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推进抓拓展抓规范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阳光渝中一网一线一台有机融合规范运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推进抓拓展抓规范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阳光渝中一网一线一台有机融合规范运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推进抓拓展抓规范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阳光渝中一网一线一台有机融合规范运行抓推进 抓拓展 抓规范 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阳光渝中” 一网一线一台有机融合规范运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市纪委关于“加强阳光重庆热线工作、全面推进问政平台建设”的决策部署,渝中区围绕关键环节抓推进,立足渝中实际抓拓展,着眼制度建设抓规范,着力构建具有渝中特色,集“沟通、服务、监督、咨政”四大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问政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 “一网一线一台”的有机融合,规范运行,助推渝中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抓好三个关键,确保平台建设顺利推进 紧扣平台建设和有机融合目标,在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工作宣传等关键环节上下功
2、夫,建好覆盖全面,功能强大,影响广泛的网络问政平台。 抓组织领导,确保平台建的“快”。区委、区*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工作,区*常务会专题研究建设方案,并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阳光渝中”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例会3次,及时就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提高了工作的推动力;区纠风办负责具体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事项,承担系统建设推进具体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协调会20余次,解决建设单位及基层提出的问题30余个,配合建设单位收集信息25000余条,提高了工作的协调力;市纪委王勇副书记、区*区长唐英瑜亲临“阳1 光渝中”动员部署暨工作培训会会场,向各部门、各街道强调阳光渝中工作的重
3、要意义,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提高了工作的执行力,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抓顶层设计,确保平台建的“好”。着眼广泛性,精心设计工作载体。针对渝中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高端人才与低端人群兼有的现状,区委、区*提出“一网一线一台”全覆盖的建设方案,既为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都市白领等群体提供“一点即通”的网络政务服务渠道,也为不善于利用网络的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一拨就灵”的电话诉求表达热线,同时继续巩固“阳光渝中”广播电台这一渝中群众和*深度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个渝中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问政方式。着眼融合性,精心设计工作流程。充分发挥网络问政平台监控性强,透明度高的优势,将其作为接受和解决群众诉求的
4、主平台,政务热线接受的群众诉求统一进入网络平台流转,提高解决群众问题的实效性;充分发挥“114”阳光政务热线答复群众咨询便捷性强的优势,网络问政平台接受的一般性政策咨询转交“114”直接答复,提高答复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广播电台节目的深度交流优势,114及网络问政平台接受的普遍性、疑难性问题进入广播电台节目由区级领导和部门领导现场解答,提高答复群众问题的深刻性。通过“一网一线一台”的有机融合,着力实现“1+1+13”的工作效果。 抓工作宣传,确保平台影响“广”。以尽早尽快使渝中群众熟悉平台,运用平台为目标,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一是依托“社区工作日”开展点上宣传。将“阳光渝中”宣传工作与“社
5、区工2 作日”相结合,区级领导及“阳光渝中”办公室成员走进全区76个社区向群众面对面,点对点讲解“阳光渝中”的工作意义,使用方法,覆盖居民30余万人。二是依托部门开展“线”上宣传。各部门、各街道利用业务办理、工作培训等机会,积极向其服务对象开展“阳光渝中”工作宣传,宣传活动启动以来,各部门、各街道累计发放“阳光渝中”宣传册12万余份,覆盖服务对象16万余人。三是依托多种媒体开展面上宣传。通过渝中电视台滚动播放“阳光渝中”宣传片,在渝中报开辟“阳光渝中”宣传专栏,利用*门户网公告阳光渝中开通信息等多种方法,面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着力提高全社会对“阳光渝中”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注重三个拓展
6、,确保平台功能全面发挥 着眼发挥“阳光渝中”使用便捷、机制完善、影响广泛优势,积极拓展平台功能,使其更好服务于渝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拓展服务企业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将“阳光渝中”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相结合,优化板块设置,强化资源整合,着力将其打造为促进渝中经济发展的政务服务平台。一是强化引商招商功能。设置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专板,通过全景式展示渝中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发展态势,拓宽外界了解渝中的视野窗口,让国内外客商更好地了解渝中、走进渝中、助力渝中,引来渝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硬资源。二是强化信息服务功能。设置“政策咨询”专栏,将全区73个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工作
7、职责,联系方式,相关政策法规纳入“阳光渝中”数据库,实时更新,实时3 查询,使得“企业不出门,便知渝中事”,着力降低渝中企业的信息资源获取成本。三是强化优化服务环境功能。设置政风行风评议专栏,及时接受企业对于全区各部门政务服务推诿懈怠、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的投诉,及时作出回应和处理,促进发展软环境优化。 拓展服务群众功能,促进民生改善。一是强化维权功能。结合“社区工作日”等区内加强社会管理,促进民生改善的新举措,强化“我有诉求”板块,全方位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举报及意见建议,优化群众诉求办理机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切实解决影响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二是强化互动功能。设置“幸福渝中 邻
8、里如亲”等渝中特色主题活动专版,搭建起群众沟通交流的网上平台,同议社区事务,共说家里长短,着力消除都市冷漠症,增强群众幸福感。三是强化监督功能。设置阳光公开板块,实现党务、政务、居务、厂务在网络平台的全面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提高*公信力。 拓展沟通功能,密切党群政群联系。注重沟通深度,坚持区级领导带队上线“阳光渝中”制度,实现区级领导与群众的深度交流,及时沟通。电台节目开通至今,已有13位区级领导,23位部门一把手走进直播间,累计解答群众问题182个,群众满意率达98%。注重沟通广度,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适时设置新栏目、开辟新版块,与群众广泛沟通交流,架起党委*与人民群众沟通的
9、桥梁,赢得全区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普遍共识,激发渝中加速前行的澎湃动力。 4 三、建立三项制度,确保平台运行持久规范 围绕政务信息发布、群众诉求办理、民情民意统计分析等“阳光渝中”工作的关键环节开展制度建设,建立“阳光渝中”管理办法、“阳光渝中”考核办法、阳光渝中网保密制度等“1+2”制度体系,确保阳光渝中工作运行规范,持之以恒,常办常新。 明确工作流程,促进工作规范。针对政务信息发布、群众诉求办理、民情民意分析分别制定严密规范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的程序、时限,着力提高工作的操作性和规范性。如在政务信息发布方面,将工作分解为信息收集-审核-上传-备案等工作步骤,对每一步骤提
10、出明确的时限要求以及操作办法,确保政务信息更新的及时有效。群众诉求办理方面,对诉求接办、转办、退件、办理、办结的程序、条件和时限进行详细规定,确保群众诉求的有序流转,快速办理。民情民意分析方面,建立日统计,周通报,月分析以及重大民情民意变动即时上报制度,实现从基层单位到区委、区*对民情民意的及时掌握,有效应对。 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实效。针对工作的每一环节细分责任,落实到人。确定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是“阳光渝中”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阳光渝中”全面负责,分管阳光渝中工作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具体工作负责,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每一工作环节负责。根据工作实际,明确了长期不登录“阳光渝中”网及民情
11、民意处理系统,因工作失职被新闻媒体负面曝光或造成其他恶劣影响的,在诉求办理反馈中弄虚作假,对应当领办的诉求多次推诿、拖延等7种5 责任追究情形,确定责任追究方式,以明确的责任分工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各项的全面落实。 强化考核机制,促进工作深化。认真制定阳光渝中工作考核办法,以严格的考核制度推动工作的长效运行。一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政务信息发布方面,围绕信息发布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设置考核指标;群众诉求办理方面,围绕办理群众诉求的时效性、实效性以及根据群众诉求开展源头治理情况设置考核指标;民情民意分析方面,根据分析的质量、时效设置考核指标,以考核指标的科学性确保工作的规范性。二是精心设计考核方式。对于工作保障情况、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情况、宣传工作情况、档案完善情况等考核内容,采取查阅档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政务信息发布、群众诉求办理、民情民意分析等内容,由区纠风办建立“阳光渝中”工作责任单位评分档案对各单位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年度考核时进行汇总,以考核方式的科学性确保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将“阳光渝中”工作作为对各街道、各部门,优化环境服务发展考核、党风廉政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绩效管理考核、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运用到综合目标考核之中,促进各级各部门承担起应有责任,真正把“阳光渝中”工作拿到手上来抓,为“阳光渝中”常办常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