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复习提纲.docx
《政治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复习提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政治学复习提纲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基本概念 1、政治 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王浦劬) 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表现,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教材 2、政治学 一般通用: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教材:政治学就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性的需要 4、利益关系:一般来说,利益关系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关
2、系。 具体来说,就是不同的个体和个体、群体与群体以及特定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5、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指的是公共权力,具有强制性. 6、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指的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它通常与政治合法性相联系. 7、政治统治 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是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对全社会所进行的强力支配和控制。 政治统治的本质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益和要求。 政治统治的功能对于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
3、和冲突的控制和约束。 政治统治的内容将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将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 8、政治管理 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管理行为。 对于政治管理的这一定义可以做如下了解: 1 1政治管理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 2政治管理的重要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 3政治管理的行为内容是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 9、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
4、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0、政治选举 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 11、国家:国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政治组织发展的特定形式,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2、国体:所谓国体,是指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属性,主要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还有国家赖以建立的社会经济基础。 13、政体: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
5、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及其组成形式 14、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的政治组织。P142 15、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由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执政掌权者或者参与政权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教材: 政党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或在政治生活中现实形成的,规范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政治制度。P147 16、政治社团: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按照特定利
6、益结合在一起,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的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以实现自己利益目标和要求的团体。 17、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18、政治心理 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 2 19、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经验和政治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政治现象的理性认识,是对政治现象内在因果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抽象和逻辑阐述。 王浦劬: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
7、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20、政治社会化 (王浦劬)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教材: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与政治实践能动地获取社会政治文化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也是社会按照其发展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政治文化,塑造社会成员政治心理、政治意识与政治价值观,实现政治文化在代际之间的继承与变迁的过程。 21、政治发展 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
8、方面: 广义的政治发展:政治体系向更高级形态发展的变迁过程。 狭义的政治发展:主要指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现代化问题。 政治发展实质是在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利关系、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 政治发展是社会政治诸方面的变革和调整。 22、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就是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主体、以夺取政权为首要标志、以政治制度的新旧更替为基本内容的激烈的政治大变革,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 政治革命,是指
9、以阶级为政治主体,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并以新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取代旧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的激烈的政治变革。 23、政治改革:所谓政治改革,是这样一个过程,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依据社会发展要求、变化了的社会矛盾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状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局部调整和改变政治关系、国家权力格局和社会利益关系,改进政治体制、健全政治功能、完善政治制度,以巩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 24、政治民主:民主就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
10、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3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特征: 政治是一门科学,政治又是一门艺术。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政治的起源和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1、政治起源于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四级组织: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的利益差别和共同利益。 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氏族组织:氏族议事会和酋长;胞族团体:胞族议事会和胞族长;部落群:部落首长和军事首
11、领;部落联盟:联盟议事会和最高军事首长。 非阶级利益差别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管理 2、政治发展的历史阶段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阶级利益对抗和政治统治 社会主义社会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无“政治”社会 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历史条件 社会政治状况产业革命、阶级矛盾和政治力量。 基础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合理政治学说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法国思想家卢梭;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基本特点 科学性揭示政治现象发生和发展的
12、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 阶级性指导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和政治建设。 革命性推动社会政治和历史的发展。 实践性提供认识社会政治和改造社会政治的理论武器。 第二篇政治关系 思考题 4 1、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为,利益由哪些因素构成?其内在矛盾是什么? 因素: 人是利益的主体。 需要是利益的根源。 活动是实现利益的中介。 社会关系是利益的本质。 价值是利益的表现形式。 矛盾: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 2、怎样理解利益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利益
13、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二、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三、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 四、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五、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六、利益关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3、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分析政治权力的本质的?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是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产生了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 特性: 1.主体利益性 2强制约束性 3专属排他性 4扩张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 4、简述政治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即政治权力关系。
14、1、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 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又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因而相互之间具有阶级的否定性或对立性。 5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 2、 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执政党的权力与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就两者关系而言,一方面,任何阶级社会中的执政党都代表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支配着社会公共权力,另一方面执政党的权力又都必须以法定的方式转化为社会公共权力。 3、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一是两者之间的关系状况,二是两者之间的权力配置或分割。 从本质上来讲:一致性、差异性;就两者关系看:集
15、权性、分权性。 4、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功能性划分 立法权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共权力的核心,行政权和司法权不过是贯彻和执行这些利益和意志的手段,因而在三权中处于从属立法权的地位.(一致性、统率性) 5、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于“权利”的定义有哪些?政治权利的特性是什么? 1、天赋权利说2、权利自由说3、权利力量说4、权利平等说5、权利利益说 6、权利资格说7、权利正当说 特点: 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权利的根本特性。 2、政治权利具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 3、政治权利具有法定规范性 4、政治权利具有自主性 5、政治权利具有自由价值性
16、 6、政治权利具有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6、怎样理解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2、有利于政治生活有序正常进行 3、有利于发挥政治权力主体成员的政治积极性 4、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篇政治行为 1、 政治统治有哪些特点? 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政治统治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政治统治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政治统治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 政治统治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 6 2、政治统治有哪些统治类型?其统治基础包括哪些方面? 以往的政治统治类型包括: 1
17、按照政治统治支配性因素划分为官僚统治,贵族统治,伦理统治,民众统治,强人统治,财阀统治,技术统治,和意识形态统治 2按照政治合法性的依据对政治统治进行划分为传统型政治统治,魅力型政治统治,法理型政治统治 传统型政治统治是以传统的习俗和习惯形成的政治价值和规则为依据而建立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统治 魅力型政治统治是政治权力执掌者和政治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 法理型政治统治是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 这些划分涉及到了政治统治的某些特征,但是并没有根据政治统治的本质进行类型划分 马克思主
18、义划分政治统治类型从社会分析法出发,政治统治的类型划分应该以政治权力主体及其利益为标准,只有这样的划分,才是把握了政治统治本质的划分,才能凸显和反映政治统治的本质特征。根据这一标准,可以把社会政治统治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等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 政治统治的基础 1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2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政治统治的公共职能基础4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3、政治统治的方式包括哪些?政治统治有什么作用? 政治统治的方式 1 强治方式。2法治方式。3绩治方式。4理治方式。5德治方式。6心治方式。 政治统治的作用 1政治统治
19、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 2政治统治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 3政治统治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 4政治统治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 5政治统治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6政治统治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 4、政治管理有哪些特点? 政治管理的特征 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政治管理具有组织性 政治管理具有责任性政治管理具有服务性 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5、简要回答政治管理的职能。 1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a.确定社会共同利益b.实现社会共同利益c.维护社会共同利益d.分配社会共同利益 e.发展社会共同利益 7 2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
20、益关系 a.把握利益矛盾b.分析利益矛盾c.解决利益矛盾 6、如何理解政治管理的类型划分? 1按照政治管理实现的本质利益目标划分,可以把政治管理划分为不同社会形态的政治管理,包括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奴隶社会的政治管理、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管理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管理。 这种对政治管理类型的划分,主要在于政治管理实现的本质利益目标不同,由于政治管理本质利益目标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政治管理在其社会背景下所实现的共同利益的含义不同。 对于政治管理来说,所谓本质利益目标的不同,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政治管理的本质利益不同;另一方面是对利益矛盾的控制的协调不同 2 按照政治管理的
21、功能,可以把政治管理划分为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和司法管理 3按照政治管理的不同对象,可以把政治管理划分为对于社会成员的管理、对于政治组织的管理、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对于经济组织的管理。 7、如何理解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管理有什么作用? 1关于政治管理的政治行为方式分析 在自然经济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构成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政治管理方式,特点是: a.政治管理具有父权管理特色。 b.政治管理具有高度集权性。 c.政治管理以血亲关系基础上的伦理规则为管理依据 d.政治管理具有强烈的人治特点。 e.政治管理以单一的直接行政方式进行 (2)在市场经济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构成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政治管理方
22、式,其特点是: a.政治管理具有契约管理的特性。 b.政治管理是有限权力与有限责任的管理。 c.政治管理以市场经济理性为基本依据。 d.政治管理以法治方式进行。 e.政治管理以多种手段进行。市场机制的存在,使政治权力可以而且必须采用多 2关于政治管理的管理行为方式分析 从管理行为的过程方式来看,政治管理的方式包括: a. 政治规划b.政治决策c.政治组织d.政治指挥e.政治监督 政治管理的作用 政治管理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重要政治行为,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治管理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 第二,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 第三,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23、第四,政治管理是社会有序进行的积极保证。 第五,政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凭借着政治权力的强大力量和政 8、政治参与的特征有哪些?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如下: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涉及社会政治生活8 所有内容和过程 3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4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5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囿于*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9、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学 复习 提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