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docx
《抗高血压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高血压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钙拮抗剂 一、概述 钙拮抗剂也叫钙通道阻滞剂简称CCB,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的药物。对心脏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心肌去极化过程中第二时相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同时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钙内流,使窦房结自律性下降,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降低。在血管主要扩张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对静脉平滑肌作用甚小。二、钙拮抗药的分类及特点 钙拮抗剂的分类 类别(组织选择性) 第一代 第二代 新剂型(a) 新化合物(b) 第三代 氨氯地平 拉西地平 硝苯地
2、平 硝苯地平缓释剂 贝尼地平、伊拉地平 二氢吡啶类 尼卡地平 尼卡地平缓释剂 马尼地平、尼伐地平 苯二氮卓类 苯基烷氨类 苯基烷氨类/苯并咪唑类 非洛地平缓释剂 尼莫地平、尼索地平、尼群地平 戈洛帕米 地尔硫 地尔硫卓缓释剂 维拉帕米 维拉帕米缓释剂 米倍地尔 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及其作用于L型钙通道的不同亚单位,可将钙拮抗剂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以硝苯地平为代表,后者代表药物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根据1 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钙拮抗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长效钙拮抗剂包括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例如氨氯地平;脂溶性膜控型药物,例如拉西地平和乐卡地平;缓释或控释型制剂,例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
3、苯地平控释片等。 根据药物受体结合特性、组织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等决定的临床作用,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 第一代钙拮抗剂均为短效。特点是:量效关系难以预测。这是因为生物利用度低、波动大,造成个体内和个体间的药物血浆浓度波动大。由于快速的血管扩张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悸和头痛,尤其以硝苯地平最为明显,这是因为此药的达峰时间较短。作用持续时间短。半衰期短、清除率高,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控制很难实现24 h 的有效覆盖,在清晨的血压和缺血高峰期患者不能得到保护。血管选择性差,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具有明显心脏作用,包括负性变时、负性传导和负性变力
4、作用。第一代钙拮抗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都有不利影响,使预后恶化。使用历史最长、最普遍的是硝苯地平,它是第一代的钙离子拮抗剂。服用心痛定后血压很快降低,但由于血管迅速扩张,病人常常感到头痛、心跳快、面红、不容易坚持治疗。另外,心痛定作用持续时间短,一般每天需服用3次,并且两次服药间血压可能会上升,很难做到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基于我2 国经济发展现状,还有相当部分患者需要价格低廉的药物,但此时需注意不要长期、大剂量服用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可以加用-受体阻滞剂以加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第二代钙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善或血管选择性有所提高。a类与第一代钙拮抗剂相比,血管扩张所致的副作用减少减轻,
5、因为它们的血浓度达峰时间延长,起效较慢。它们的半衰期延长,作用持续的时间延长。b类的血管选择性提高,对心脏的负性变力性、负性变时性和负性传导作用减弱,药代动力学也有所改善,但生物利用度仍很低,峰谷血浆浓度波动较大。为了克服第一代钙离子拮抗剂的缺点,开发的第二代药物,包括短效钙离子拮抗剂的缓释和控释剂型,通过给以往不够理想的短效药物包上特殊的外衣,达到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副作用减少的目的。但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此类药不能掰成两半服用。 作为第三代钙拮抗剂的主导药物是氨氯地平,其药物的口服后生物利用度高,稳态后谷峰血浆浓度波动小,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h ,无需缓释剂型。它在钙通
6、道复合结构上,在结合部位有高度特异性的亲和力。这种受体结合的特性使氨氯地平的作用起始缓慢,消失也慢。并且它的疗效不受患者胃肠道功能和食物的影响,也可以和绝大多数药3 物一起服用,还可以掰成两半服用。另外,由于它的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病人偶尔漏服一次不会造成血压升高。 笫四代钙通道阻滞剂以手性拆分药物左旋氨氯地平为代表,与氨氯地平相比,其半衰期更长,降压更长效、平稳,尤其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与氨氯地平相比降低60,同时还具有长效降压机制,可精确调整剂量,即使偶尔漏服仍能良好控制血压。 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比较,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降压作用方面有如下独特的优点: 1、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而疗效
7、的个体差异较小,以及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这就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2、对老年患者有较好降压疗效,收缩压下降较明显。二氢吡啶类使卒中发生下降37%、心梗发生下降25%。 3、几乎可以与每类抗高血压药联合使用而增强降压疗效。 三、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1对心肌的作用 负性肌力作用:钙拮抗药使心肌细胞内Ca量减少,因而呈现负性肌力作用。它可在不影响兴奋除极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心肌收缩性,这就是兴奋-收缩脱偶联。 钙拮抗药还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继而使整体动物中交4 2+感神经活性反射性增高,抵消部分负性肌力作用。硝苯地平的这一作用明显,可能超过其负性肌力作用而表现为轻微的正性肌力
8、作用。收缩性减弱可使心氧耗量相应减少,又由于血管舒张,使心后负荷降低,耗氧量也将进一步减少。 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的0相除极和4相缓慢除极都是Ca内流所引起的,所以它们的传导速度和自律性就由Ca内流所决定,因此钙拮抗药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期,可使折返激动消失,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钙拮抗药对窦房结则能降低自律性,从而减慢心率。这种负性频率作用在整体动物中也可被交感神经活性的反射性增高所部分抵消,所以钙拮抗药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欠佳,硝苯地平更差。 心肌缺血时的保护作用:缺血时,心细胞的能量代谢出现障碍,渐趋耗竭,使心细胞各项功能衰退。由
9、于钠泵、钙泵抑制及钙的被动转运加强,乃使细胞内钙积储,形成“钙超负荷”,最终引起细胞坏死。钙拮抗药可减少细胞内钙量,避免细胞坏死,起到保护作用。 2对血管的作用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也受细胞内Ca量的调控,其细胞内Ca量主要来自经钙通道而内流者。细胞内Ca量多,将通过钙调蛋白激活肌凝蛋白轻链激酶,后者催化5 2+2+2+2+2+肌凝蛋白轻链的磷酸化,继而触发肌纤、肌凝蛋白的相互作用而引起收缩。钙拮抗药阻滞Ca的内流,能明显舒张血管,主要舒张动脉,对静脉影响较小。动脉中又以冠状血管较为敏感,能舒张大的输送血管和小的阻力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及侧枝循环量,治疗心绞痛有效。脑血管也较敏感,尼莫地平和氟桂
10、嗪舒张脑血管作用较强,能增加脑血流量。钙拮抗药也舒张外周血管,解其痉挛,可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雷诺病。 3对其他平滑肌的作用 在其他平滑肌中,钙拮抗药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为明显,较大剂量也能松弛胃肠道、输尿管及子宫平滑肌。钙拮抗药治疗或防止哮喘有效,此时,除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外,还能减少组胺的释放和白三烯D4的合成,又有减少粘液分泌的作用。 4改善组织血流的作用 钙拮抗药通过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影响而改善组织血流。 抑制血小板聚集:Ca促使血小板第一时相的可逆性聚集和第二时相的不可逆性聚集。因此钙拮抗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滞度:正常时红细胞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11、,能缩短其直径而顺利通过毛细血管,保持正常血液粘滞度。当红细胞内Ca增多,其变形能力降低,6 2+2+2+血粘滞度增高,易引起组织血流障碍。钙拮抗药减少红细胞内Ca量,即能降低血粘滞度。 5其他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钙拮抗药能防止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一作用与多种效应有关,如减少细胞内Ca2+2+的超负荷;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痉挛收缩或舒张血管;抑制血管壁肥厚增殖,特别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抑制内分泌腺的作用:较大剂量的钙拮抗药能抑制多种内分泌功能,如脑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加压素;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素及醛固酮的分泌。此外,还能抑制交感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