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书书写规范.docx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文书书写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文书书写规范附件1: 安徽省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第一节 基本要求 1. 护理文件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 护理文件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记录者须签全名。实习、进修与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件,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指定的合法护士即时审阅,其修改意见及签名用红色墨水笔书写。 3. 护理文件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标点符号应用正确。 4.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然后更正,不得采取刮、粘、涂、贴等方法掩盖或抹去原来的字迹。 5病例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6护士需要填写或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
2、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第二节 体温单 1. 体温单为表格式,内容包括:楣栏各项及患者住院周数、入院日期、住院日数、手术后日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药物过敏记录等。 2. 用蓝黑墨水笔填写楣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的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后天数,以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1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若在第一次手术后的14天内再行第二次手术,则在第一次手术日数的
3、后面画一斜线,再填写“”。例如,术后日数:1 2 3 4 5 6l 72 83 94(用红墨水笔)。 3. 在4042所对应时间栏内,用红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自动出院等。转科由转入科室填写,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室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 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Am,3Pm),连续3天,体温正常的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3Pm)。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大手术、病危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Am, 3Pm,7Pm);体温达到38.5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降至38.5以
4、下连续3天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体温达到38.5及以上者须行物理或药物降温。 5. 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 体温曲线的绘制: 用蓝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O”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线相连。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O”表示,并用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降温后,若体温不降或上升者,可不绘制降温体温,在护理记录中作相应的记录。 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线处画记体温标记。 患者由于诊疗活动而外出、拒测等原因未测体温时,在34线以下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
5、水笔纵向填写“外出”、“拒测”等字样,前后两次体温曲线断开不相连,每天最多写2次外出(7Am,3Pm)。 脉搏、心率曲线的绘制: 脉搏用红“”表示,两次脉搏之间用红线相连。 如脉搏与体温重叠,则先画体温,再将脉搏用红圈画于其外。 脉搏短绌的患者,其心率用红“O”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在心率与脉搏曲线之间用红斜线填满。 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率应以“”表示,相邻心率用红线相连。 心率大于180次/分的患者,其心率绘制于180次/分处。 呼吸曲线的绘制: 呼吸用蓝“O”表示,两次呼吸之间用蓝直线相连。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应以“”表示,相邻两次呼吸用蓝线相连。 如呼吸与体温重叠,则
6、先画体温,再将呼吸用蓝圈画于其外。 6. 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用蓝黑墨水笔记录大便次数、出入液量、血压、体重、药物过敏名称等。项目栏已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需填数字,不必写单位。 7. 大便次数均于下午测体温时询问,结果记入当天的大便栏内。大便失禁或人造肛门者用“*”表示,灌肠用“E”表示;灌肠后排便一次用“lE”表示。导尿以“C”表示:如保留导尿,需记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例如:24小时内保留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l500/C”。记出量时在尿量下的空格内写上“其它”,将除尿量外的出量数字记录于对应栏内。 8. 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血压、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文书 书写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