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总结篇.docx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总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总结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总结篇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总结 第一章 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形成发展: 一、单选: 1、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的乃至完美的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智慧技能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作技能: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 4、八个半智能是:大体相当于语文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体育能力、美术能力、社会能力、自然知识能力、哲学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存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智能、人际智能). 5、关注论:是描述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焦虑,但也可以体现教师职业能力
2、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为:关注他人阶段、关注自己阶段、关注教学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6、角色认知论:是描述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能体现出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为角色感性认知阶段、角色自我认知阶段、角色比较认知阶段、群体角色认知阶段。 7、心境论:是描述一名教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状态特点,也能体现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特点。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受挫与平静、稳定与自信、保完熟与低落、抱怨与退出。 8、典型行为论:是描述一名教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典型行为。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准备与模范、积极上进、
3、熟练与应变、反思与革新、墨守成规、退缩与退出。 9、教师职业能力一般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论学习、实地观察、模仿与练习、实地实践、总结与反思、革新与创造、反复实践。 10、职业威望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相对地位,是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 二、多选: 11、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实践性、发展性、稳定性、差异性。 12、教师职业能力的功能(或教师职业能力的作用):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职业威望、增强职业信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13、心理学大体上把人的能力分为两种:智慧技能、动作技能。 14、加涅的学习理论的核心理论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 15、早期对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
4、解释有代表性的是:有桑代克、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加涅的学习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三、简答题: 1、中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按照什么分类,又分为几种-答案:我们是按照教师教育基本任务的类型和每项任务的活动过程阶段对中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进行分类的。中等学校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中等学校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信息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角色认知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2、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发展有着自然的阶段性特征分别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是婴幼儿阶段,智能开端于一种原生性的模仿智能;是幼儿早期阶段,智能开始表现为对初级符号的掌握;是学
5、龄阶段,智能表现为对系统符号的掌握;四是成熟阶段,智能表现为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3、加德纳智能是怎样形成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是否影响人能力的形成因素)-答案:加德纳认为“八个半智能”源于人的遗传禀赋,所以人人都潜在着“八个半智能”,这是人人共有的能力。但个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决定了人的“八个半智能”水平的个体差异。但是,即使禀赋很好,也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成为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智能。 四、辨析题: 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职业能力是否一样-答案:不对,教师专业能力是在教师职业准备阶段,在师范教育专业获得的能力。学术性与系统性是其特点,而教师职业能力地实际的职业劳动中获得的实践性能力,这种能力中已经包
6、含了职业准备时期获得的专业能力,不过已经实践化,个人经验化了,因此,用“教师职业能力”这个概念更适合一些,但是,可以肯定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之一。 五、设计题: 根据角色认知理论设计新教师培养方案和计划-答案: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能体现出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为:角色感性认知阶段、角色自我认知阶段、角色比较认知阶段、群体角色认知阶段。因此,我这样设计新教师培养方案:听课阶段,首先新教师处在角色感性认知阶段,对自己的职业尚无亲历体会时期,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情况获得教师职业能力的直观印象,所以,应按排
7、新教师多听一些已经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或是较为成熟的教师的课从而获得最初的感性认知;听课试讲阶段,教师参加工作不久之后往往关注自己在师生中的印象,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职业力处在模仿阶段,所以,这个时期可是在听别人的公开课观摩课的基础上试着讲课,在讲课中提高自身的认识,取得师生以及他人好的评价,这样有助于良好的自信心的培养;在听课中参于评课,并试着讲观摩课,因为有了一段工作经历后,教师就能够在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同时也把自己民同他人进作比较,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职业能力处在理性的模仿时期,所以,应试着自己去讲去评,参与到整个学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来;在教学研讨中总结自己的独特风格,因为在最后教师已经
8、完全摆脱了自我中心状态,自我与他我融为一体,此时的职业能力已经走向了个性他和成熟。所以应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发光,发热。 第二章 中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 一、单选: 1、教学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3、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4、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
9、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5、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 6、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制定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7、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学目标设计。 8、课堂调控能力是: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 9、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什么:课堂教学常规。
10、 10、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11、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2、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
11、习活动。 14、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能力。 15、什么是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二、多选: 1、中等学校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有: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包括: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3、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4、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反应能力。 5、了解学生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学习
12、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6、了解学生个人的心理状况中的心理状况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7、心理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哪些心理现象的了解与掌握:A、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想像;B、情绪、情感、意志。 9、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对学生的哪些方面的掌握与了解:A、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B、能力,气质,性格,C特长 10、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学内容心理化 B、解,重组教学内容 11、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的基本依据我们主要依据以下:A、教学目标 B、学生 C、教学媒体。 12、编写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年级、科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板
13、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过程安排及时间分配、教学手段。 13、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创造性、总结性 14、教学反思能力包括:A、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 B、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 15、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内部自我对话方式、外显自我对话方式、同事讨论方式、行动研究方式 三、简答题: 1、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这五种能力之间的关系-答案:这五种能力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而教学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能力,也是最能体现教学艺术性的能力。教
14、学反思能力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密切相关,而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往往是通过教学反思能力得以实现的,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针对新课改开设研究性学习而提出来了,是中等学校教师应具有的一种教学能力。 2、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答案:一是理解课程课程标准的性质与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是理解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三是掌握内容标准;四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3、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案: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4、陈述教学目标汉字常犯的错
15、误有哪些-答案:把目标当作教学要求来写;含糊不清,无法琢磨;只列出了教学的提要、主题、原则、或概念等。 4、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答案: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要力求明确、具体、可测。 5、组织性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哪能些能力-答案: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的能力;合作教学能力。 四、辨析: 1、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案:教学能力与教育能力都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能力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育
16、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施教学活动能力的总和。它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能力是实现教育文化功能的前提条件,为实现需求教育目标提供保障,教育能力以教学能力为核心,确保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总目标。 2、根据所给材料判断,此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把目标当作教学要求来写,如“示范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示范光合作用仪器的装置方法;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不读破句的训练”。以上三个目标表述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都指出了教师教学该做什么,这是教学要求,但是并未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学习后的行为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非教育所欲造成的结果,因些不该当做教育的目标;含糊不清无法琢磨,如“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目标是:体
17、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历史课上的一个目标是:认识科学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这样陈述的目标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很难指导学生的学习;只列出教学的提要、主题、原则或是概念等,?如“代数第四册关于二次函数这节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二次函数的意义、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概念”。这是典型的大纲写法不能算是教学目标,这种表述指出学生必须学习的目标,但是却未显示学生应该去做什么、究竟学生做什么呢。知道什么、掌握什么我们并不知晓,只能凭理解去猜测。 3、根据所给材料判断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这一教学目标”-答案:错,教学目标的陈述是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结果,是学生的预
18、期行为。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这里的引导是教师的行为。没有说出学生的变化。 四、设计题: 1、根据你所任学科及课程内容,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或一堂课的教案。 2、结合所教学科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策略(可以从教学目标、学生、教学媒体等三方面出发来考虑)。 3、准备一节课的教案。 4、给一个教学分析教师应用了哪些组织研究性能力(参考:一是创新教学设计能力;二是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三是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四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的能力;五是合作教学能力)。 第三章 中等学校教师德育能力 一、单选: 1、德育是指什么: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总称,法
19、制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内容也放在德育中。 2、什么是首应效应:所谓的第一印象是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应效应。 3、心理定势是什么:是指一个人在不一塞上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5、什么是晕轮效应:是指人对某人或某事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会扩大到其它方面。 6、什么是近因效应:是指学生近期作为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冲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7、什么是刺激反应法:是测量人的心理上基本手段,各种心理测验和教育测验就是一种通过提供刺激,然后观察被评价对象反映的截长过程。 8、什么是现象本质法:是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
20、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9、什么是投射调查法: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 10、什么是效应本体法:是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到事物本体。 11、什么是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12、什么是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和肯定,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尊重人、为了人、解放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是青少年,必须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必须以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人的心灵,人的个性张扬和生命关怀为根本前提,以培养人的美好心灵为终极目标。 13、?所谓“一俊
21、遮百丑”“一丑掩十美”是属于什么效应:晕轮效应, 14、如一些模糊的人形成或墨迹图,或让受试者自己画一个人,或给受试者一个场景,要受试者讲故事等,受试者在自由问答时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泄露出来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学生评价方法:投射调查法, 15、什么是疏导:即疏通引导,疏通是指师生之间通过信息收信配信息反馈,教师有序地把学生心理阻塞症结,心灵深处的隐情等充分表达出来;引导是指在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抓住主线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认识,把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及病理心理引向科学、正确健康的轨道,也就是病理心理到生理心理的转他过程。 二、多选: 1、认知偏差导致对学生评价的不客观,不公正,认知偏差表现
22、在很多方面,其中突出的有:第一印象、心理定势、晕轮效应、近因效应。 2、刺激反应法的三种类型:系统的刺激、突然的刺激、模拟自然的刺激。 4、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事实说服。 5、语言文字说服的方式有哪些: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 6、情感陶冶法的特点是: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无意识性。 7、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 三、简答题: 1、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案: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
23、将来能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2、教师了解学生要侧重了解学生的几个方面-答案:现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总体状况;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了解每个学生德育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3、教师要做到评价客观公正,应该如何做-答案:克服认知偏差;做到恰如其分。 4、教师评价学生的各种方法有:刺激反应法;现象本质法;效应本体法。 5、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 6、教师运用榜样示范进行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树立的榜样要有时代感,真实感和可接受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要简单模仿;调动学生学习榜样的
24、积极性主动性。 8、实际锻炼法的方式有哪几种:学习活动的实践;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执行制度的实践。 9、品德评价法的类型有:奖励、处罚、操行评定。 10、自我教育法的四个阶段有哪些:自我认识、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发展。 1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12、教师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要三到:情到、言到、眼到。 13、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是如何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和肯定,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尊重人,为了人,解放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是青少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能力 测试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