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docx
《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自体运用 投射的定义 弗洛伊德:投射是一种应对本能能量的防御机制,是对外部世界不愉快内在认知的非正常移置方式。 费伦茨:投射是一个将不愉快的体验分配到外部世界的过程。 克莱因:投射是这样一个过程:自我用生理的方式将自己施虐的冲动幻想驱逐到外部世界,比如通过排泄有毒的粪便,投射到母亲或她的乳房上。 桑德勒:投射是指某人将自体表象中不愉快的方面归因到了另一个人的精神表象身上,也就是说一种客体表象。 迈斯纳:投射中,被投射的部分被体验为属于、来自某个客体,或就是这个客体的原因或属性。 科恩贝格:投射是一种正常的防御机制,它包括了: 1、表达
2、某种不能被接受的内在心理体验。 2、将这种体验投射到某个客体。 3、对被投射的部分缺乏共情。 4、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御力量,会和这个客体保持距离或疏远它。 5、这个客体不会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 6、与压抑相关,而不是分裂。 7、这在神经症中很常见。 奥格登:投射是自我中被驱逐出去的部分抵赖不认,而归结到接收者身上。 投射性认同的定义 弗洛伊德:没找到。 克莱因:投射性认同是在偏执分裂状态下的一种处理客体关系的机制。在早期与乳房的关系中,焦虑的婴儿会将他富有攻击性的、焦虑的感受通过分裂、呕吐或者排泄的幻想方式来排除,并把它们投射到母亲身体里,然后婴儿觉得自己遭受客体迫害,并认同了它。 西格尔:投射
3、性认同是将自体的一部分投射到客体里的结果。这往往导致觉得这个客体具备了自体所投射的特质,但也可能导致自体变得开始认同被投射的客体。 迈斯纳:投射性认同中,被投射的部分同时也被认同并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 科恩贝格: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包含了: 1、将不能忍受的精神体验投射到某客体上, 2、对被投射的部分保持共情, 3、试图控制客体从而保持这种防御,并且 4、被投射的部分会无意识地对客体产生作用。 5、它和分裂有关,而不是压抑,并且 6、常在精神病或者边缘情境下发生。 奥格登:投射性认同中,投射者会主观体验到一种对接收者的独特感受,有关被排除的那些感受、想法或者自体表象。接收者也对这个
4、过程产生影响,并为之改变。 津纳:投射性认同中,自我会改变对客体的自觉,相应地也会改变了自体的意象。通过投射性认同,个体认为这个客体并不是存在于自体中,而好像存在于关系里的另一对象中。 投射和投射性认同之间的各种区分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的因素来区分投射和投射性认同了,它们是: 1、对被投射部分是否存在同情。 2、对客体是否会产生影响。 3、客体被湮没的程度。 4、发生的到底是压抑还是分裂。 5、病理学基础到底是神经症还是精神病。 6、反移情的忍受程度。 7、是一体还是二体现象。 8、让外部客体产生某种感受。 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1、理解为何要用运用投射性认同 所谓的心理投射是移情背后的一种
5、心理机制,在无意识中发生。一种主观的意象变成了客观的现实。 投射性认同的临床运用,是以客体关系理论为核心的关系精神分析取向。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人及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这样说,是人的“内部关系”在搞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本是人自出生后就有的一种心理机制,大部分是正性的。心理治疗关注的是神经症的防御性投射认同。大家知道,神经症的痛苦是欲望冲突,但他们避免痛苦的办法又是对欲望及冲突的压抑,因此说,压抑是他们主要的防御机制。我们所学到的压抑概念,大多是指神经症性的压抑,神经症性的压抑是超我认同
6、的成分,而超我认同恰是建立在投射认同的基础上的。 这样说,是人的“欲望及冲突”在搞投射性认同。 理解投射性认同的发生过程: 首先,个体将自己的一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并设法从内部控制那个人;然后,当事人竭力让接受者采取与他所幻想相一致的行为; 再后,接受者对投射者的“竭力”诱导行为采取反应,这时,接受者要么与当事人所幻想的行为一致,从而陷入当事者的圈套;要么接受者没有中套,即对当事者的行为不予理睬,这时投射认同失败。 2、识别主要的投射认同类型 临床中常见有依赖性投射认同、权力性投射认同、迎合性投射认同、情欲性投射认同。 依赖型: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通常在做决定或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投射 认同 内摄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4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