了不和谐的阴影,影响他们健全的成长。难以想象,一个长期接受不公平教育的孩子,他不入社会之后,怎么公平的对待社会。 教育结果中的平等 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 教育结果均等一方面是指每一个学生在接受一定的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
6、知识和能力标准,另一方面要尊重受教育个体能力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条件使其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是相对个人的比例平等;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造成了小学阶段教育结果的不均等。具体表现在对考试的评价与指导功能重视不够,采用的是传统的奖惩性评价,评价中过分注重学生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只以分数论高低,根本不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教师甚至采用体罚的方式,使在起点的小学阶段就出现了在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不均等,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也是教育结果不均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实现我区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思路 1.人人树立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 对
7、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社会各界都要认真学习教育法规,摆脱陈旧思想,落后习俗的禁锢,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小学教育中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与机会的观念,对于由于主观原因造成儿童不能入学与辍学的,社会各界一定要进行说服教育,必要的时候要采取法律手段;对于学校教育中的不均等,学校一定要采取措施,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三个一切”的教育理念,以确保每一个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 2增加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要实现优质的教育,必须有足够的教育资源,而充足的教育资源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小学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
8、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造成的。为此,*一方面在增加总体教育投资时,在财政上可以按照资源分配均等的原则,基本保证同一地区、同一学区学生在实施义务教育上财政公平,对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无论在师资上、还是办学条件上,争取实现在同一地区、学区每个学生的公共教育经费开支上的差异不能与本学区的富裕程度有关,以平衡各地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各种不均等问题。 3.加大补偿教育力度 对于薄弱地区的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改善落后地区的办学条件,缩小不同学校间的各种差距。另外,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发展的一大难点,落后地区的儿童无论在师资的配备上、办学条件上、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还是教育的过程与结果
9、上都比发达地区的儿童失去更多的教育机会,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使落后地区的孩子充分享受到社会,国家,学校的温暖,对落后地区和不利人群进行补偿教育被认为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途径。为此,*和教育局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育机会均等对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好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在教育投资上加大向落后地区和不利人群进行投资和倾斜的力度,采取有利的补偿措施使得优秀的教师能充实到该地区的第一线。对困难家庭的孩子实行各种补贴。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实施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制度,以发展的眼光公平地看待每个学生,使他们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一切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均等。 5.严格教育执法,杜绝教育腐败 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对一切教育腐败现象严厉打击。对教育的“三乱”现象彻底根治。 要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为实现这理想而不懈努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