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史记共9篇.pptx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史记共9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史记共9篇.pptx(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鲁仲连辞封赏,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摆,设置了,名词作动词,上前,指酬谢,看重,重视,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商人,离去,再,【注释】商贾:商人。,【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恐前后受其敌(3)狼不敢前(4)神龟虽寿(5)花之富贵者也(6)复投之,(先前的),(上前),(前面),(长寿),(地位高),(再,又),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2、(1)平原君乃置酒(2)酒酣,起前(3)以千金为鲁仲连寿(4)所贵于天下之士者(5)遂辞平原君而去(6)终身不复见,(摆,设置),(指酬谢),(名词作动词,上前),(看重,重视),(离去),(再),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即有所取者 即公大兄无奕女B.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以我酌油知之C.遂辞平原君而去 肃遂拜蒙母D.终不肯受 终身不复见,C,【解析】A.如果/就是;B.用,拿/凭、靠;C.于是,就;D.始终/尽,全,从开始到末了。,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2)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当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平原
3、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杰出之士之所以被天下人看重,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忧患、解除危难、排解纷乱而不收取任何报酬。,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平原君/欲封/鲁仲连,6.选文中鲁仲连的什么品质让人敬佩?,无意名利(或:功成不居)。,(二)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汉高祖刘邦,舒缓,不急迫,指淮阴侯韩信,同“否”,等级,此处指高低,()统率,指挥,多少,更加,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
4、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同“擒”,擒拿,捉拿,擅长,是,就是,的原因,【注释】上:汉高祖刘邦。信:指淮阴侯韩信。差(c):等级,此处指高低。将():统率,指挥。,【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尊君在不(2)元方入门不顾(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自以为大有所益(5)香远益清,(同“否”),(多少),(没有),(益处),(更加),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2)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3)能将几何(4)多多而益善耳(5)何为我禽(6)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舒缓,不急迫),(多少),(同“否”),(更加),(同“擒”,擒拿,
5、捉拿),(的原因),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君何如 其一犬坐于前B.如我,能将几何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而善将将 多多益善D.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屠乃奔倚其下,B,【解析】A.对,对于/在;B.能够;C.擅长/好;D.是,就是/于是,就。,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多多益善,何为我禽?(2)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统率士兵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率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6.“多多益善”是谁说的?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韩
6、信。自负、骄傲的性格特点。,【译文】刘邦曾经和韩信闲谈各位将领有没有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率士兵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率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三)赞李将军,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汉朝人称诗书易礼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
7、听从,副词,表示估量、推测、不肯定,可译为“大约”“大概”等,()诚谨忠厚的样子,到。等到,熟知,哀痛,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使相信,取信,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小路,说明,告诉,【注释】传:汉朝人称诗书易礼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因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其:副词,表示估量、推测、不肯定,可译为“大约”“大概”等。悛悛():诚谨忠厚的样子。知:熟知。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8、)七十而从心所欲(2)一狼仍从(3)及其家穿井(4)及鲁肃过寻阳(5)讲信修睦(6)则是无信,(听从),(待,等到),(跟从),(到,等到),(诚信),(信用),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虽令不从(2)及死之日(3)皆为尽哀(4)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5)下自成蹊(6)可以谕大也,(听从),(哀痛),(到,等到),(使相信,取信),(小路),(说明,告诉),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 以顺为正者B.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岂不诚大丈夫哉C.其身正,不令而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D.皆为尽哀 火伴皆惊忙,D,【解析】A.正直/准则,标准;B.诚信/真正,
9、确实;C.推行,施行/同行;D.都。,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事情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6.从本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7.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谚语意思: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
10、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人物列举:如教师等。,【译文】论语里说:“(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事情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大概就是说李广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但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不论了解或者不了解他的人,都为他哀痛。李广将军的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信任啊。有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四)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
11、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议论用兵打仗的事,抵得上,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驳倒,危险的场合,轻易,假使,赵国,使为将,如果,毁坏;毁掉,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撤换,调遣,假装,亲自,于是,就,活埋,【注释】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当:抵得上。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难:驳倒。死地:危险的场合。赵:赵国。易置:撤换。纵:调遣。,【词语溯源,回归
12、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使人称谢(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5)国破山河在,(派),(将要),(使者,使臣),(将领),(陷落),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使赵不将括即已(2)使赵不将括即已(3)破赵军者必括也(4)佯败走(5)赵括出锐卒自搏战(6)秦悉坑之,(假使),(毁坏;毁掉),(使为将),(假装),(亲自),(活埋),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括易言之 寒暑易节B.若必将之 若屈伸呼吸C.使赵不将括即已 骨已尽矣D.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遂反溯流逆上矣,D,【解析】A.轻易/更替;B.如果/你;C.罢了/
13、已经;D.于是,就。,4.下面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括易言之A.若必将之 B.秦将白起闻之 C.秦悉坑之 D.数十万之众遂降秦,D,【解析】A、B、C为代词,与例句同;D为助词。,5.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天下莫能当 以残年余力 B.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括母问奢其故C.然不谓善 然则天下之事D.而括易言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解析】A.动词,认为/介词,凭;B.代词,他的/代词,其中的;C.但是/这样,如此;D.连词,表转折,但是。,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4、)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2)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兵士便投降了秦军,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8.赵奢为什么能预言“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用原文回答),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译文】赵括从小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讲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抵得上他的。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本是生死攸关的场合,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
15、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接上】赵括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后,派了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部队,假装败退,截断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分为二,(于是)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结果)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兵士便投降了秦军,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五)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16、。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贫困,贫穷,做买卖,认为,做,困厄,窘迫,不才,没有出息,遇,逢,逃跑,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人名,当初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手下,为而死,显杨,世代享受俸禄,推崇,赞美,【注释】贾:做买卖。穷困:困厄,窘迫。不肖:不才;没有出息。召忽:人名,当初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手下。死之:为而死。世禄:世代享受俸禄。多:
17、推崇,赞美。,【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困于心,衡于虑(2)为人谋而不忠乎(3)双兔傍地走(4)多不接世(5)蒙辞以军中多务(6)不知其二者多矣,(困惑),(跑),(谋划),(大多),(繁多),(很多),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吾始困时(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3)知我不遭时也(4)吾尝三战三走(5)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6)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贫困,贫穷),(遇,逢),(做),(逃跑),(显扬),(称赞,赞美),3.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尝与鲍叔贾 尝射于家圃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请以军礼见C.有封邑者十余世 以残年余力D.以身下之
18、 以为顺流下矣,A,【解析】A.曾经;B.被/拜见,参见;C.零数/残余的;D.居人之下,谦让/往下游去。,4.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子孙世禄于齐 生于忧患B.鲍叔不以我为贪 以钱覆其口C.管仲之贤 无丝竹之乱耳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濯清涟而不妖,D,【解析】A.介词,在/由于,因为;B.认为/用;C.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表转折,却。,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
19、一项是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是因为鲍叔牙不屑于和他计较。B.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多赚少总要多占一些,他三次参战三次当了逃兵,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管仲虽然有才却无德。C.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自己反而在管仲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主要写出了管仲的丰功伟绩,而鲍叔牙只是管仲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助推器罢了,最后他也因管仲的恩惠荫蔽后人十几代。,C,A.“不屑于”错误;B.“有才却无德”错误;D.“主要写出了管仲的丰功伟绩”错误,着重写了管仲与鲍叔牙两人的交谊,重点写鲍的知贤、荐贤和让贤
20、。,【译文】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钱的时候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贫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是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时有利有时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是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与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是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亲在的缘故。,【接上】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幽禁囚困受到侮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会因为小节而感到羞辱,而是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可耻。生我的人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鲍
21、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拥有封地,都成为有名的士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六)吴起传,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很,名望,魏国设置相位,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为而死,图谋,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ppt 课件 史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3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