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1).docx
《挑山工(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山工(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挑山工挑山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挑山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有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的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的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二、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联系
2、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
3、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辨析多音字。 2、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 3、指名分段读。 五、复习引入。 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2、提问: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 六、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据什么分段? 2、讨论分段。 本文开头写作者在泰山上碰到挑山工,并由此产生疑问;有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疑问,并用事实说明了疑问点;作者最
4、后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即: 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受到启发 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 学生划段,讨论段意。 小结。 第一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4、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段的? 先读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 七,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
5、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挑山工。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知道“挑山工”是指什么样的人?预习后,知道了挑山工的哪些特点?(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认识可深可浅。)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 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他们登山时的姿势是什么样的?找出课文里的话说一说。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什么样的?(是折尺形的。) 谁能描述一下,“折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可在黑板上图示,或实物演示。) 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挑山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