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拍打治百病.docx
《拉筋拍打治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筋拍打治百病.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拉筋拍打治百病拉筋方法的动作要领 方法一:卧位拉筋法 拉筋最好用拉筋凳。在没有拉筋凳的情况下,可用以下办法: 1. 将两张安全稳妥、平坦的椅子摆放近墙边或门框处; 2. 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臀部尽量移至椅边; 3. 躺下仰卧,右脚伸直倚在墙柱或门框上,左脚屈膝落地,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上,做十分钟。期间左脚亦可作踏单车姿势摆动,有利放松髋部的关节; 4. 移动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脚转换,再做十分钟。 方法二:立位拉筋法: 1. 找到一个门框,双手上举扶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开双臂; 2. 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 3. 身体正好在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
2、目向前平视; 4. 以此姿势站立三分钟,再换一条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钟。 此法可拉肩胛部、肩周围、背部及其相关部分的筋腱、韧带。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疗肩颈痛、肩周炎、背痛等症。 拍打手法的动作要领 拍打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健身功法,在拉筋拍打自然疗法中拍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对自己身体每个部位可以通过拍打通经活络、强筋壮骨、发达肌肉、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作用。 无论何病,首先拍打通用部位,即:双肘关节、双膝关节、双手、双脚,共八个部位。拍打这八个部位,基本上能把12条经络全打通了。如果想疗效快,建议各部位至少拍打
3、15分钟以上。 在拍打通用部位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病情进一步拍打重点部位。 拍打的基本动作要领是: 1、用实心掌展拍。拍打时感觉疼说明拍对了。 2、手掌每次拍打皮肤时可加上从手掌向体内注入清气之意念,手掌离开皮肤时,可加上手掌抓出浊气的意念和动作。 3、大面积拍打时整个手掌、手指部分全部用上,比如拍打膝盖正面。如被拍打部位面积不大,如拍打膝盖反面的腘窝,可以手指部分为主拍,拍时腕关节可灵活抖动。 4、拍打力度越大越好,越痛越好,只要能忍受;开始拍时稍痛,随后痛感会降低。有些人手抬得高,快拍到皮肤时突然放慢速度减小力度,过于心疼自己。 拍打顺序 一般是从上往下拍打,顺序如下: 1、拍打头部
4、 站立或坐在椅子上,双目平视前方,全身放松,沉肩坠肘,然后举起双臂拍打头颈部。左手拍打左侧,右手拍打右侧。先从后颈部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向后拍打,直到后颈部。如此反复58次,心中默数数字,精神宁静,呼吸自然。 因悲哀忧郁等不良情绪发于左脑半球思维部分,产生愉悦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进行拍打时逐渐活跃的右脑半球占主导地位,并逐渐抑制左脑的活动,故可消除不良情绪,使人情绪稳定。可治疗头痛、头晕及脑供血不足等,对于中老年还有健脑和增强记忆的作用。 2、拍打肩部 站立或正坐于椅上,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肩的前部、外部、上部、后部都拍到;每侧拍打100次。可防治肩痛、
5、肩酸、肩周炎及肺不张等。 3、拍两侧胳肢窝及两胁内侧 左手拍打右边,右手拍打左边。心脏病、肺病、乳腺疾病患者尤其要多拍此处; 4、拍打双上肢 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拍打时要周到,上肢的四周都拍遍,一般每侧拍打100200次,重点拍打双肘关节内侧,其范围应包括内侧全部经烙,从内侧下沿心经到外侧边缘的肺经、大肠经,以及正中间的心包经;可预防或缓解上肢肌肉发育不良、上肢麻木、肢端紫绀及半身不遂等。 5、拍打胸背部 冬天应脱掉棉衣。取站立姿势,全身自然放松,然后双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完胸部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
6、然后用左手伸到头后去拍打右背部,再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100次。 胸背部有丰富的胸壁神经和脊神经,支配人体运动及心肺功能。拍打胸背可刺激胸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通过神经传导,增强内分泌功能。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及肌肉发育不良。 6、拍打腰腹部 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后腰部左右转动。随着转腰动作,两上肢也跟着甩动。当腰向右转动时,带动左上肢及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时右手向右腰部拍打。如此左右反复进行,手掌或拳有意识地拍打腰部、腹部,每侧各拍打200次。 5、拍打双下肢 坐在椅子上,先拍打左腿,左脚放在矮凳上,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拍打 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