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评价讲稿.docx
《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评价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评价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评价讲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发展性评价 理想的课程需要理想的教学,理想的教学来自理想的教师,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平常又繁重,既凸显又持续的一项任务。我们的教师队伍经历了多次的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思想的洗涤,行动的尝试,用质疑和探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进步了、发展了。但我们的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工作,职业性格不少已经“钙化”,一下子改变谈何容易,要想“软化”,就必须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专业成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课改”把我们叫醒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已不单纯是“传
2、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或教案,去充当完成知识传授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唤醒自己的成长意识、生命意识、成功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课改实践历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促进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发展 树立专业成长意识 教师必须树立专业成长意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师、技高为师,身正为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要变成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式,努力达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
3、要求,充分认识到文凭只不过是一张“旧船票”,持着它不能登上时代发展的“新客船”,认识到“学习是教师成长的保鲜剂”,只有不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必须信守教育理想,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强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扎实以及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能力需不断提高。在每一个专业成长的环节上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努力追求每个目标的实现,诚心体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无止境”的境界与乐趣,体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更新教育专业理念 教育学原理及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定的教育行为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当教育思想和观
4、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基本目标,把教学过程理解为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和模仿、操练、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不再以知识学习为唯一目的,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科学素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激活,教师的魅力就在于吸引学生热爱学习。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
5、达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境界,要尊重学生的权利,逐步构建起以平等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与学的核心,让每一个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等全面持续发展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同时也让教师享受教育。 营造专业成长的学习氛围 教师专业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终身学习的主观内需。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更新,但我们还不能任其自然发展,要经心设计,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氛围。空洞的说教不如生动的现场观摩有效,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的探究有力,外在的压力不如内在的需
6、要持久。营造学习的氛围主要是促进内需。首先,要给教师做好成长总体目标的设计。如在学历上要强调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在教学工作上要引导从守摊型向开拓型发展;在教研层面上鼓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在业务进修上,从终结型向终身型发展;在学识水平上由教书匠向学者型发展。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说过“一千个教授不如一个大师”。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要向大师靠拢。 其次,是要有不同层面的具体动作要求。对老中青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方面要实施“三抓”,一抓老教师优势和潜能的发挥,“盘活存量”;二抓中年教师的提高,“挖掘能量”,三抓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激活质量”,缩短新老过渡期。 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教师
7、教学研究活动可采取“与文本对话”、“与同事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学生对话”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师徒结对,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到“四个三”。即一是过好“三关”:师德师风关、教学基本功关、教育科研关;二是学会“三课”:上课、听课、评课;三是练好“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四是读好“三书”:教科书、专业基础理论书、教育理论书。还可以实施青年教师培养的“三个一”工程:每个青年教师每个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上一节研究课,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增加挑战性的活动,如进行教学大比武活动;结合信息技术开辟网络论坛,博客
8、专栏交流互动;结合校本研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同创共享,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最终能使青年教师激情燃烧,中年教师杜绝平庸,老年教师克服僵化。 二、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 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人们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出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既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我们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机制是否完善,是否健全;而另一方面就是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律师、医生等职业之所以
9、成为专业,除了其社会地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律师、医生本身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评价。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总局教育局建立了以“教师自评、同事互评、领导导评和专家审评”于一体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教师自评:教师针对自身进行纵向比较,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否定。通过自评,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 同事互评: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以“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等方式进行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坦诚地交换意见,拓展思维,求异创新。 领导导评:由领导组织导评小组对教师是否达到阶段性发展目标给予评定
10、,对教师下一步发展作出规划,指明发展方向。 专家审评:专家对教师专业成长做出科学的审核、认定与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于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可分为两类:传统的教师评价和现代的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以奖励和惩罚为主要目的,通过评价教师过去的表现,得出评价结果,并对教师进行奖或罚,是一种面对过去的、终结性的、自上而下的评
11、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主要目的,它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把教师评价和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制定发展目标,提供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以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形成性的评价方式。 教育部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甑别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由此可见,注重教师发展,以教师
12、发展促学校发展,是建立教师评价机制的关键。 、当前教师评价模式现状及分析 从传统评价和现代评价的角度看,我们现在所运用的教师评价模式,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介于二者之间,偏向奖惩性评价。当前的教师评价,一方面,突出的是对教师以往工作的评定,强调教师工作的态度、成就、效率和效果,其结果的奖或惩。学校或评价者通过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来表现评价结果,确定被评价者的位置这是传统评价方式的表现。另一方面,学校评价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评价的准确性,注重教师的未来水平、个人价值和伦理价值,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着眼未来,着眼发展这是现代教师评价方式的展现。 我们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尽管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专业 能力 评价 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