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内存管理.docx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内存管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内存管理 1. 分页内存管理方案 分页的最大作用就在于:使得进程的物理地址空间可以是非连续的。物理内存被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每块被称为帧(Frame)。分配内存时,帧是分配时的最小单位,最少也要给一帧。在逻辑内存中,与帧对应的概念就是页(Page)。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方法来保存页表。绝大多数都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页表。现在由于页表都比较大,所以放在内存中(以往是放在一组专用寄存器里),其指针存在进程控制块(PCB)里,当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投入运行时,系统将其页表指针从进程控制块中取出并送入用户寄存器中。随后可以根据此首地址访问页表。 页表的存储方式是TBL(Transla
2、tion look-aside buffer, 翻译后备缓冲器)+内存。TBL实际上是一组硬件缓冲所关联的快速内存。若没有TBL,操作系统需要两次内存访问来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访问页表算一次,在页表中查找算一次。TBL中存储页表中的一小部分条目,条目以键值对方式存储。 图1. 带TLB的分页硬件 2. 分段内存管理方案 采用分页内存管理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用户视角的内存和实际内存的分离。设想一段main函数代码,里面包含Sqrt函数的调用。按照编写者的理解,这段代码运行时,操作系统应该分配内存给:符号表(编译时使用),栈(存放局部变量与函数参数值),Sqrt代码段,主函数代码段等。
3、这样,编写者就可以方便地指出:函数sqrt内存模块的第五条指令,来定位一个元素。而实际上,由于采用Paging的管理方式,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散落在物理内存中的各个帧上,并不是以编写者的理解来划分模块。 图2. 逻辑地址空间 Segmentation的内存管理方式可以支持这种思路。逻辑地址空间由一组段组成。每个段都有名字和长度。地址指定了段名称和段内偏移。因此用户通过两个量来指定地址:段名称和偏移。段是编号的,通过段号而非段名称来引用。因此逻辑地址由有序对构成: () 段偏移d因该在0和段界限之间,如果合法,那么就与基地址相加而得到所需字节在物理内存中的地址。因此段表是一组基地址和界限寄存器对。
4、图3. 页式存储管理中的地址转换机构 3. 内存分配算法 在内存管理中存在两类算法:一类是内存分配算法,一类是页面置换算法。内存分配算法是指怎么从连续的逻辑地址空间上分配内存地址给进程。 3.1 首次适应算法 使用该算法进行内存分配时,从空闲分区链首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其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分区链中。 该算法倾向于使用内存中低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在高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很少被利用,从而保留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区。显然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 存空间创造了条件。缺点在于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留下许多难以
5、利用、很小的空闲区,而每次查找又都从低址部分开始,这无疑会增加查找的开销。 3.2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的。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每次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 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并从中划出一块来分给作业。该算法能使空闲中的内存分区分布得更加均匀,但将会缺乏大的空闲分区。 3.3 最佳适应算法 该算法总是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 为了加速查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区按其大小排序后,以递增顺序形成一个空白链。这样每次找到的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最优的。孤立地看, 该算法似乎是最优的,但事实上
6、并不一定。因为每次分配后剩余的空间一定是最小的,在存储器中将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区。同时每次分配后必须重新排序, 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开销。 3.4 最差适应算法 最差适应算法中,该算法按大小递减的顺序形成空闲区链,分配时直接从空闲区链的第一个空闲分区中 分配。很显然,如果第一个空闲分区不能满足,那么再没有空闲分区能满足需要。这种分配方法初看起来不太合理,但它也有很强的直观 吸引力:在大空闲区中放入程序后,剩下的空闲区常常也很大,于是还能装下一个较大的新程序。 最坏适应算法与最佳适应算法的排序正好相反,它的队列指针总是指向最大的空闲区,在进行分配时,总是从最大的空闲区开始查寻。 该算法克服了最
7、佳适应算法留下的许多小的碎片的不足,但保留大的空闲区的可能性减小了,而且空闲区回收也和最佳适应算法一样复杂。 基于局部性原理,应用程序在运行之前并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仅需将当前运行到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便可启动程序的运行,其余部分仍驻留在外存上。当要运行的指令或访问的数据不在内存时,再由操作系统通过请求调入功能将它们调入内存,以使程序能继续运行。如果此时内存已满,则还需通过置换功能,将内存中暂时不用的程序或数据调至盘上,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后,再将要访问的程序或数据调入内存,使程序继续运行。 请求分页系统建立在基本分页系统基础之上,为了支持虚拟存储器功能而增加了请求调页功能和页面置换功能。请
8、求分页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实现虚拟存储器的方法。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只要求将当前需要的一部分页面装入内存,便可以启动作业运行。在作业执行过程中,当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再通过调页功能将其调入,同时还可以通过置换功能将暂时不用的页面换出到外存上,以便腾出内存空间。 4. 页面置换算法 页面置换算法是指线性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的过程中的算法,由于实际物理内存有限,一个进程的所有逻辑页并不是都会被映射到实际的物理帧上,而是分配一定数量的物理帧,之后通过一定的页面置换算法把需要调入内存的逻辑页调入内存。 4.1 FIFO页置换 最简单的页面置换算法是先入先出法。这种算法的实质是,总是选择在主存中停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操作系统 内存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