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docx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txt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朋友,就是将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 生物学和人类行为 研究1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研究2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研究3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么? 研究4 小心视崖 第二章 知觉和意识 研究5 所见即所学 研究6 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 研究7 梦,并不浪漫 研究8 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 Nicholas Spanos认为催眠不过是一种提高了的动机状态。 一 理论假设 二 方法 没有介绍某个特定实验,而是总结了多人研究。 三 结果和讨论 催眠术中两个关键因素使人们相信其是一种被改
2、变了的意识状态: 被催眠的被试认为起行为是不随意的 被催眠的被试会产生某种期望 四 研究发现的意义: 人们不可能在违背自己愿望时被催眠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 五 近期应用: 1支持者: 2反对者: 3另外一种观点:催眠的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塑造。 第三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 研究9 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Pavlov 经典条件反射 研究10 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华生 基本目标:1证明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2证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行为来自于无意识是错误的。 批评:1该研究的伦理道德 2怀疑华生关于这些恐惧会无限持续下去的假设。“消退” 应用:广告 近期研究指出恐惧症中,家庭
3、在生理方面的作用比环境方面的影响要大的多。 研究11 敲敲木头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 情境行为结果强化=学习 惩罚=不学习 理论假设:迷信行为:敲打木头,忌讳从梯子下面走,携带一枚硬币非关联性强化,这种强化与特定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但人们却相信因果关系的存在。 方法:斯金纳箱中的鸽子 结果:鸽子变的“迷信”了 讨论:迷信的消退非常难人们的期望值很高 批评和后继研究:卡尔 罗杰斯人本主义 近期应用:1人们在睡觉时可能比清醒时更迷信 2检验了强化对注意缺陷性障碍/多动症的作用 讨论:迷信行为有其积极的功能 研究12 观察到攻击行为作出攻击行为 班杜拉 模仿 一 理论假设: 1观察到攻击行为的被
4、试无论榜样是否在场,都会模仿成人做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2对于观察到非攻击行为的被试的儿童,他们的攻击性不仅比观察到攻击行为的儿童更低,而且也明显低于无榜样的控制组儿童。 3“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远远超过异性榜样的行为” 4“由于在社会上,攻击行为主要是一种机典型的男性行为,所以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模仿攻击性行为,尤其是在给被试呈现男性榜样时差异更明显” 二 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就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 五 后继研究:在特定的条件下榜样的暴力影响可以被改变:奖励/惩罚 六 意义: 1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儿童的新行为是怎么
5、样通过简单的模仿成人而习得的,甚至成人可以不真正出现。 2为数百项关于人或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智力、认知和记忆 研究13 期望导致结果 自我预言实现 罗森塔尔 聪明鼠/笨老鼠 双盲实验 学校教学 一 理论假设:“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 方法:橡树学校的学生 三 结果 四 讨论: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1 低龄儿童的可塑性一般比高年级的儿童强 2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未能在教师的心目中形成牢固的印象 3 在教师把对学生表现的期望传递给学生时候,他们不经意间使用的微妙方式更容易影响和带动低年级的学生 4 低年级教师对学生传递期望的方式与高年级老师
6、不同。 五 研究意义: 激起人们对IQ测验进行争论。 六 近期应用: 人际期望理论 研究14 给别人留个好印象 阿希 人是怎么样在心理或者认知上组织各种互不相连的特征,并产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一 理论假设 假设人有5种不同的特征,A,B,C,D,E。 理论一:印象的形成就是把这些特征简单相加的结果: 理论二:一体化模式,每个个性特征之间是彼此关联的。 他所关注的是个体在对他人形成某种整体印象时的认知过程。看中的不是印象中的情绪成分,而是认知成分。 “热情冷酷”研究 二 方法 10项实验报告研究 “核心”特征 “边缘”特征 在每项研究中,两组被试除了在形容词表中有一个词有不同以外,其他情况都相同
7、。 “热情冷酷” “有礼貌粗鲁” 三 结果 测量:1被试对被描述者所写的简介2 计算不同组的被试从18对形容词中选择每个词的人数的百分比。 “热情”组的选择褒义词的百分比高的惊人。 但“有礼貌粗鲁”两组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四 讨论 观点:1 某些性格特征扮演着核心特征的角色,而其他性格特征则属于边缘特征。 2 个体的思维过程中这些性格特征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五 批评以及影响 1批评: 不是对真人进行评价,只是围绕着对人的描述来进行的。 凯利在真实生活中重复了该实验。“热情冷酷”的教授。验证支持阿希的实验结果 2 影响 认知心理学 六 近期应用 对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有深远影响。 1 后继研
8、究证明虽然“热情冷酷”的教授在受学生喜爱方面会有差异,但并不影响学生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 2 选择朋友,约会对象,合作者和雇员时,除了约会对象外,人们更注重人格品质而最少关注外表。男性比女性更加注重外表信息,而女性而更注重人格品质方面的信息。 3 网络人际关系的独特之处,改变了印象形成的规则: A人们在彼此认识之后仍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匿名状态 B 外表对亲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大大减少 C 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身体距离的作用显著降低 D 个人对新人际关系的发展速度的控制力远远高于现实生活中的。 研究15 心中的地图 托尔曼 Tolman “认知行为主义” 一 理论假设 1 如果不对刺激和反应同
9、时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考察,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学习的本质及其复杂性。 2尽管内部认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分析可观察的行为而客观的,科学的推断。 二 方法和结果 1 “潜伏学习实验” 3组小白老鼠 A 控制组B无奖励组C延迟奖励组 2 “空间定向”实验 训练老鼠走迷宫,然后将原路堵住,老鼠最总选择距先前食物出现位置最近的路线,而不是刺激反应理论应该选择的路线 三 讨论 对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综合地图对人类而言是有益的,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有可能使人陷入消极状态之中。 当老鼠有过分强烈的动机或者受到过多挫折时,倾向于形成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 四 后继研究和应用 1影响了认知心理学 2环境心理学
10、 3旅游领域用托尔曼的思想来检验那些到尚未开发的崎岖的旅游的人是怎么对那些地区形成认知的。 4 有关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上网时的“心理地图” 研究16 感谢记忆 罗夫特斯Loftus 目击证人的证词可靠性 一 理论假设 探讨含有假定前提的问题对改变人们关于事件记忆的作用。 二 方法和结果 1 实验一 观看短片提问A组“轿车闯过停车路标的车速多快?”B组“轿车右拐时车速多快?” 最后提问“轿车前面是否有停车路标?” 两组的回答有显著性差异。 2 实验二 延迟记忆测验 问题的措辞改变了被试关于目击事件的记忆。 3 实验三 提问中的一些错误假定的前提是否会使目击者在重建对某事件的记忆时,把未曾出现的事
11、件中的物体包括近来。两组的差异显著。 4 实验四 进一步验证实验三,仅仅提到某物, 是否可以使被试把它补充到记忆中去。 直接提问组和错误假定组的差异存在显著差异。在直接提问组与控制组之间也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 三 讨论 记忆存在重构 四 近期应用 目击证人领域 Loftus也研究被压抑的童年记忆 第五章 人的发展 研究17 爱的发现 哈罗 一 理论假设 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以外,应该还有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 二 方法 1代理母猴:木制母猴与铁丝母猴 2“矿场研究” 把小猴子放到陌生的环境中,设置三种情况:A仅出现木制母猴B仅出现铁丝母候C两者都不出现 观察小猴子的反应。 3
12、 最后探索小猴子和代理母猴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否具有持久性。 三 结果 1 偏爱木制母猴,甚至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小猴子,与木制母猴呆在一起的时间也比与铁丝母猴一起长。 2 “旷场研究”进一步证明小猴子对木制母猴的依恋, 3 依恋的持续时间很长,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索自然的趋向更为强烈。 四 讨论 接触安慰对小猴子与母猴之间的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所得的结论与当时流行的行为主义的观点背道而驰。改变了心理学。 五 批评与研究发展的意义 1 批评 人类与猴子的依恋过程是否相同? 拿小猴子做实验的伦理原则 2 意义 A对福利院的孩子的照顾仅满足生理需求是不够的 B鼓舞了希望成为好家长的男性看
13、护者。 3 待儿童问题进行了解释:那些被虐待的孩子似乎很爱甚至依恋那些那对其施加虐待的父母如果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求,那么它的作用可以忽略虐待。再次用猴子实验证明该解释。 六 近期研究 1跨文化研究 2 母婴之间的肌肤接触对早产婴儿的存活和发展以及母婴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3 适用与心理治疗机构。然而也引发了有关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触摸的新伦理问题。 研究18 看不见不存在 皮亚杰Piaget 观察研究 一 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 客体永久性概念开始形成 前运算阶段 自我中心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 守恒概念 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概念 1每个阶段的年龄值是近似 2每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固定不变
14、的 3 阶段性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的 4进入一个高阶段后,前一阶段有关的行为并没有完全消失。 二 批评与应用 批评1 发展应该是连续的而非阶段性的 2 特定的能力将出现的年龄段并不正确,有些特定的能力也许在出生时就出现了。 应用:幼儿的发展 研究19 先出生的孩子更聪明么? 桑琼Zajonc 一 理论假设 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家庭的平均智力环境水平呈下降趋势。 二 方法和结果 伯尔蒙特和马罗拉的数据 大部分数据都验证了该理论,但在荷兰的一种特殊的“独生子”现象与理论不符。 研究20 让你愉快的控制力 Rodin 一 研究假设 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更快乐更有成就。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
15、制力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 方法 1 被试 :养老院老人 A责任提升组B对照组 2 测验结果:问卷及行为测量 三 结果 问卷调查中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行为测量中有差异但却未达到显著 四 意义及后继研究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自我批评:应该在实验后保持被试的控制力,若不能,则实验组的老人可能老的更快。 五 应用及结论 养老领域及慢性病治疗 个人力量和控制力不仅影响着人的愉快心理,而且还影响着健康。 第六章 情绪和动机 研究21 性动机 Masters Johnson 一 理论假设 为了理解人类的性活动,我们必须研究人们对性刺激做出的真实反应,而不是仅仅由人们自己报告他们的性经验。目的之一是为了心理
16、治疗。 研究22 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 Ekman艾科曼 一 理论假设 基本情绪的特定表情应该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二 方法 与世隔绝的民族 情绪匹配 三 结果 6种基本情绪:愉快 愤怒 悲哀 厌恶 惊奇 恐惧 在情绪辨别能力上既不存在性别差异,也不存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异。 在辨别恐惧和惊奇时,出现了较多的错误。 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被试与没有受到影响的被试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 研究结果的意义和近期应用 先天和后天之争。 在一大堆照片里,人们寻找愤怒照片的时间要短于寻找愉快的照片。这也许是这种表情所传递的信息与生命息息相关。 注意障碍多动症的青少年在对6种基本表情进行辨别的任务中得分很低。
17、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 研究23 生活,变化和应激 HOLMES霍尔姆斯 根据临床经验,编制了一个由43项生活事件组成的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 SRRS作为一种检验应激与疾病之间关系的工具为很多研究者所使用。 批评: 1表中既包括积极的生活事件,也包括消极的生活事件,而且包括无法控制的事件和可以控制的事件。有研究表明,那些属于突发性,消极性,不可控制的生活应激事件对疾病更有预测力。 2 没有考虑不同人对某一特定生活应激事件会有不同的解释。 3 量表得分与疾病相关的方法也受到了置疑。 除了使用简单明了的生活变化单元量外,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应加以考虑:1 过去,你曾经经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变 心理学 40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5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