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策略.docx
《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策略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策略 农村初中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为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二是为社会输送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劳动力。为全体受教育者未来的发展打基础,是农村初中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教学质量又是创名优学校的“金字招牌”,是赢得社会信誉、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核心要素,是每个学校管理者都十分关注的中心问题。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差,就是教师质量差,也是学校管理者的失败。具体地说,教学质量是建立在教师质量之上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完成、课堂教学效果,学
2、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培养、升学率以及体质的培育等,都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那么教学质量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主体。学校管理者应始终把抓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一、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现状及成因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教育的这种本质功能被现实所迫而扭曲、丧失。农村初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未摆脱这样一种现实:以升入重点高中的上线率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和社会效益的好坏,致使农村初中教育不得不把升学率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优等生的教育培养作为学校教育关注与投入的重点,而一般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被视为教育的陪衬和背景,甚至是包袱。这种倾全力以培养极少数尖
3、子生,而忽略、漠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倾向,使得农村初中教育由面向全体变相为追求应试教育的“精英教育”。而这种“精英教育”的现实价值,是以目前不到10%的重点高中升学率来计算的,是以放弃、牺牲90%以上的最广大学生利益和前途、粉碎广大学生家庭未来希望为代价的。 目前,农村初中的教育现状的确令人担忧,据可靠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优秀教师奇缺,妨碍了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中学多数处在贫困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很差,所以就造成了一些教育能手、业务骨干通过关系钻进了县城的中小学任教;有的跳槽,挤进了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做他们的升官发财梦去了。留下来的教师多半
4、是民办教师转正的,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学历低,年龄大,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能勉强应付七、八年级某科的教学任务,不能担任九年级某科的教学工作,造成有的学科无人任教。优秀教师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急速下降。 国家为了缓解农村初中教师严重缺编的现状,出台了资教生援教的新举措。这项举措虽然解决了农村初中的燃眉之急,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受全球金融风暴的袭击,我国的就业渠道急剧萎缩,面对艰难的就业前景,许多非师范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得不涌进有微薄工资的教师队伍。他们虽然有现代化的知识武装头脑,但他们根本没有接
5、触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等专业知识。他们不知道如何将初中课本中的浅显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摄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使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景气的现状雪上加霜。 小学生源素质差,制约了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今,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已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村家庭只有两个或一个孩子,再加上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他们逐渐富裕起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县城中学或其它远离家乡的名校就读这些流失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优秀生而就近到农村中学读书的优秀生则寥若晨星。 按照惯例,农村初中每学年初要对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看看这些学生的各科
6、考试成绩,会让你大惊失色:平均分在30分以下的人数占参考人数的60%以上,优秀生则是凤毛麟角。农村初中辖区内的小学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一斑。面对这样的生源素质,要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谈何容易! 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挫伤了师生的教、学积极性 农村初中要在周边名校和城区中学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迫使他们不得转变办学理念,只能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奴隶。他们只得针对学校的教育资源现状,从七年级就开始,每个年级开设重点班,把少数的优等生集中在一两个班里,由一部分优秀教师承担教学工作,并利用晚自习、节假日补课辅导。这种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战术,虽然能取得一些成效,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体弱多病、视
7、力下降、骨瘦如柴的怪人。这样的学生,怎么能把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呢? 由于学校管理者的眼睛始终盯在重点班上,财力物力向其大力倾斜,致使担任平行班课程的教师牢骚满腹、怨声载道。他们抱怨学生基础差、品行坏,不好管理。上课管教不管导,心想:我讲我的,听不听由你。教师攀比之风盛行,有人说:“我的教学能力比他们差吗?为什么不安排我去教重点班?让他们名利双收,我们去喝西北风。我们坚决不答应!”因此,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在平行班上安排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的确差了一些,一部分是中老年教师,工作作风一贯是“老牛拉破车”,教学方法无新鲜可言,课堂气氛或混乱一片、或死气沉沉;
8、另一部分是刚参加工作的资教生,他们空有一番热情,不知道如何备课、上课、和辅导学生,工作时间一长,就没有了激情,丧失了斗志,学会了一些中老年教师的玩世不恭。教师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自然会波及学生的学习情绪。 理论与实践脱节,阻碍了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实行免费制以来,为了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国家动用了大批的财力物力,支援农村初中的硬软件建设,调拨资金建校舍、购电脑,逐步完善理化生实验室,添置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可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驱使,学校只注重重点班的教学工作,死擂教学质量,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频繁考试和题海战役地围攻中消磨殆尽,而优良的
9、教育资源却闲置尘封。偶尔进行一次实验或操作方面的教学,也只是以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只能是看客。纵然学生当堂掌握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若时隔数日,所学的知识则遗忘净尽 长期以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初中在各科教学中的通病。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虽然他们的智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开发出来,用这种手段想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流于形式的教研活动,没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长期单调的教学工作,容易使教师产生疲沓、厌倦的情绪,对于管理者,也不例外。某些农村初中举行的教研活动,给人的感觉像是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而
10、开展的。有的学科组长到了月底才突然想起自己的职责,匆匆忙忙的安排几位教师准备一下,然后去听他们的课。听完了课呢,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坐在一起评议一番,探讨一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这种临时抱佛脚而又草草收场的做法,自然是收效甚微。 二、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策略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呢?根据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全面调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育主管部门要培养出“职业专业化”的校长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今天,“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个好校长”以成为人们的共识。校长是学校的精神中枢,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导与决策
11、的地位。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校长的领导和管理水平,提升校长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校长“职业专业化”。 一位好校长,首先必须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待人处事公平、公正,廉洁奉公,没有私心;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乐观向上,遇事不惊;能兼容不同的观点,平易近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其次,校长的教育和管理思想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爱岗敬业,有学校效能意识。再次,校长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善于管理,还应是教育教学能手。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间树立崇高的形象,说话办事让人信服。第四,校长还应该是外交家,能与社会
12、上知名人士广泛联络,求得他们的同情和支持,使他们慷慨解囊,逐步解决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尽早化解学校的巨额债务,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职工谋福祉。使教师在优越的环境中竭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学校要让管理者走出去,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管理水平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多与名校取得联系,走出去看他们的管理,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教学经验,用来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但有一点要注意,别人的管理经验不一定适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所取舍,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加以运用。 也可以把一些名师、知名管理者请进来,进行业务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农村 初中 教学质量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