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docx
《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现代医学并无心包这个名词。古时候的中国人,视心脏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故认为心脏外有一层膜保护心脏,而此膜即称为心包。因此,心包有保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的功能。心包经是通过分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阴交三个重要穴位的经脉。通过胸部后,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直连续下来。心包经包围心脏,有保护作用,若有受损其所呈现的症状和心脏受伤害时一样。如脸部上火、发红。心悸、目黄。沿着心包经的经脉,由胸到侧腹,会产生疼痛、麻痹感。并伴发抽筋、手掌发热等症状。心包经有异常时,压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阴俞穴位感觉有硬块
2、。心包经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卫等。心包经异常时,请利用以上列举的穴道加以治疗,症状就能获得改善。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 它的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下向前臂,走两筋,进入掌中,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它的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一侧穴。其中穴分布于上肢掌面的正中线上,穴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主治胸、心等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天池 天泉 曲泽 郄门
3、间使 内关 大陵 劳宫 中冲 (1) 天池 PC1 Tin ch 定位在胸部,当第肋间隙,乳头外寸,前正中线旁开寸。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附注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2) 天泉 PC2 Tin qun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
4、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 (3) 曲泽 PC3 Q z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附注心包经合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厥阴心包经 示意图 十二 经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36497.html