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写心得体会类文章?.docx
《教师如何写心得体会类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写心得体会类文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如何写心得体会类文章?教师如何写体会类文章? 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丁悦 现在很多的上级教学科研部门都要求教师要写读书笔记,一是为了让教师多读书,多学习,多写作,为推动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服务,二是通过教师写读书笔记这种方式,逐步为提高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目前,上级教学科研管理部门一般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育或教学专著,写不低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而且要求教师的读书笔记要有专门的读书笔记本,每篇都要有摘抄、有感悟,摘抄和感悟的字数等等一些要求。 其中读书心得、国培心得每年都有具体要求。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怎样达到促进和提高自我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目的,而不是依靠上级教学科研管理部
2、门或学校管理者作出的硬性要求呢? 一、“读书心得体会”概念的界定 读书心得体会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并且使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主张或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心得体会不同于阅读笔记,它不是简单地摘录原文或写下提纲,而是记下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其中凝聚着自己的新认识和新见解。 读书的同时思考,最终形成文字;是一种脑力劳动,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推理与新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心得即读书过程中闪现的思想火花特别重要,应养成写
3、心得笔记的好习惯。 读书心得与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心得是对一部作品阅读后的感想、体会,一般是说你在看了这本书后受到了什么教育,得到了什么启发。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书笔记则不同,读书笔记可以记录任何问题,包括你暂时对书中的细节有疑义的地方,你可以记录下来,以后解决。书中精彩的地方,也可以抄录下来,多次研读,当然也可以有你对书的理解,读过之后的感想,受到的启发教育等。 读后感有一定的总结性,而读书心得类似于随笔。 读后感更侧重于“感”,强调读书后的一些心灵上的感受,偏感情方面;读书心得,则侧重于“得”,强调的是在读书后所得到的东西、所学到的东西,更侧重于技术性和学术性方面
4、。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 阅读心得就是你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心灵受到了的一种触动,引发出你对教育教学的一种思想感悟和心灵体会。 因此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但基本相同。 二、 “心得体会”的特点 1.阅读性:细读精思,全面把握。 2.感受性:由此及彼,发生感
5、受; 剖析原文,阐明观点; 叙议结合,情理交融。 3.真实性:要说真话,真情实感。 三、 心得体会的写作形式 可以多种多样 批注式心得:是阅读中及时写下简单的心得体会,或作注释,或提出质疑,或对不同见解提出商榷。古代医家常将它写在所读书页的天头处,称为“批眉”。 札记式心得: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是对原作融会贯通后,写出有一定见解的心得体会。要求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无论是发挥或辩解,都要有一定深度和新意。一点一滴的心得体会是“零金碎玉”,经过日久天长的积累,就会产生认识的飞跃,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或理论,写心得笔记是为科学研究与科学著述积累资料的重要方法。 感受式心得: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掩
6、卷深思,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对文章中的教育意义加以分析,谈谈自己的感受、启发或由此产生的联想。 四、常见问题: 1、用复述原文内容代替感想,常见:开头说几句文章阅读感受,然后就大段复述书目或文章内容,结尾表决心或提希望。 2、脱离原著或原文,大篇幅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 3、内容杂乱,漫无中心,不切要旨。 五、写作要求和技巧 1.要重视“读” 写心得体会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熟悉所读内容,起码要知道它到底讲了些什么; 读”是“得”的基础,“得”是由“读”而生。重视“读”在“读”与“得”的关系中,“读”是“得”的前提、基础;“
7、得”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得”,边读边得。 因此,要写读书心得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只有认真地“读进去”,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主旨所在,结合教育形势和个人的教学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
8、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2.要重视“思” 多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明白它的内在含义; 写心得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
9、”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书心得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哪些与书中相近、相似,哪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准“感”点 一篇读书心得,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一般宜于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论述的中心。 例如: 1.教师人文读本读过这本书,感
10、受最深的是: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2.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天天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读完一篇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自己教育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我们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
11、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其中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说“真”话 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的感受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不要矫揉造作地拼凑感受,要避免公式化。上半篇介绍文章内容,下半篇对照自己联系实际来个自我批评,最后再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如何 心得体会 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