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庄子故事两则》.docx
《教学案例《庄子故事两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庄子故事两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案例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故事两则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学情分
2、析: 学生已经学了两年的文言文,对一些常见的文言词的含义和用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含义可能理解的不够确切;另外,学生还没有学过庄子的作品,对于庄子的思想不太了解。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由逍遥游引出庄子。 2、资料助读庄子与庄子介绍 3、讲述鼓盆而歌的故事,了解庄子的思想,追求自然, 天地与我并生,
3、万物与我为一 二、突破语言关,读故事、说故事。 1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教师范读,再自读。 2、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 (1)惠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疑问代词,怎么。 (5)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6)鱼出游从容 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7)是鱼之乐也 是:这。 同桌相互检查过关,然后小组互译课文。 3说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四、引读提高,品故事。 1小组讨论课文,体会巧妙贴切的比喻。 提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 案例 庄子 故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